摘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改革與發展,小學美術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線描是美術的基本組成部分,加強小學美術中線描教學的研究,是我國美術教育發展的重要方面。對于線描基礎教學的研究與討論,我們一直聚焦在方法的層面上,較少從文化的角度去認識與審視基礎教學應如何反應中國文化的特色。該課題旨在從線描教學的表現方式、內容以及學生的興趣出發,融合中國傳統文化。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通過線描教學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發揮中國傳統審美資源之所長,擴大線描教學的內涵。
關鍵詞:古典藝術;傳統線描;教材分析;學情分析
1 線描教學的研究背景
1.1 當前線描教學的教育意義
美國的一位名為艾德勒的教育家指出“凡是沒有藝術介入的地方,我們就不能稱之為教育。”正是由于面對人這一生動且復雜的個體,教育就不能把孩子培養成為嚴格的按照灌輸的知識與規定的程序行事的某種機器為目標,藝術教育的巨大價值就在于促進著人性的完善,正因為如此,教育才明智的選擇了從藝術中尋得靈感。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改革與發展,小學美術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是小學美術教學的重要任務。線描是美術的基本組成部分,加強小學美術中線描教學的研究,是我國美術教育發展的重要方面。對于線描基礎教學的研究與討論,我們一直聚焦在方法的層面上,較少從文化的角度去認識與審視基礎教學應如何反應中國文化的特色。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通過線描教學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不限于把線描作為造型的基礎,發揮中國傳統審美資源之所長,擴大線描教學的內涵。
1.2 線描教學的必要性
在繪畫中最基本的藝術語言之一便是線條,而線描畫則是用線條之間的變化去描繪對象以及形體的結構的一種繪畫方式,線描畫是一種最古老繪畫方式,同時它也是最原始的繪畫方式之一。涂鴉時期的孩童用筆勾勒出的散亂沒有規則的電線,在遠古的時代,在洞穴中出現的繪畫圖案也同樣是由線條構成的。可以說線描畫就是一種可以用線條來說話的一種藝術,而線描則是最直接、并最簡單的來用于表現對象的一種繪畫手段,它是在平面上來表達客觀的事物或者是主觀想象時來使用的一種具有裝飾性、虛擬性、提示性的視覺語言。通常來說,線描畫不僅是對具體物象來做概括的處理,同時又可以來進行細致的刻畫,不僅可以進行造型的訓練,又可以通過創作表現來傳達感情。
2 與線描相關的中國古代藝術辯證法
2.1 線描教學與中國古代藝術辯證法的關系
《美術課程標準》中指出,要發展學生的感知力和形象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的個性形成和全面發展。線描畫能培養學生的觀察、創造及表現能力;二能培養其做畫的耐心和毅力,磨煉孩子的意志。通過線描畫的教學,學生的綜合能力必將得到提高。李澤厚稱為“這個由動物形象而符號化演變為抽象幾何紋的積淀過程”,也是“美作為‘有意義的形式的原始形成過程”。所謂的“積淀過程”應該就是由形式美與本質感的雙向增值。我們從看似簡簡單單的魚紋圖案的美的效應的方面來看:其一,表現性。魚紋圖案的標舉可以說模仿與寫實的藝術表現形式,而是賦予了它原始藝術的符號功能。表現性和感性的統一,如同魚紋圖案之兩翼,賦予一種空靈的藝術意蘊,這就是成功的“形”的創造特征。其二,感性特征。抽象幾何線條紋樣表現的確實魚的形狀,給人一種帶有一種稚氣的生動與活潑,純樸的天真的同時,又給人一種極強的藝術感,這種藝術表現形式,是十足的感性形式,在帶給人對稱均衡的形式美感的同時,又能帶給欣賞者強烈的想象空間,在自身的感官感受中獲得觀念。其三,質感。魚紋圖案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就是,它最感性也最質感,通過抽象幾何的方式,帶給人一種“鯉魚跳龍門”式的歡喜祝福的氛圍。這就是通過欣賞者自身所具有的審美經驗所達到的一種藝術境界,就像是格式塔心理學家們所認為的存在于人的頭腦內部的一些畫面。這也就是由“積淀”所引起的我們內心的情感經驗的一種留連與反顧。盡管魚紋圖案受到原始藝術抽此昂的固定內涵的局限,但是,并沒有影響它闡釋質與紋之間的辯證關系。
2.2 中國古典藝術中的內在精神
在中國古典藝術中的“韻”“神”“趣”“意”“味”“氣”等范疇,它們都體現著中國藝術詩性智慧的獨特而又迷離的異彩紛呈。這些在中國以往的美術作品中也都有所體現,與線描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這里擇其要略作描述。
一:韻。氣韻、生韻,與藝術形象所表現出的生命感直接相關。南齊謝赫所提出的“繪畫六法”之首,便是“氣韻生動,是也”。如果說氣韻所蘊含的是藝術形式或者說藝術作品的生命力所在,那么神韻則是一種對于所描繪的對象的內在精神的一種顯示,更具有一種形而上的美的表現。那么,如何賦予看似簡單的線條賦予神韻呢?比如,畫馬。北宋畫家李公麟的代表作品《五馬圖》。他運用了簡練的墨筆單線來勾勒對象的輪廓,用筆“如行云流水有起倒”,馬身的斑花則以濃淡墨色暈染,來顯示光澤,白描中寓于質感和空間感。而徐悲鴻的《群馬圖》,則是著力于畫骨,素有“瘦骨銅聲”之稱。
3 線描教學的實踐研究
康定斯基指出:“在幾何學上,線是一個看不見的實體,它是點在移動中留下的軌跡,因而它是由運動產生的。”運動也因此成為線的重要特征。線條作為造型.表現的重要特征,還是自成一體的速寫和白描,都具有豐富的表現力和多彩的藝術美感。線有長短、粗細、方圓、曲直、輕重、濃淡、干濕、虛實、疏密、聚散、順逆、徐疾、起伏、頓挫等無窮變化,且不同的線條給人的情緒和感覺也不同。水平線能使人產生平靜、沉穩之感,垂直線讓人感到昂奮,曲線輕柔活潑,斜線讓人有進取搏擊的感覺。
小學階段的線描畫是孩童思想、情趣、以及內在潛能等的自由的表現方式,是一種對于兒童的內在思維活動的真實的記載,兒童線描畫的特點就是自由、隨意,同時它還可以將幼小的孩子的那種“心”像繪畫一樣毫無拘束的來表達出來。讓幼兒可以在有趣的隨意“亂畫”時去理解線條變化的多樣性,線描畫創作的不同作品可以培養孩子的創造力,記憶力與觀察力。線描教學是小學美術教學工作中最基本的部分,其可讓學生牢固掌握繪畫技巧,使學生的繪畫技術得到更好的提高。
作者簡介:張琬婷(1995—),女,遼寧朝陽人,沈陽師范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美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