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碧英
【摘要】高中階段化學是一門重要的科目,學習好化學知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師需要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通過問題情境創設來傳授化學知識。本文以高中化學新課程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策略研究為題,分析問題情境創設的概況及意義、論述高中化學新課程教學的現狀,并提出幾點相關的策略,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改善高中化學的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中化學;新課程教學;問題情境
教育領域逐年改革,針對新課程教學,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一味的滿堂灌教學,將化學知識點傳授給學生,往往忽視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不利于學生消化所學的知識。如今,高中化學新課標教學,明確指出利用問題情境創設教學內容,便于學生主動探究化學知識,感受獲取知識的快樂。
一、問題情境創設的概況及意義
所謂的問題情境創設是由情境、問題、探索三個部分構成,通過層層遞進完成構建知識的目的。教師在課程上提前創設問題情境,拓展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有利于幫助學生解決化學問題。根據創設的情境不同,對學生產生的學習興趣也會不盡相同,特別是探索學生化學知識學習的場景中,必須時刻關注學生是否具有興趣,是否具有一定的判斷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問題情境創設在實踐教學應用中勢必存在層層阻礙,學生必須克服各種心理困境,打破傳統的教學理念,適應新課程教學,同時教師應鼓勵學生敢于面對困難,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培養學生的邏輯性思維。
二、高中化學新課程教學現狀
在高中時期,教師應根據新課標教學的現狀,主要有學生缺乏學習化學的興趣、教師對學生評價缺乏客觀性等,調整化學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有效學習化學知識,了解化學中的奧秘。
1.學生缺乏學習化學的興趣
與初中化學不同,高中化學理論知識比較強,學生倍感壓力。據相關資料統計,80%左右的學生對化學課程不感興趣,課堂上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經常出現抵觸情緒,甚至厭煩學習化學知識,久而久之導致學生化學成績差,從而失去學習化學知識的信心和興趣。
2.教師對學生評價缺乏客觀性
化學教師深受傳統教學的洗禮,一直沿用傳統意義上的教學評價,以學生的化學成績為評價標準,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客觀性。對學生而言,該評價極為不公平,教師一味重視學生成績,不重視化學課堂教學效果,并不能成為衡量學生掌握化學知識和水平的唯一標準。
三、高中化學新課程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策略
第一,利用生活事例,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興趣。知識來源于生活,并依賴于生活而存在,所以,教師在化學課堂上,傳授的知識點可以利用生活常識融入化學知識,創設問題情境,以此激發學生興趣,挖掘學生的想象力,便于學生思考化學知識點。例如:萬古流傳的字畫,特別是書法作品,經過了數年的生活沉淀,筆跡卻一直完好無損地保留至今,尤其是顏真卿的《臨川集》,教師通過多媒體軟件播放該作品,提出問題:書法筆跡經歷上千年的歷史,卻清晰可見,究竟是運用了哪些化學知識?學生對這個話題必然充滿了好奇,開始展開激烈的討論,最后教師總結學生的觀點,逐步引出化學原理知識。顏真卿的筆跡被保留下來,是因為書寫的墨水中含有碳元素,根據碳元素的化學性質,碳本身具有不易揮發的特性,而且穩定性相對比較高,原始狀態的筆跡得以保留也不足為奇。由此可見,利用生活事例,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興趣是最有效的教學策略,將學生置身于生活場景,便于學生解決化學問題,掌握化學知識理論。
第二,利用化學歷史素材,創設問題情境,拓展學生的邏輯思維。教師實施課堂教學時,根據課文內容,選擇合適的化學歷史素材,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發揮想象,拓展思維,加深對化學知識的學習印象。例如,1952年倫敦的一場大霧,席卷了整個城市,工廠產生的煤炭廢棄籠罩在城市上空,整整持續了5天,煙霧才悄然離去。在此期間,化學物質摧殘著人們的身體健康,導致8000多人離世。教師利用煙霧的故事創設問題情境,提出問題:(1)煙霧中存有哪些有害的化學物質?(2)化學物質是由哪些化學成分構成?(3)化學物質為什么會導致倫敦人死亡?針對問題(1):通過自己的想象,有的學生猜測大霧中存有二氧化碳,有的學生認為存有二氧化硫,還有一部分學生認為存有硫酸。學生討論之后,教師最終公布問題的答案:根據大霧事件統計數據表明,煙霧中存有2000噸二氧化碳、370噸二氧化硫、800噸硫酸、140噸鹽酸等等。問題(2)和問題(3)也不難回答。學生結合化學知識,拓展自身的邏輯思維,探索問題的答案,再經過教師的分析和講解,有助于學生對化學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
第三,運用趣味性教學,創設問題情境,活躍課堂氣氛。趣味性教學多采用動態視頻、化學知識歌曲等形式,融入高中化學知識,讓學生體會到學習化學知識的樂趣所在。例如,氯氣一課,教師為學生播放氯氣泄露的相關視頻或抗日期間“氯氣站”的一些圖片來創設問題情境,提出問題:(1)人為什么會中毒?(2)氯氣是什么顏色?(3)氯氣有哪些化學屬性?針對問題(1):學生不難回答,因為接觸了大量的氯氣所引起的中毒。問題(2):有的學生認為氯氣是黃色的,有的學生認為氯氣是綠色的。問題(3):學生認為氯氣具有助燃性。經過學生的一一回答,教師對其進行講解,并揭曉答案。由此可見,運用趣味性教學,創設問題情境,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也可以有效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化學學習。
第四,利用化學實驗,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探索問題的能力。化學實驗操作,多角度地呈現化學知識點,便于學生直觀地了解化學知識,也利于觀察實驗結果,滿足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求知欲望。同時通過化學實驗創設問題情境,有助于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液體物質的溶解一課,教師開始實驗操作,首先取出一根大試管,將其加入2mL水,再利用膠頭滴管加入酒精,次數為5次,每一次加1滴,用手拿起大試管輕輕地振蕩,并讓學生觀察變化,最后加入5次酒精工作結束,提出問題:酒精是否溶于水?學生通過觀察和思考,便會明確地回答:“酒精溶于水”此外,教師還應告知學生,并不是所有的液體都溶于水。
總之,在高中化學新課標教學中,依然面臨著諸多教學現狀。為了更好地扭轉局面,通過利用生活事例,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興趣、利用化學歷史素材,創設問題情境,拓展學生的邏輯思維、運用趣味性教學,創設問題情境,活躍課堂氣氛、利用化學實驗,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探索問題的能力等策略,促進高中化學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劉寶強.高中化學新課程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策略研究[J].新課程·下旬,2019(11):275.
[2]何政生.高中化學新課程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19(52):164.
[3]韋弦芳.高中化學新課程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策略研究[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9(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