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存鑒
【摘 要】 本文是對核心素養條件下初中歷史課程中,思維導圖運用的研究與思考。
【關鍵詞】 核心素養 ?初中歷史 ?思維導圖
引言:
隨著當前我國的不斷發展,在教育教學領域,原有的教學方式已經逐漸不適用于當前的時代,因此必須要對教育教學方式進行必要的更新與重建。而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就是當前的方式方案之一。但筆者以為,如果能夠結合當前非常流行的思維導圖,將會對核心素養的教學模式培養起到巨大幫助。因此希望相關工作者能夠對此方面工作予以足夠的重視,進一步提升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效果。
一、初中歷史思維導圖運用策略
在初中的學習階段,上課的主要內容由以下幾部分組成:課前預習、課堂學習、課后復習。在課前預習階段,應該先讓學生瀏覽課本上的目錄單元,將課本中的線索和脈絡加以梳理,讓學生掌握整本書中的主要組成;歷史書中每個單元中都會有相應的引言和導語,這些都需要在課程正式開始前由學生自行學習。然后,再由學生用每章標題的關鍵詞來繪制本堂課的思維導圖,這將有助于學生理解本堂課的核心觀念以及主要的知識點。具體的表現就是由主標題開始進行發散思維,將本課的知識點進行梳理。也可以將課本所學知識點和課外歷史相結合,拓寬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知識面。
思維導圖是一個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理解知識、記憶知識的道具,其采用樹狀模型原理,將各類知識的關聯性以及延續性加以描述,近年來受到學術界越來越多的認可,將會對學生核心素養的構建工作起到巨大幫助。核心素養的構建關乎于學生一生的成就以及學生的學習狀態。因此,希望相關工作者能夠對核心素養的教育問題予以足夠的重視。
二、基于初中歷史核心素養的思維導圖構建策略以及注意點
思維導圖的構建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梳理教學內容以及相關知識,而核心素養則側重于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如果能夠將二者有機結合,會對學生起到巨大的幫助作用。
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在課前先為學生規劃與本堂課有關的知識體系。例如:在初一新生教材教學中,并不是一上課就按照課本中的內容進行授課,而是按照目錄,對總體的歷史脈絡以及相關知識點進行梳理,這將對學生之后的歷史學習有巨大的幫助。當學生采用了核心素養的思維模式,并將思維導圖的方法有機結合,就將會有效地節約課堂時間,出現更多的學生與老師之間展開討論與互動的時間。
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讓學生認識到歷史的長期性以及規律性。核心素養對學生來講是在初中歷史學習中的極其重要的部分,其能夠使學生擁有更多的自學能力以及調研相關知識的能力。而思維導圖的相關工作能夠使學生對此類知識更好地加以分類與理解。例如:在對學生傳授“原始人的進化”內容時,先從最早的人類開始,并以其作為“樹根”,其他各時期人類作為“樹枝”與“樹干”,描繪人類整體的進化過程,同一時期的并行、后一時期的延續,最終為學生構建出一個完整的思維導圖模型。達到有效地使學生接受相關理論與知識的目的。
在構建相關知識體系時,一定要構建一個清晰明確的知識體系。當前面臨的一大困難就是許多所謂的思維導圖,其所提供的知識太過龐雜,且時間脈絡不清晰,無論對學生還是教師的理解都會造成巨大的困擾。如果能有一個清晰明確的知識體系,將會對學生的理解有巨大的幫助。例如,在介紹中國歷代王朝世系表時,如果僅僅只是單一地將各個朝代以及并行的時間進行一個簡單的描述,那么不僅學生容易混亂,在教師的講述中也容易出現問題。而如果教師能夠按照時間軸以及各個國家的發展順序,在黑板上對整個的中國歷代王朝世系表畫一個思維導圖,那么學生將會更加清晰地了解相關知識。這也對學生掌握整個中國歷代王朝世系的脈絡,起到巨大的幫助作用。
希望相關工作者在使用思維導圖這一工具時,能夠多加注意,保證其有效性以及合理性。特別需要相關工作者注意的是:我們采用的這些方法方式,其最終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而如果在使用這些方法時,教師發現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學習效果有明顯的下滑,就應當及時終止這些所施行的方案,做到及時止損,并對當前的方案進行重新的調研以及思考。希望相關工作者能夠對這些問題予以重視。
三、結束語
學生的教育關乎于學生一生的成長以及學生最終的成就,對學生的教育工作主要來自于教師以及學生家長的共同努力。家長方面需要不斷地提高個人認識以及對學生的教育教學方式;而教師方面則要求教師不斷地對教學方式進行革新,尋找最有效率的教學方案。當前采用對學生培養核心素養以及思維導圖輔助的教學方式,能夠對學生的知識輸入與輸出起到最大的幫助。因此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進行大力推廣,但相關教師也應當熟悉其中的具體細節并實行,否則容易造成一些反而導致學習效率下降的問題。希望相關工作者能夠共同一起努力,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出應有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 劉偉.核心素養下初中英語運用思維導圖開展閱讀教學的思考.2019全國教育教學創新與發展高端論壇.0.
[2] 魏尚正.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利用思維導圖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陜西教育(教學),2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