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珍
【摘 要】 現在的初中數學教學不僅需要老師教會學生課本上的知識點,而且需要老師對學生數學素養和數學思維進行引導,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是初中數學教學的難點和目標,是提升學生數學成績的有效方法,本文基于數學素養背景對初中數學教學策略進行研究。
【關鍵詞】 數學素養 ?初中數學 ?數學教學策略
引言:數學素養也是數學思維中重要的核心內容,數學素養展現了數學的思想,學生可以通過數學知識的學習領會數學素養,形成數學思維,這些都是需要老師持之以恒的教學和學生的積累才能達到的。
一、數學素養的概念
數學素養是說在思考數學問題時能不能從數學的角度去分析問題,去判斷一個人是否有數學頭腦??梢哉f,數學素養是學好數學的必需品,在對數學問題進行討論分析的時候,具有數學素養的人能更好地抓住其中的條件來解答問題,特別是幾何問題上能夠更好地發揮抽象能力,是學好數學所必不可少的能力。
二、數學教學中數學素養培養策略
本文主要從數學素養中的建模能力、推斷能力、交流能力進行培養。
1. 通過實際問題,培養數學建模能力
如果我們直接通過理論知識來學習建模無疑對很多學生來說是十分困難的,如果我們通過結合相關的實際問題來學習難度就會大大降低。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來學習,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建模,有利于日后的數學學習。我們可以通過幾何圖形來培養建模能力,例如:初中數學中經常遇到的問題,一個長方體內,螞蟻從一個角爬到另外一個角,求螞蟻爬過的最短路徑長。這就是一個中考中也經常會遇到的問題,考的就是教材中最基本的對稱模型思想,把它放到了幾何圖形模型中。老師可以先讓學生自己思考這道體的解題方法,看學生能不能結合數學模型進行解決,最后再通過建立數學模型的思路來解答這道題。解題的方法就是把題目中的長方體轉化為平面圖形,運用對稱最短路徑思想基本原型求解,把螞蟻的最短路程轉換為數學模型中兩定點之間距離最短的問題。通過這樣的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來進行學習數學建模的思想,能夠加深學生的印象,方便理解,培養數學素養中的抽象化、模式化。
2. 利用教材知識,培養數學推斷能力
推斷能力是學生進行解題時的必備素養,教材中有大量的數學思維和數學方法,老師要引導學生利用這些方法和思維來進行數學推斷,在對幾何問題進行論證時,對知識點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就非常重要,教材后面也有課后題目,同學們課后可以自行練習,通過不同的思路得出問題不同的解決方案。
例如:我們在學習方程中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不等式方程組的解法時,老師就可以先對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以及一元一次中的相關知識點進行詳細講解,等同學們都弄懂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后,老師再在黑板上寫出一道一元一次不等式方程組的題目,在不告訴學生解法的前提下,讓學生嘗試自己去解出題目,然后看有沒有同學得出正確結果,最后再教同學們方程組的解法。讓同學們通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題步驟和方法去推斷出不等式方程組的解題方法,讓學生學會通過類比思想,推斷出未知的數學問題。
3. 進行小組學習,培養數學交流能力
老師經常說不懂就問,我們也可以從這句話里面明白交流對學習的重要性,合作學習的過程也是思維相互碰撞的工程,學生在小組學習中會有不同的思路、提出不同的解決方法,通過交流學生就可以同時得到幾種不同的解決問題方法,學生的思維更加靈活,獲得的知識面也更廣,數學素養也得到了提高。老師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成為“引導者”的角色,在學生有思路但是無法清楚表達出來時及時給予指導,促進學生進行思考。在學習了新知識或者較難理解的知識后老師可以提出“你們還有其他解法嗎?”“你們對于本堂課的學習還有什么問題嗎?”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共享他們本堂課所學到的知識概念、題目的解法,還可以將不懂的問題及時地反饋給老師。老師通過學生們的討論結果也能及時地調整教案,增加相關知識點的學習,提高教學質量,還能有效提高學生數學學習效率。
三、結束語
提高數學素養是需要學生慢慢積累,老師長時間的培養,隨著年級的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也會逐步提升,所以老師應該從初一的數學的教學上就注重對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數學素養是初中生必須要掌握的能力。教師應該結合數學素養進行教學內容的設計和教學模式的選擇,利用數學素養的特點去充分發揮出學生的潛能,通過師生間的交流討論和課堂的最終效果去改進和完善。本文僅通過數學素養中的建模能力、推斷能力、交流能力進行探討,數學素養中還有更多能力值得教師運用到教學中去。
參考文獻
[1] 宋江寧.基于數學文化背景下的數學教學策略研究[J].讀寫算:教育導刊,2014(10):195.
[2] 汪祥艷.基于數學核心素養的初中數學教學優化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0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