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玉彩 楊少華
摘要: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語文學科新課標要求,在整個小學階段,學生的課外閱讀量不得少于145萬字。為此,需要完善與優化學生的閱讀方法,使其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主題閱讀方式可以增加學生閱讀數量,提高學生閱讀質量,進一步從整體上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素養。
關鍵詞:主題閱讀;小學;語文教學;運用
一、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不少老師較為輕視語文閱讀教學,具體表現為閱讀時間不夠、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方面缺乏專業性,閱讀教學內容較為枯燥,由此對語文閱讀教學造成消極影響,無法確保教學效率,導致教學效果較差。因為老師沒有合理選用閱讀教學方法,并且閱讀教學缺乏針對性,所以不利于激發學生閱讀興趣,不能有效調動他們的閱讀積極性,進而使其厭倦閱讀。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主題閱讀方式的重要性
1.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在小學階段,當實際開展語文閱讀教學時,大多數教師并未對培養學生主觀能動性引起足夠重視。一般而言,探究文章情感,主要依賴于教師講解,無法有效感染學生,所以不能充分、正確認知文章內容與情感。但是,應用主題閱讀方式,可以有效改善此種狀況。在課堂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主要扮演兩種角色,一是組織者,二是指導者,及時、合理引導學生,使其思考與探究,利用已經學過的知識處理一系列問題。此外,還可以應用小組合作這一方式,讓學生參與探討與研究,以自學中的問題為對象,對其進行有效處理,在此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2.提高閱讀教學效率
在學生語文素養提升過程中,主題閱讀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應始終圍繞“以讀為起點,多讀書,讀好書,閱讀整本書”,將課本單元與文章兩方面的主題作為閱讀主線,將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融為一體,然后利用主題閱讀方式,引導學生探究文章情感,掌握閱讀方法,從整體上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
三、主題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1.做好鋪墊工作,合理創設主題情境
在主題閱讀教學中,通常是以單元整體為單位的。因此在備課環節,教師應該以每篇課文與準備的材料為對象,全面、深入思考本單元每篇文章之間的關系,盡可能將每篇文章有機結合,并且服務于單元整體主題。
以《圓明園的毀滅》為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將圓明園復原圖呈現在學生面前,使其感受圓明園以往的風采,對比當前的斷壁殘垣,極為鮮明。如此一來,學生在實際閱讀文章的過程中,一定會產生巨大的屈辱感,為圓明園的滿目瘡痍而憤慨,進而充分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在此條件下,教師需要以類似于圓明園的文化遺產為對象,為學生講述其修筑期間投入的人、財、物,以此傳達出各種文化瑰寶的來之不易。再如,進行“遨游漢字王國”教學以前,教師可以開展一系列文化游戲,比如知識競賽與猜字謎等,讓學生在此過程中切實感受漢字的魅力,使其深刻記憶相關歷史典故,拉近學生和語文學科之間的距離,拓展學生視野,完善與豐富他們的語文知識。
通過有效開展鋪墊工作,學生可以更好地投入單元主題學習中,有利于接下來學習多篇課文。
2.精心挑選閱讀內容,有效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隨著我國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對主題閱讀也提出了相關要求,即有機結合課內外閱讀。課外閱讀文本的選擇,一定要與課內文本的主題相統一,合理進行課外閱讀延伸,由此豐富與完善學生的語文知識,培養他們的語文學習能力,并有效促進其思維發展。以《烏鴉喝水》為例,本文所講的內容是烏鴉如何將石子填入瓶子最終喝到水。所以,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合理設置閱讀主題——生存智慧,合理選擇主題相似的文章,比如《司馬光》等,將其作為主題閱讀中的重要內容。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思考,使其探究這些文章中闡釋了什么生存智慧,有效激發學生興趣,進而帶給他們智慧啟迪,使其更加明確如何將自身智慧靈活應用于實際生活中,以此處理相關實際問題。
3.有效融合不同方式,拓展學生視野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合理、有效應用各種群文閱讀方式。舉例而言,當進行群文閱讀時,以具體教學內容為基礎,合理設置閱讀主題,比如“母愛”等,讓學生切實感受到媽媽的偉大,并且可要求學生進一步搜集頌揚母愛的文章,開展閱讀實踐,同時加強探索和研究。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要求學生以課本內容為起點,激發學生閱讀整本書的興趣,使其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4.合理抓取生活主題,提升自身情感
閱讀可以提升人們的精神境界和自身氣質。正因如此,當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時,語文教師需要合理、巧妙設計閱讀主題,積極組織學生,共同參與主題閱讀。當前,廣大民眾對春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越來越重視,從各個傳統節日實際情況來看,其中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因此,對于小學語文教師而言,為了讓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與感受傳統節日,一定要追根溯源,全面、深入探究各種節日產生的背景等。例如隨著春節的到來,語文教師可積極組織全班學生,將“春節”作為主題,發動學生參與到閱讀活動中。同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搜集與春節相關的資料,更加全面地了解這一傳統節日的起源,并且在此期間閱讀與春節相關的古詩詞,比如王安石的《元日》以及王灣的《次北固山下》等。此種主題閱讀活動能使學生切實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并且有利于學生成長。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主題閱讀方式,不僅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還可以充分調動他們的語文閱讀積極性,從而提高他們的語文閱讀效率。
參考文獻:
[1]許明科.小學語文主題閱讀的教學方法改進路徑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46).
[2]薛永蘭.淺議主題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操作辦法[J].內蒙古教育,2019(12).
責任編輯:陸晨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