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人文情懷·審美趣味·專業學養

2020-05-14 15:17:49劉敘武李金鳳
文教資料 2020年7期
關鍵詞:通識教育戲曲

劉敘武 李金鳳

摘??? 要: 新一版《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對師范生包含戲曲素養在內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素養提出了更高、更明確的要求,對高等師范院校人才培養提出了新期待。高等師范院校應積極順應時代潮流,以更新培養目標為龍頭、優化課程體系為抓手、整合教師資源為途徑、改革教學手段為方法,培養出人文情懷宏闊、審美趣味高雅、戲曲素養豐贍的適應新時代發展需求的教師。

關鍵詞: 高等師范院校??? 戲曲??? 通識教育

2017年年底,教育部正式印發新一版(2017年版)《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和《普通高中藝術課程標準》等文件,要求于2018年秋季開始執行。新一版《課程標準》較上一版(2003年版)在課程結構、學科素養、教學內容等方面均有很大程度的調整。由此,新一輪基礎教育教學改革拉開序幕。基礎教育教學改革依靠基礎教育教師隊伍。高等師范院校(以下簡稱高師院校)是基礎教育師資職前培養和在職培訓最重要的基地,高師院校亟須通過教學改革與專業建設適應基礎教育教學變革。

戲曲是一門綜合藝術,熔文學、音樂、美術、表演等各體藝術于一爐,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集大成者。了解戲曲、學習戲曲、研究戲曲、傳承戲曲,是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題中應有之義。新版《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和《普通高中藝術課程標準》有相當多的內容涉及戲曲,較原版增添了比重,反映出教育行政部門以行動回應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新時代要求。面對基礎教育教學變革實際,作為師資培養基地的高師院校必須行動起來,在基礎教育師資培養過程中著力提高師范生包含戲曲素養在內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素養,培養出符合新時代社會發展需求的人民教師。

一、新課標出臺的新時代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牢固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增強意識形態領域主導權和話語權,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更好地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和《普通高中藝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為修訂工作指導思想之一,以“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修訂工作基本原則之一,體現了新時代社會發展對基礎教育的新要求。

戲曲是表現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戲曲的傳承與發展工作,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文件,對繼承和弘揚戲曲藝術做出了明確部署。2015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支持戲曲傳承發展若干政策》,2015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2015年10月新華社全文播發《中共中央關于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2017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2017年5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國家“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綱要》,2017年8月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財政部、文化部聯合發布《關于戲曲進校園的實施意見》。這些中央文件均強調,通過國民教育大力開展戲曲通識教育,具體舉措包括推進戲曲演出進校園、開設戲曲課程或教學模塊、舉辦戲曲講座、向學生推薦優秀戲曲作品、建立學校戲曲社團和興趣小組等,讓學生通過多種途徑廣泛參與戲曲體驗、學習和實踐。在中央統一領導和部署下,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戲曲文化現已成為全國各行各業的共識。

中央文件關于各級各類學校開展戲曲通識教育的要求落實到各大中小學校,有賴于各個學校更加具體、詳細的安排。確保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穩定有序地開展,落實好中央文件精神,必須有相應的課程標準,各校方能有章可循、長期執行。《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和《普通高中藝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正是在此背景下出臺問世的,是今后相當長一段時期內,全國普通高中開展戲曲通識教育的綱領性文件。

二、落實文件精神面臨的難題

文件的價值在于落實、見效。新課標的施行,必須依靠廣大基礎教育教師。基礎教育教師相關素養水平直接關系到新課標落實的結果。因此,關注師資現狀、關注師資培養,勢必成為中央文件和新課標要求落地全系統的重中之重。然而,在職教師和在校師范生普遍缺乏戲曲知識、難以獨立開設戲曲課程、無力指導學生戲曲社團開展活動卻是不爭的事實。

由于長期以來戲曲市場處于低迷狀態,廣大教師和師范生早已遠離了戲曲藝術,對這門藝術普遍不了解、不熟悉、不熱愛,缺乏基本戲曲素養,且高師院校在師資培養過程中未能有效補足這一“短板”,造成基礎教育階段懂戲曲者寥寥無幾、愛戲曲者稀若晨星。

觀眾是需要培養的。戲曲藝術早已由大眾藝術轉變為“小眾”藝術,由通俗藝術變身為“高雅”藝術,欣賞戲曲的“門檻”大大抬高了,許多人因為不了解戲曲不喜歡戲曲,且由于缺乏普及,人們看不懂戲曲也就不愿意主動走進劇場,即便偶一涉足也很快就退了出來。這一狀況長期得不到改變,最終結果是新一代戲曲觀眾難以培養出來,現有的戲曲觀眾越來越老、越來越少,戲曲藝術振興無力,戲曲文化后繼乏人。因此,加強戲曲通識教育,尤其是針對高師院校師范生的普及十分必要,也極為迫切,是當下傳承發展戲曲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目前,高師院校開設課程中包含戲曲內容的少之又少,例如漢語言文學專業師范生必修的“中國古代文學”和“中國現當代文學”兩門課,只有少量篇幅介紹戲曲作家、作品,且關注點在戲曲文學方面,至于戲曲舞臺藝術知識則了無蹤影。一方面是因為戲曲長期不受重視,戲曲教學在這兩門課程中一直處于邊緣地位。另一方面由于這兩門課程的任課教師基本是“文學”專業出身,囿于自身知識結構,很難在戲曲文本以外做更多、更深的講解。戲曲教學在如今高師院校教學體系中基本闕如,無怪乎基礎教育教師和師范生不懂戲曲、不愛戲曲。

假如將基礎教育階段的戲曲通識教育工作完全托付給高師院校培養的師范生以外的專業人員,同樣面臨重重困難。近十余年來,上海戲劇學院、中央戲劇學院、云南藝術學院等少數專業藝術院校舉辦了“藝術(戲劇)教育”本科專業,培養能夠從事中小學校藝術(戲劇)教育的師資,并取得了有益經驗。不過,專業藝術院校招生數量極為有限,難以滿足全國各地中小學校全面開設戲曲課程的需要,更關鍵的是,目前普通中小學校藝術教師崗位設置滯后于發展需求,有音樂、美術教師崗位,還沒有專門的戲劇或戲曲教師崗位。受當前用人體制局限,即便專業藝術院校培養出了優質藝術(戲劇)教育師資,這些畢業生在申請相應教師資格、應聘中小學校教師崗位時,仍存在諸多壁壘。對此,已有關注者提出:“中小學教師資格證體系應得到進一步完善,將戲劇、戲曲、影視、舞蹈等專業納入進來。”[1]

《關于支持戲曲傳承發展若干政策》《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關于戲曲進校園的實施意見》等文件提出:“教育部門要聯合和依托文化部門及相關單位,組織選派優秀文化藝術工作者積極參與文藝支教志愿服務項目,鼓勵和引導高校藝術專業教師、藝術院團專家和社會藝術教育專業人士到中小學校擔任兼職藝術教師”“鼓勵中小學特聘校外戲曲專家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擔任學校兼職藝術教師”。這一設計初衷固然是很好的,但在實際操作中卻不容易收到較好效果。優秀文化藝術工作者、高校藝術專業教師、藝術院團專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本就屬于社會稀缺資源,讓他們去做全國海量的中小學校戲曲通識教育顯然杯水車薪,即便有些地方開展了類似活動,難免會有形式大于內容之嫌。文化藝術工作者、高校藝術專業教師、藝術院團專家、社會藝術教育專業人士、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除非業已退休,都有本職工作要完成,讓他們到中小學校兼職普及戲曲且長期堅持,也是不容易做到的事。而且,好演員未必是好教師,優秀的高校教師未必是優秀的中小學教師,讓未經專業教育教學實踐訓練的演員或不熟悉中小學校實際情況的高校教師來做中小學兼職教師,多少有些勉為其難。

于是,要解決基礎教育階段戲曲通識教育師資短缺、基礎教育教師和師范生普遍缺乏戲曲素養的難題,還是要回到改革高師院校師范生培養的思路上。

三、師資培養改革的目標歸旨

有人把高師院校比做基礎教育師資培養的“搖籃”或基礎教育的“工作母機”,這是非常形象、貼切的比喻。高師院校的辦學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基礎教育質量和水平。改革高師院校基礎教育師資培養工作,首先必須弄清改革的目標是什么,然后圍繞這一目標優化課程體系、整合教師資源、改革教學手段。

因為高師院校培養的師范生將來是要承擔基礎教育教學工作的,所以,新一版《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普通高中藝術課程標準》完全可以作為高師院校設定師資培養目標的參照。

2017年版《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相關內容涉及戲曲文學、戲曲文化和戲曲表演三大板塊。比如,有關戲曲文學部分,新課標在必修課程“文學閱讀與寫作”學習任務群中提出:“引導學生閱讀古今中外詩歌、散文、小說、劇本等不同體裁的優秀文學作品,使學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體驗情感的過程中提升文學欣賞能力,并嘗試文學寫作,撰寫文學評論,借以提高審美鑒賞能力和表達交流能力”[2](17);有關戲曲文化部分,新課標在“選擇性必修和選修課程學習要求”中提出:“在閱讀鑒賞中,了解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學體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現手法,了解相關的中國古代文化常識,豐富傳統文化積累,汲取思想、情感和藝術的營養,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豐富、深化對歷史、社會和人生的認識”[2](34);有關戲曲表演部分,新課標在選修課程“當代文化參與”學習任務群中提出:“引導學生自主創建各類社團,開展各類語文學習活動,如讀書交流、習作分享、論辯演說、詩歌朗誦、戲劇表演等”[2](14)。新課標還建議學生閱讀關漢卿的《竇娥冤》、王實甫的《西廂記》、湯顯祖的《牡丹亭》等戲曲劇本。如果說戲曲表演對于未經專業訓練的基礎教育階段師生來說要求較高,還是以話劇表演為主的話,那么,能夠分析戲曲劇本、把握戲曲的文體特征和表現手法、了解戲曲文化常識、汲取戲曲藝術養分、培養戲曲審美趣味,則是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教學必須達到的要求。

2017年版《普通高中藝術課程標準》將“戲劇”與“戲曲”概念并立,其實是不夠科學、嚴謹的。新課標中涉及戲曲的內容,分布在選擇性必修課程“音樂情境表演”和“戲劇創編與表演”兩個模塊中,可以劃分為戲曲唱腔、戲曲表演及貫通于上述兩個方面的戲曲文化三大板塊。比如,戲曲唱腔方面,新課標提出:“組織學生觀摩戲曲表演,了解地方戲曲的特色,學唱地方戲曲的經典唱段,體驗戲曲唱腔對角色塑造、表達人物情感的作用”[2](23);戲曲表演方面,新課標提出:“教授中國戲曲表演藝術,使學生了解戲曲中‘生、旦、凈、丑等行當的角色分類,‘唱、念、做、打的表演形式,時空變換、程式化的組合規律”[3](28),“在戲劇、戲曲實踐活動中,依據情境、角色內心動機,運用語言、歌唱、動作創造人物形象,體驗人物情感,逐步完成從文字表述思維向直觀的、行動呈現的形象思維轉變”[3](27);戲曲文化方面,新課標提出:“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戲曲藝術,賞析經典戲曲選段,理解其文化內涵”[3](29),“引導學生領悟傳統戲曲虛擬、寫意等藝術特色和雅俗共賞的審美意趣……引導學生在戲劇創編與表演實踐過程中感悟戲劇、戲曲的藝術之美,提升審美能力”[3](28),“通過欣賞與表演經典戲劇、戲曲,認識戲劇反映生活、反映社會的作用,理解中國戲曲特有的表現形式和意境創造,引發對人生和社會的思考”[3](27)。雖然該課程標準設計的兩個備選模塊各有側重,但都引導學生“了解中國戲曲文化”[3](22),做一個“懂”戲曲的人。有必要指出的是,新版《普通高中藝術課程標準》顯然并不打算把學生培養成戲曲表演專門人才,而是希望通過藝術體驗活動,讓學生親近戲曲、了解戲曲,提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素養,培育高雅審美趣味,在今后人生當中成為古老戲曲藝術的欣賞者、支持者,戲曲因此有了源源不斷的觀眾群體而可能煥發出新的生機。

綜合2017年版《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和《普通高中藝術課程標準》來看,新課標對學生戲曲素養的要求包含戲曲文學、戲曲音樂、戲曲表演和戲曲文化四個方面。雖然我們可以從學科屬性角度把戲曲切分成若干部門分別把握,也可以在課程標準中劃分出必修、選擇性必修、選修,但正如前所述,戲曲是綜合藝術,而且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藝術,需要整體習得。特別對教學者而言,只學習戲曲中的某一方面而不了解其他方面,往往會陷入盲人摸象的境地,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容易出現“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尷尬局面。其實,“戲曲學”早就是一門獨立、成熟的學科,高師院校的師范生應對其整體學習、整體把握,并根據自身和外部條件有所側重地學習和把握。例如,將來要從事語文學科教學的漢語言文學專業師范生,理應掌握扎實的戲曲文學、戲曲文化知識,同時需要了解一些戲曲音樂、戲曲表演、戲曲美術、戲曲歷史知識。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把戲曲文學教學工作搞好。

《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提出:“大力開展以美育為主題的跨學科教育教學和課外校外實踐活動,將相關學科的美育內容有機整合,發揮各個學科教師的優勢,圍繞美育目標,形成課堂教學、課外活動、校園文化的育人合力……鼓勵教師參與美育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支持教師合作開發開設美育課程,倡導跨學科合作。”也就是說,不同學科的教師可以也應當發揮本專業所長,相互配合,共同營造良好的學校美育工作氛圍。學習、了解本專業以外的相關專業知識,是不同學科教師及學校教師與校外兼職藝術教師溝通協作的良好基礎。

黨中央、國務院對基礎教育人才培養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時代需要人文情懷宏闊、審美趣味高雅包括戲曲素養在內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素養豐贍的優秀人才,高師院校師范生培養工作應聚焦于此,加快培育出能夠適應新時代發展需求的人民教師。

四、破解困境的策略

要破解基礎教育教師和在校師范生普遍缺乏戲曲知識的困境,就要通過優化高師院校課程體系、整合教師資源、改革教學手段,營造有利于開展戲曲通識教育的環境。

(一)在優化課程體系方面,通過增開專業選修課、改革專業必修課的方式提升師范生的戲曲素養。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提出:“發揮專業優勢,開設厚基礎、寬口徑、多樣化的教師教育課程。”如今,許多高校,包括高師院校紛紛開辦了戲劇影視文學非師范本科專業,一些向綜合性大學發展的高師院校還擁有戲劇與影視學一級學科碩士點、博士點,聘請了一批學有專攻的教師主持戲曲類課程。這些專業教師完全可以面向師范生開設戲曲藝術選修課。以筆者所在的承擔師范生公費教育的教育部直屬大學西南大學為例,我們根據新時代發展需求和新課標要求,重新修訂了漢語言文學專業公費師范生培養方案,增加了專業發展選修課“戲劇藝術鑒賞”和“戲劇經典作品選讀”,這兩門課程中有約一半篇幅專門介紹中國戲曲的舞臺藝術知識及文學、歷史和理論。課程不僅面向漢語言文學專業師范生,而且歡迎全校其他專業學生選修并按規定獲得相應學分。同時,我們還改革了“中國古代文學”“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中國現當代文學”等學科基礎課程的教學,圍繞“人文情懷宏闊、審美趣味高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素養豐贍”的培養目標,進一步完善了課程大綱,適度增加了戲曲內容占比。在尊重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科特點的前提下,優化了相關課程設置,有效幫助師范生豐富了戲曲知識。待條件成熟以后,我們還將按照《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要求,“在中小學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國培計劃)中加大對中小學校教師特別是鄉村美育教師培訓力度”。

(二)在整合教師資源方面,通過加強校內不同專業教師之間學術交流和聘請校外戲曲專家來校授課的方式共同提升師范生的戲曲素養。

與戲曲藝術密切關聯的一級學科包括戲劇與影視學、中國語言文學、音樂與舞蹈學等。在西南大學,不同學科的教師利用線上與線下平臺,業已加強溝通聯絡,通過學術探討、集體備課等方式,匯集力量、凝聚智慧,形成了智力合力,共同鉆研與戲曲相關課程的教學。目前,我們正在探索長期、穩定的交流機制,從各自學術所長出發,幫助不同專業師范生逐步提高戲曲理論、戲曲文化和戲曲審美素養。此外,我們還聘請了包括第27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戲曲表演藝術家吳熙在內的重慶市川劇院、重慶市京劇團多位優秀戲曲演員定期來校教授學生戲曲聲腔和戲曲身段、輔導學生戲曲社團開展活動。通過嘗試,我們已經初步實現了校內、校外師資力量的整合,對于從多渠道涵養師范生的戲曲素養無疑是很有幫助的。

(三)在改革教學手段方面,注意把握戲曲藝術特點,革新教學理念,引入新教法,采取多種形式,“打通”課內與課外,讓各種資源為我所用,生動活潑地開展戲曲通識教育。

戲曲的綜合性特點決定了僅在課堂內教授戲曲是無法讓學生真正弄明白戲曲是怎樣一回事的,要使學生了解戲曲、熟悉戲曲,必須設法讓他們走進劇場、親近舞臺、理論結合實際。在西南大學,我們充分利用每一次戲曲演出進校園的機會,廣泛宣傳、有力組織,讓更多學生,尤其是師范生親眼看見戲曲表演藝術家在舞臺上的迷人風采,面對面地感受博大精深的中華戲曲藝術之美;我們積極向學生推介校外將要上演的優秀戲曲劇目,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到市內各大演劇場所觀摩戲曲演出。針對選修“戲劇藝術鑒賞”課的學生,要求他們學期內至少一次自費購票觀摩專業戲曲表演團體的高水平演出,并撰寫一篇不少于一千字的劇評文章。我們將劇評文章與觀劇票根作為課程考核評分的依據,并利用課堂時間組織學生交流觀劇心得,討論、講評劇評文章,有的放矢地對學生的觀劇活動予以指導,讓他們成為真正會看“門道”的內行。

總之,在高師院校進行戲曲通識教育,必須有思路、有計劃,課程體系、教師資源、教學手段等都是必須認真考慮、詳加安排的,如此,方能有效幫助師范生切實增長戲曲知識,為今后學習與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黨的十八大以來,一系列中央文件及新一版課程標準對于傳承與發展中華戲曲文化已經做了很好的頂層設計,提出了明確要求,繪制的美好藍圖值得期待。要將這些要求落到實處,需要全社會上下共同努力,尤其要在基礎教育階段有所作為。高師院校作為基礎教育師資培養重要基地,肩負著新時代賦予的使命,應當積極發揮自身學科、專業、科技、人才、信息和文化優勢,率先搞好教學改革與專業建設,凝心聚氣,為提高師范生包括戲曲素養在內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素養而努力。

參考文獻:

[1]葉源哲.關于中小學戲劇影視教育師資培養模式的思考——以山西師范大學為例[J].大眾文藝,2017(14).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藝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基金項目:本文系西南大學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中文師范生戲劇素養提升課程體系研究”(項目編號:2016 JY068)階段成果。

猜你喜歡
通識教育戲曲
戲曲的“形變”——“陌生化”表演凸顯戲曲寫意性
當代陜西(2021年20期)2022-01-19 03:23:46
戲曲從哪里來
戲曲其實真的挺帥的
用一生詮釋對戲曲的愛
海峽姐妹(2018年9期)2018-10-17 01:42:44
論戲曲批評的“非戲曲化”傾向
戲曲研究(2017年3期)2018-01-23 02:50:39
通識教育背景下行政文秘專業建設的改革與實踐
辦公室業務(2016年9期)2016-11-23 09:47:56
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在高校通識教育中的作用探析
藝術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20:01:21
通識教育與自由教育
新一代(2016年15期)2016-11-16 16:52:11
工程教育認證模式T的人才培養模式
計算機教育(2016年7期)2016-11-10 08:14:25
戲曲的發生學述見
人民音樂(2016年1期)2016-11-07 10:02:4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乱子伦手机在线| 国产区免费精品视频| 2021最新国产精品网站| 欧美日韩亚洲综合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一级淫片| 国产av色站网站| 九九热这里只有国产精品| 亚洲第一区精品日韩在线播放| 成人一区在线| 无码又爽又刺激的高潮视频| 久久性妇女精品免费| 久久无码av三级| 92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 精品超清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白浆视频| 伊人大杳蕉中文无码| 亚洲最大综合网| 国产成人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97国产在线视频| 三区在线视频| 日韩国产高清无码| 亚洲国产清纯| 久久女人网|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小说| 日本成人福利视频| 日韩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福利视频| 日韩毛片在线播放| 亚洲另类色| 日本影院一区| 欧美日韩在线成人| 波多野结衣无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99久久精彩视频| 91久久精品日日躁夜夜躁欧美| 凹凸国产分类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首页|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网| 国产av色站网站| 免费人成视网站在线不卡|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尤物| 无码高潮喷水专区久久| 国产尹人香蕉综合在线电影| 97se亚洲综合在线韩国专区福利| 中文字幕亚洲专区第19页|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国产 | 日韩无码真实干出血视频| 久久黄色免费电影| a网站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免费国产大片| 成年人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V| 中文字幕日韩视频欧美一区| 青青草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高清精品在线91| 国产精品午夜电影| 成人午夜亚洲影视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免费视频| 久久男人资源站| 亚洲欧美国产高清va在线播放| 国产小视频在线高清播放|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软件| 91亚洲视频下载|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视频7| 欧美另类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99999久久久久久亚洲|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亚洲最新网址| 免费一级成人毛片| 男人的天堂久久精品激情| 午夜人性色福利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美女黄网十八禁免费看|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波多野吉| 国产一二三区视频| 欧美一区二区人人喊爽| 91日本在线观看亚洲精品| 国内精品视频区在线2021|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 无码中字出轨中文人妻中文中| 老司国产精品视频91| 欧美a在线视频| 99成人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的av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