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例娜


【摘 要】 目的 研究重癥顱腦損傷患者在院前急救過程中實施早期氣管插管干預的臨床價值。方法 選擇在我院進行治療的72例重癥顱腦損傷患者,通過隨機分組法分成對照組(36例)和觀察組(36例)。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氣管插管;觀察組患者實施院前急救早期氣管插管。對比兩組上機時間、重癥監護時間、住院總時間、并發癥情況、對干預計劃及效果的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患者上機時間、重癥監護時間、住院總時間短于對照組;僅出現1例并發癥,少于對照組的6例;對干預計劃及效果的滿意度達到97.2%,高于對照組的83.3%。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重癥顱腦損傷患者在院前急救過程中實施早期氣管插管干預,能夠減少并發癥,縮短上機時間、重癥監護時間和住院總時間,使患者的滿意度得到顯著提升。
【關鍵詞】重癥顱腦損傷;院前急救;早期;氣管插管
【中圖分類號】R561.1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8--02
重癥顱腦損傷患者的病情發病較為危急,預后相對較差。發病后患者的腦干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傷,且有相當一部分患者會合并存在吞咽功能障礙、口腔復合傷等癥狀,使呼吸衰竭等并發癥出現的可能性加大。因此,對其實施氣管插管治療是十分必要的[1]。本文研究重癥顱腦損傷患者在院前急救過程中實施早期氣管插管干預的臨床價值。匯報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9月-2019年9月期間在我院進行治療的72例重癥顱腦損傷患者,通過隨機分組法分成對照組(36例)和觀察組(36例)。對照組患者發病時間1-7小時,平均2.3±0.6小時;男性22例,女性14例;年齡34-71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3.6±5.9歲;觀察組患者發病時間1-8小時,平均2.5±0.7小時;男性24例,女性12例;年齡34-73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3.4±5.7歲。數據組間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比較分析。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氣管插管,當患者有窒息癥狀出現,或動脈血氧分壓水平相對較低的時候,對其實施常規插管操作。觀察組患者實施院前急救早期氣管插管,在患者入院前的早期階段實施氣管插管,在顱腦損傷病情被確診之后,盡可能早的為其實施氣管插管,操作過程中幫助患者取仰臥位,并將頭部適當的墊高,通常在10cm左右,頭部要保持在后身位,開放氣道,口齒分開之后置入喉鏡,用右手采用執筆的姿勢使氣管導管從患者口腔右側通過喉鏡插入導管,在確定導管被順利導入之后,待導管口位置有明顯的溫熱氣流流出的時候,可以采用聽診擠壓法對患者實施救治。
1.3 觀察指標
(1)上機時間、重癥監護時間、住院總時間;(2)并發癥情況;(3)對干預計劃及效果的滿意度。
1.4 評價標準
通過滿分為100分的問卷,在患者出院當天,采用不記名打分的形式,對滿意度進行調查。≥80分為滿意,<80分且≥60分為基本滿意,<60分為不滿意[2-3]。
1.5 數據處理方法
P<0.05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計數資料X2檢驗,計量資料t檢驗,以()表示,采用SPSS18.0軟件處理數據。
2 結果
2.1 上機時間、重癥監護時間、住院總時間
觀察組三項指標短于對照組,具體數據見表1。
2.2 并發癥情況
觀察組僅出現1例(2.8%)并發癥,少于對照組的6例(1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對干預計劃及效果的滿意度
對照組和觀察組滿意度分別為30例(97.2%)和35例(83.3%),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2。
3 討論
昏迷是腦損傷患者最為普遍的一種癥狀表現。按照病情嚴重程度的不同,臨床上將顱腦損傷分為輕、中、重度等三種不同類型。氣管插管是目前臨床上公認的,對顱腦損傷患者的腦組織缺血、缺氧狀態進行糾正的一種最為直接有效的方法[4-5]。相關領域近年來所進行的一些研究結果已經證實,在早期階段對顱腦損傷患者實施氣管插管干預,可以使耗氧量明顯降低,使腦組織的缺氧、缺血程度明顯減輕,從而使救治效果得到顯著性提升,在最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預后[6]。通過進行本次研究可以充分說明,重癥顱腦損傷患者在院前急救過程中實施早期氣管插管干預,能夠減少并發癥,縮短上機時間、重癥監護時間和住院總時間,使患者的滿意度得到顯著提升。
參考文獻
徐旭,李志偉,郭雅瓊,等. 腫瘤壞死因子-α、內毒素、白細胞介素-6 與重癥顱腦損傷急性肝損傷的相關性研究[J]. 醫學研究雜志,2014,43(5):115-118.
張遠明,柴偉,魏民,等. 重癥顱腦外傷急性期聯合檢測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及乳酸脫氫酶臨床價值[J]. 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4,28(3):293-295.
鐘鴻波,柳德元,張開權. 院前急救早期氣管插管對重癥顱腦損傷患者的應用效果分析[J]. 中國臨床研究,2014,27(11):1362-1364.
張國清,趙海峰.早期營養目標策略與常規腸內營養治療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的效果比較[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10):66-67.
陳盛勇,吳分浪,關則儉.標準外傷大骨瓣開顱術和常規區域性骨瓣開顱手術治療額顳部重型顱腦損傷的效果對比[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6,37(8):1033-1034.
賴偉林.重癥顱腦損傷患者院前急救中行早期氣管插管的臨床價值分析 . 臨床醫藥實踐, 2017 ,26 (4) :25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