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莉
摘要:黨的十八大以來,創新社會治理,增強百姓的安全感,滿足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是政府治理的目標。縣域治理作為國家治理的重要基礎,在創新社會治理方面順應了大數據時代的要求,運用“互聯網+”社會治理方式。嘉善縣姚莊鎮在探索“互聯網+”治理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面臨數據安全、權力集中、管理員流動大、數據共享難等挑戰,解決這些難題則要做好頂層統籌與平臺建設、技術運用與網格員管理、立足公眾需求、數據甄別與篩選。
關鍵詞:“互聯網+”;縣域社會治理;創新
郡縣治,天下安。縣域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本單元,是發展經濟、保障民生、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基礎。縣域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重要基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對于社會治理作出重要指示,要繼續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治理體系,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安全感。2008年嘉善縣作為習近平同志的聯系點,也是全國唯一的縣域科學發展示范點,嘉善縣姚莊鎮創建了嘉興市首個鎮級社會治理綜合指揮平臺,實行網格化管理,順應了大數據時代社會治理的趨勢。
一、”互聯網+”思維及相關概念的厘清
(一)問題的提出
目前,社會治理工作的創新改革在實際中存在種種原因,導致政府在新形勢下創新建設基層社會治理的機制迫在眉睫,具體體現在:一是社會治理的改革進入深水區,社會矛盾從原來的凸顯期上升為利益期,人民群眾的實際利益與社會發展發生碰撞,給改革設置了障礙;二是人民群眾的期盼和在接受新鮮事物渠道拓寬后提出的訴求過高,阻礙或者減緩了改革的進程;三是改革發展與群眾的訴求發生碰撞后,矛盾處理的平衡點把握不準等。在此背景下,社會治理一張網建設的提出,為掃清發展改革與百姓訴求的矛盾障礙提供了一條最有效的通道。
(二)治理與“互聯網+”社會治理
1. 治理的概念
治理的提出主要是由于政府失靈和市場失靈,它與政府引導的自上而下的規制模式不同,它更傾向于引導大眾積極參與,所以更加分散靈活。國外學者羅西瑙對于治理定義是:“治理是一種由共同的目標支持的互動,這些管理活動的主體未必是政府,也無須依靠國家的強制力量來實現”。我國學者俞可平認為,治理是公共管理組織為了最大限度促進社會公共利益,運用權威去引導、控制和規范公民的各種活動。
2. “互聯網+”社會治理
“互聯網+行動”首次被提出是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3月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三次會議作的工作報告,指出“對開發利用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等技術,要著力在一些關鍵領域搶占先機、取得突破”。“互聯網+”區別于+“互聯網”,全國人大代表馬化騰在2015年全國人大會議上表示,“互聯網+”指利用互聯網的平臺、信息通信技術把互聯網和包括傳統行業在內的各行業結合起來,從而在新領域創造一種新生態。具有以下特點:網絡化、平臺化、互動性。
二、“互聯網+”基層社會治理在嘉善縣姚莊的實踐探索
(一)嘉善縣姚莊鎮探索“互聯網+”基層社會治理的背景條件
姚莊鎮位于嘉善縣東北部,東與上海市青浦區、金山區相連,西北面與江蘇省吳江市隔河(太浦河)相望,處在兩省一市交界處,被稱為浙江省接軌上海的第一站。極具特色的地理位置,使得姚莊鎮轄區內跨省流動人口較多,是外來租房戶、新居民集聚的重點地區,人口構成的復雜性,人財物流動的頻繁性,加大了我鎮社會管理和治安整治的難度;城市化的快速推進,大拆遷大建設大發展,也導致各種社會矛盾問題快速上升。如何快速反應、及時處理、控制矛盾擴大、為群眾創造一個安樂穩定的社會環境,提升政府部門的公眾形象,對于各個單位來說都需要承擔多重壓力。目前,經過充分調研,立足于實際工作需要,姚莊鎮初步建立了一個融合綜治、行政執法、市場監管、行政服務中心等四個部門的社會綜合治理大平臺,創建社會治理一張網。通過梳理社會治理綜合指揮平臺的事項處理流程、崗位分工職責和工作規范等,確保平臺有效運轉,推動社會治理工作的信息化、規范化、高效化。
(二)嘉善縣姚莊鎮探索“互聯網+”基層社會治理的主要做法
通過建立社會治理綜合指揮平臺,把各條線有效整合于一張網上,促使人員、設備、時間等資源能高效整合利用,解決局部資源不足、責任認定不清、時間反應處理進度遲緩等原有問題,實現信息采集大共享、管理力量大整合、事件處理大聯動、社會服務大集中的社會綜合治理模式。
1. 一站式受理
將專職網格員在日常走訪、巡查工作中發現的矛盾糾紛、安全隱患等事件信息,群眾在日常生活中發現、爆料的內容,來電、來訪、咨詢、投訴中各類待處理事項集中整合于一個大平臺上,進行一站式受理,彌補了信息員日常工作中發現問題不屬于本部門處理的就不上報的漏洞,避免實際工作中一個復雜問題可能存在多部門重復上報、受理的現象。
2. 中心指揮調度
基于移動通訊網絡、行業終端,依托聯動管理平臺將事件發生的位置信息實時反映到指揮中心,并通過GIS,利用地理空間框架數據、單元網絡等數據查詢事發地周邊人、地、事、物、情等資源,實現人員定位、軌跡回放和數據統計等功能。在矛盾糾紛發生時,調用可用監控、調配附近的工作人員進行現場處置。全程實時監控反饋現場情況,為中心指揮調度提供準確方向和依據。
3. 數據信息共享
在一個平臺上將實有房屋、出租房屋、實有人口、流動人口、重點場所、重點人員、商戶信息等社會服務信息共享展示,通過位置信息合理調用所需的社會服務資源,打破部門之間的信息壁壘,整合基礎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實現公共資源一網整合共享,日常工作一網考核評估,關聯數據一網查詢比對,社會事件一網分流督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