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健

【摘 要】目的:分析婦科腫瘤患者護理中加強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的措施及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6月~2019年8月收治的88例婦科腫瘤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兩組,每組各44例,一組為常規組,采用一般護理模式,另一組為加強組,采用加強心理護理與健康教育措施,對比兩組患者的滿意度、心理狀態以及治療依從性。結果:加強組患者滿意度的97.73%高于常規組滿意度的81.82%;加強組患者心理狀態優于常規組;加強組患者依從性的86.36%高于常規組的65.81%。結論:對婦科腫瘤患者護理時,采用加強心理護理與健康教育措施,能夠提升患者的滿意度,改善患者心理狀態,并提升患者治療的依從性,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婦科腫瘤;心理護理;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R73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9--01
在社會快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的生活節奏逐漸加快,使得人們在生活與工作當中產生較大的壓力,在壓力的作用下,逐漸提升了各種疾病的發生率,特別是女性,由于身體結構特點,更是如此,很容易出現婦科腫瘤。患者患有婦科腫瘤后,由于缺乏對腫瘤的了解,認為腫瘤會威脅到自己的生命,加之腫瘤帶來的疼痛感,進而出現抑郁、緊張等情緒,對治療缺乏信心,未能主動配合醫生治療,導致患者病情難以得到控制,對患者的生活與生命健康造成較大威脅[1]。所以,婦科腫瘤患者治療時,應采取科學、合理的護理方案,降低負面情緒對患者造成的影響。基于此,本文選取我院2017年6月~2019年8月收治的88例婦科腫瘤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以尋找出一種效果更佳的護理方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6月~2019年8月收治的88例婦科腫瘤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兩組,每組各44例,一組為常規組,年齡為32~61歲,平均為(44.27±11.25)歲,卵巢腫瘤15例,子宮腫瘤14例,輸卵管腫瘤7例,外陰腫瘤4例,陰道腫瘤4例;另一組為加強組,年齡為33~64歲,平均為(45.36±12.41)歲,卵巢腫瘤16例,子宮腫瘤14例,輸卵管腫瘤9例,外陰腫瘤3例,陰道腫瘤2例,且兩組患者意識清晰,均無其他重癥疾病干擾,一般資料基本相同,可用于研究比較。
1.2 方法
常規組患者護理時,采用一般護理模式,包括常規心理護理,飲食指導等。加強組患者護理時,采用加強心理護理與健康教育措施,主要包括:(1)心理護理?;颊呷朐簳r,主動與其交流,詳細向其介紹每一名醫護人員,增加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了解程度,同時,采用典型案例等方式,向患者講述治療方案的優勢,提升其治療信心。治療過程中,仔細對患者行為表現進行觀察,及時發現患者出現的負面情緒,并予以相應引導。若患者出現疼痛等情況,利用溫柔的語言進行安撫。出院時,用語言與行動對其鼓勵,并指導患者定期檢查,按醫囑服用藥物等。(2)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采取相應方式向患者宣傳婦科腫瘤方面的知識,如知識講座、發放宣傳冊等,增加患者對疾病的了解程度。
1.3 觀察指標
本次研究當中,選擇三個觀察指標,一是滿意度,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獲得,共分4個等級:
(1)很滿意,評分在90以上;
(2)滿意,評分在80~89之間;
(3)一般,評分在70~79之間;
(4)差評分在70以下,滿意度=(很滿意+滿意)/n×100%。
二是心理狀態,利用SDS抑郁評分表的方式,測評患者抑郁情況;通過SAS焦慮評分表的方式,測評患者焦慮情況。每表各20題,每題1~4分(取整數),共80分,50以下為正常,50~59為輕度,60~69為中度,70以上為重度[2]。
三是依從性,即患者配合治療的情況,共分三個等級,分別為完全已從、部分依從與不依從,依從率=(完全已從+部分依從)/n×100%[3]。
1.4 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當中的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以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以X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滿意度
由研究可知,加強組患者滿意度的97.73%高于常規組滿意度的81.82%,兩組數據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如表1所示。
2.2 心理狀態
由研究可知,加強組SDS評分的(49.32±3.17)低于常規組的(55.48±3.25);加強組SAS評分的(48.68±2.37)低于常規組的(54.37±2.41),兩組數據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如表2所示。
2.3 依從性
由研究可知,加強組患者依從性的86.36%高于常規組的65.81%,兩組數據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如表3所示。
3 討論
婦科腫瘤作為現代社會較為常見的婦科疾病,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具有較大的危害:
(1)并發癥。受到腫瘤的影響,導致患者腫瘤周邊組織出血,增加細菌的侵害率,進而誘發一些婦科炎癥,如盆腔炎等,對患者產生更加嚴重的影響。
(2)大多數婦科腫瘤為良性的,并不會直接危害患者的生命,但若無法得到及時治療,很容易惡變為惡性腫瘤,對患者生命具有較大威脅。
(3)腫瘤會對患者月經周期造成影響,增加月經量,使患者血液流失量過多,進而引發貧血等癥狀,嚴重情況下,甚至會出現氣促、乏力等癥狀[4]。
(4)受到腫瘤的影響,會對患者生殖器官造成堵塞,降低排卵率,或者是抑制受精卵著床,導致患者不孕,若患者為孕婦,則很容易流產。
此外,相關研究中指出,婦科腫瘤患者流產率是健康孕婦的5倍[5]。因此,若發現婦科腫瘤,應及時進行治療,并對其進行相應的護理,有利于患者的恢復。
以往階段,通常采用一般護理模式,通過這一模式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轉變患者心態,患者具有較為良好的滿意度與依從率,但一般護理涉及面較窄,導致護理效果難以達到預期目標[6]。而采用加強心理護理與健康教育措施后,則可有效改善這一現象。
首先,通過心理護理,能夠準確掌握患者的基本狀況,并以此為基礎,制定出良好的心理護理方案,加強患者心理疏導力度,抑制負面情緒的出現。同時,可以第一時間發現患者出現的負面情緒,并采取合理的方式進行處理,及時將負面情緒消除,降低負面情緒對患者治療的影響。
其次,在健康教育當中,教育形式繁多,患者可以針對自身的具體情況,選擇最佳的教育方法,加強患者對婦科腫瘤的了解程度,增加患者治療的信心,有利于其與醫生的配合[7]。
此外,本次研究中發現,加強組患者滿意度的97.73%高于常規組滿意度的81.82%;加強組患者心理狀態優于常規組;加強組患者依從性的86.36%高于常規組的65.81%,與上述結論基本相同。
總之,對婦科腫瘤患者護理時,采用加強心理護理與健康教育措施,能夠提升患者的滿意度,改善患者心理狀態,并提升患者治療的依從性,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劉淑紅,劉敏.人文關懷以及心理護理應用于宮頸癌患者中的效果觀察[J].山西醫藥雜志,2019,09(16):71.
王月嬌,王曉翠,王鳳穩.以夫妻為中心的心理護理在膽囊癌手術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8,30(6):58.
于秀麗,樸麗,趙程程,等.婦科惡性腫瘤患者照顧者生活質量的研究進展[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7,23(12):1694-1697.
徐芳,張明英,游愛平.健康教育聯合放松訓練對老年婦科腫瘤術后化療患者心理狀況及生存質量影響[J].中華保健醫學雜志,2018,20(3):96.
楊濤,康小琴.心理護理在宮腹腔鏡聯合治療輸卵管堵塞導致不孕不育中的效果及對患者焦慮抑郁情緒的影響[J].山西醫藥雜志,2019,18(16):39.
沈佳麗.婦科護理管理中柔性管理的應用及價值分析[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9,19(12):33.
蔡赫,王燕利,郭艷麗.優質護理服務模式在婦科腫瘤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8,11(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