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科創板的出臺與我國當前總體經濟及資本市場狀況間的密切聯系來探討我國科創板的出臺背景。在此基礎上,從注冊制的確立規范、企業信息披露和監管以及投資者權益保障三個方面,針對科創板設立及后續發展相關的法律保障問題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資本市場;科創板;注冊制;法律保障
一、引言
從設立想法的提出到相關政策的出臺再到正式開市,科創板的誕生無疑是過去一年中我國資本市場經歷的一場重大變革。科創板的設立與我國資本市場乃至整個經濟發展和企業轉型的大環境都有著密切聯系。關于科創板設立的背景及其運行中相關法律制度保障問題的探討,對于科創板設立目標的明晰及其后續穩健運行而言都具有重要意義。
二、我國科創板的出臺背景
(一)科技創新意義重大
所謂科創板,必然與科技創新有關。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經濟建設和科技創新等領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就當前狀況來看,我國經濟發展增速逐漸放緩、傳統的以中低端加工制造為主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對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明顯乏力。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企業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逐漸顯露。2018年的“中興事件”所引發的全國上下對我國芯片產業的關注就是我國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的一個印證。由此觀之,科技創新的意義和地位可謂至關重要。科技創新,既是為我國當前經濟發展培育新的動力源和增長極的必由之路,也是企業發展和經濟轉型的關鍵所在。
(二)科技創新企業發展困難
隨著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逐步推進以及國家對科技創新的高度重視,當前我國在許多科技領域已經取得突破進展并處于領先地位,科技企業數量和實力也穩步提升。以華為為代表的一批企業規模大、創新能力強、發展前景好的科技創新企業應運而生。但與經濟發達和科技創新能力強的國家相比,我國的科技發展水平和自主創新能力仍然存在發展不均衡不充分的問題。市場經濟條件下,在國家和政府層面之外,企業已經成為科技創新的重要主體和主要基地。但是由于科技創新產業投資大、周期長、回報慢的行業特性,決定了企業從事科技創新普遍面臨著研發周期長、資金消耗大、融資難度大等問題。[1]許多科技創新企業由于資金問題導致發展受制,一些行業好、前景好的科技創新企業因缺乏持續的資金注入且融資困難,從而中途夭折。
(三)我國資本市場發展不完善
國家和政府對科技創新企業的政策支持和鼓勵引導是必然的,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所面臨的困難主要還是要通過市場化的途徑加以解決。通過資本市場渠道進行直接融資,是化解企業資金缺乏和融資難題的一條重要途徑。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已經初步建立形成了多板塊共存的多層次資本市場,但我國目前的資本市場仍然存在場內各板塊同質化現象嚴重,創業板幫助科技成長性企業對接資本市場的功能不明顯等問題。[2]由于許多科技創新企業難以滿足傳統A股板塊核準制條件下對企業在利潤等方面所作的相關要求,因而難以通過在國內上市的途徑進行融資。
三、我國科創板的法律保障
科創板在給我國經濟和資本市場發展帶來積極影響的同時,由于其所處的資本市場的自身特性,也必然蘊含著諸多風險。全新的板塊特征以及新制度的引入,使得原有的相關法律規范對其而言未必十分契合。科創板的順利運行,必將面臨很多新問題,這就需要一系列有針對性的制度和法律對其加以規范和保障。
(一)“注冊制”的確立和規范
從科創板對注冊制的引入到《證券法》修改對發行注冊制度的全面推行,注冊制成為我國資本市場改革的一大亮點。與此前證券發行核準制條件下政府的實質審查不同,注冊制情況下普遍實行由市場和中介機構對證券品質作出篩選,并最終由投資者對投資價值作出判斷的形式審查模式。[3]
但注冊制的實行不只是簡單的制度確立問題,更需要法律的規范和保障。在實行注冊制的情況下,企業的發行條件、交易所的上市審核程序、證監會的發行注冊程序等都需要建立起系統性的制度規定。通過法律規定來完善制度設計,將可以由市場解決的問題交由市場解決,明確政府部門在注冊制中的具體工作內容和職責界限,才能真正推動注冊制的落地實施和充分發揮其制度優勢。
(二)信息披露與市場監管制度的建立
在實行注冊制的上市發行模式下,證監會的工作重點在階段上發生后移,即更加側重于事后監督。在證券市場中,市場監管的核心便在于信息公開,這一點,在注冊制條件下顯得尤為重要。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的建立需要對科創企業和相關披露義務人的披露義務、信息披露的內容和程序以及對違反披露義務或者披露失真的相關責任追究和懲戒機制作出明確規定。同時,科創板信息披露制度的設立完善還需要充分考慮到其板塊設置的特殊性和法律規定的適應性問題,結合科技創新企業的行業特點對癥下藥,作出具體規定。此外,上市條件相對寬松的注冊制使得市場風險也隨之增加,這就要求發行人及中介機構更加自律。
(三)投資者權益的保障維護
科創板的出臺,在具有新特點和引入新制度的同時,在投資者的角度和層面,也帶來許多相應的變化。首先,科創板更加重視和強調企業的創新性和成長性,在企業質量和穩定性方面存在更多的不確定性,企業股價波動也相應較大。其次,注冊制的實行使得企業上市條件更為寬松,市場風險隨之加大。此外,科創板實行嚴格的退市制度,將會使退市企業的數量相應增加。
綜上可見,由于科創板的板塊特性以及注冊制的和嚴格退市制度的實行,其市場投資風險也隨之增加,就此,投資者利益保護將成為科創板運行良好的關鍵。一方面,我們要加強對科創板企業的信息披露和市場監管,提高投資者風險識別能力和理性投資意識。[4]另一方面,對損害投資者權益行為的責任追究機制的建立顯得十分緊要。值得肯定的是,新《證券法》設專章對投資者保護制度作出規定,尤其是投資者保護機構的確立以及包含先行賠付、集體訴訟制度在內的投資者民事賠償權利實現方式的創新,都為投資者權益保護邁出了關鍵一步。[5]
四、結語
科創板是我國證券市場融資服務的進一步健全,也是我國資本市場制度創新的一次重要嘗試。從建立到發展再到完善,科創板前進的每一步都需要相關法律制度的引導、跟進。法律規制保障下穩健運行的科創板,將使我國資本市場更加完善健全,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不斷增強,從而更好地服務于整個資本市場和經濟社會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鄒小芃,胡嘉煒.科創板帶來發展新機遇[J].金融經濟,2019(03):15-17.
[2]管清友,張奧平.科創板的定位、影響及制度預判[J].科技與金融,2018(12):71-74.
[3]陳潔.科創板注冊制的實施機制與風險防范[J].法學,2019(01):148-161.
[4]龐小鳳. 我國證券監管轉型背景下的投資者保護研究[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5.
[5]陳潔. 新證券法投資者保護制度的三大“中國特色”[N]. 中國證券報,2020-03-14(A06).
作者簡介:
耿金龍(1995-),男,漢族,籍貫山西晉城,西北大學法學院2018級經濟法學專業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經濟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