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曦
摘 要 新時期科技展覽館教育功能較為顯著,是豐富人們日常生活的關鍵,已經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本文將圍繞新時期科技館展覽教育活動的重要意義進行闡述,詳細的分析具體的教育活動設計,堅持實事求是的基本原則,旨在為日后研究工作的順利進行奠定基礎。
關鍵詞 新時期;科技館;展覽教育;活動設計
前言
新時期科技館展覽教育活動的重要性較為顯著,通過開展一系列科普活動的形式激發人們的科學興趣,將體驗與互動充分結合在一起,在對教育活動進行設計的過程中,可以將科學表演與科普電影結合在一起,綜合分析,使之適應當前科技館展覽教育活動的實際需要。
1新時期科技館展覽教育活動的重要意義
新時期科技館展覽教育活動的意義較明顯,主要以展覽教育為主,呈現出一定的公益性。同時,科技館展覽的形式具有多樣性,充分結合公眾需求,可以分為常設展覽與短期展覽兩種形式,在實際教育活動進行中,注重激發公眾參與積極性,加強互動與體驗,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激發公眾的科學探究興趣。在對新時期科技館展覽教育活動的目的進行定位時可以發現,主要是以啟迪受眾的科學觀念為核心,將不同形式的科普教育結合在一起,加強科學文化交流,實現文化信息的有效共享。科技館在開展展覽教育活動的環節中,首先需要明確教育的主題,注重與受眾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聚焦社會熱點信息,展現不同形式的科技動態,可以是實驗也可以是講座的形式,以此幫助受眾對科普主題的理解。注重發揮展覽教育活動的基礎性作用,有助于吸引受眾對科技館的關注,也有助于提升受眾對科學知識的理解能力。
2新時期科技館展覽教育活動設計
(1)借助科學表演的優勢。新時期科技館展覽教育活動的設計需要借助科學表演的優勢,在科技館中,開展教育活動的主陣地是展示廳,通過開展相關實驗活動的方式吸引受眾的關注,在設計展覽教育活動的過程中需要充分結合受眾日常生活的實際情況,開展互動性的科學演示,以此調動受眾的探索積極性[1]。第一,突出科學活動的色彩,加強與現實生活進行聯系,充分了解科學普及的重要性,要在開展科技活動的過程中,要保證活動的安全性,在科普內容顯示的過程中,可以發揮創造性思維進行調整,需要考慮到影響科普活動的內部與外部因素,防止對活動的結果造成影響。第二,突出示范功能,科技館展覽教育活動的進行,要對受眾進行精準定位,并將文化交流元素應用其中,注重豐富群眾的教育基礎,在科學表演的過程中,除了要傳播科學文化知識以外還應該對受眾的思維進行引導,為受眾營造創新平臺,大膽表達自身的見解,并在科學實驗過程中進行交流與分享經驗。
(2)開展科學知識講座。隨著現代化科學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科技館在發展的過程中,為了順應新時期發展的需要,將相關的數碼設備應用在展覽教育活動中,并與計算機網絡進行連接,受眾可以隨時隨地的獲取展覽館教育活動信息,在開展科學知識講座的過程中,通過線上講解的方式對科學知識進行傳播,一定程度上為受眾獲取科學知識提供了便利。第一,明確講座目的,可以在講座主題的設計上,以社會上關注的焦點為出發點,主要圍繞科學這一核心主題,可以在活動中設計一些互動的環節,對受眾科學知識掌握程度進行了解。第二,設定講座范圍,科技館展覽教育活動的開展需要掌握好傳播的方式,堅持科學講座“走出去”的發展原則,以互動劇場的形式,通過多媒體轉換社區、學校等畫面對科普進行宣傳,有助于增添科技館展覽教育活動的活力,適應新時期發展的實際需要。
(3)開展流動科技館項目。新時期科技館展覽教育活動的設計需要開展流動科技館項目,注重提升受眾科學素養,逐步加強文化建設活動,并將流動科技館項目深入到學校以及社區中,引導受眾感受科技的魅力,可以通過媒體等多種形式對科技知識進行宣傳,使之順應新時代科技發展的需要。第一,優化科普主題,引導群眾感受科技館的魅力[2]。例如:以“體驗科學”為主題的中國流動科技館走進社區,“流動科技館”設置聲光體驗、電磁探秘、運動旋律等主題展區,其中涉及互動展品,將科學表演、科學實驗及科普影視相結合,為公眾提供互動體驗式的科普服務,一定程度上豐富了社會受眾的科學體驗。第二,優化科普內容,要發揮流動科技館項目的優勢,實現全民參與科普、學習科技、體驗科學的目標。例如:中國流動科技館旨在搭建公眾接觸優質科普資源的平臺,促進公眾科學素質的提升,內容主要涉及科學探測、科學生活、科學實踐,將聲光體驗、運動旋律、機器人表演等因素結合在一起,并積極鼓勵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與,培養愛科學的精神。
(4)借助科普電影來教育。新時期科技館展覽教育活動的設計需要借助科普電影來進行教育,發揮科技場館的優勢,將精彩的科技內容展現在受眾的面前,逐步擴寬受眾的科學視野。第一,合理選擇科普素材,科普電影的素材一般以科學為主,可以以“體驗科學、激發夢想”為主題,為受眾提供科普影片,為了提升科普的效果,配有專業的輔導人員進行講解,并與科學實驗相結合,體現寓教于樂的活動教育原則,激發了受眾“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熱情,做好每場影片前的準備工作,組織開展《科學家電影》主題知識問答活動,傳播科學家精神。第二,感受科技特效,科技館發揮技術優勢,將3D、4D技術應用其中,引導受眾感受真實的科技,真正地融入到科普電影中,身臨其境,豐富自身的情感體驗。以《南海探秘》拍攝紀錄片為例,在科技館中為受眾播放,其中科技館影城中主要包括IMAX立體巨幕影院、IMAX球幕影院、四維影院和太空影院,畫質較為清晰且穩定,具有較強的立體感、懸浮感和沉浸感,景物猶在眼前,與觀眾一同體驗深海探索之旅。
3結束語
新時期科技館展覽教育活動形式具有多樣性,要充分結合當前科技館展覽教育功能的實際情況,注重將科學講座結合在一起,將科技館的教育職能充分展示出來,注重科技館展覽教育內容與教育形式的創新,大力推動文化教育的發展,在科學教育中促進科技館的可持續健康運行。
參考文獻
[1] 葉肖娜,劉偉霞.在科技館弘揚科學家精神的實踐[J].學會,2020, (1):54-59.
[2] 蘭魯光,劉曦東.智慧科技館設計思路初探[J].自然科學博物館研究,2019,4(5):36-4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