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昌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發展,中學英語教學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考中出現的英語聽力口語自動化考試(人機對話)將英語聽力和口語考試合二為一,這個部分的分值有30分,因此也引起了初中英語教師與學生的高度關注。基于此,首先對初中英語口語教學當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列舉與分析,并對如何改善優化初中英語聽力教學提出了策略。
關鍵詞:人機對話;初中英語聽力;教學策略
“人機對話”的方式對初中英語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英語教師不應當在學生即將參加人機對話考試前幾個月時才開始對學生進行聽力口語方面的教育,這樣只能在短時間內提高學生的書面分數,并不能真正提升學生英語的聽說能力。初中英語教師應當盡量從學生入學階段抓起,在平時的教學中加大學生聽力教學的力度,在課堂教學中采用雙語教學方式,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適應英語語境。
一、當前初中英語聽力教學中存有的問題
1.聽力教學中目的性不強
首先,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往往只會注重英語單詞和英語閱讀等方面的學習,且基礎相對薄弱,詞匯量也不足,同時在生活中應用英語的頻率也不高。其次,英語聽力對很多學生而言是個全新的學習內容,學生在課堂上聽到長句、難句或短文時,很難理解、掌握其含義。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聽力訓練時往往會側重于將聽力原文翻譯成中文以方便學生對題意進行理解,迅速完成教學任務,而這一方式對提升學生聽力水平起到的作用甚微。再次,部分教師在學生的聽力訓練中僅為學生播放聽力材料,在學生完成答題后公布答案,沒有為學生就錄音內容進行指導與分析,這也是導致學生聽力水平提升緩慢的原因之一。
2.初中生對聽力本身存在障礙
初中生存在很多聽力問題,這些問題的表現形式各有不同,比如有些學生體現在心理方面,有些則在語言方面,而有些在語法方面。首先,聽力本身就是很多學生在學習英語時較為薄弱的環節,因為初中生的心理素質本身較差,對聽力有很大的壓力,會產生焦慮緊張的心理,這種心理障礙會導致學生難以發揮出自己的真實水平,從而出現惡性循環的情況。其次,很多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也與聽力水平直接掛鉤,學生自身在開口說英語時發音就很不標準,自然在聽英語時無法正確了解聽力材料中的內容,沒有良好的英語口語習慣也是學生聽力不好的原因之一。詞匯量同樣是影響學生聽力水平的重要因素,學生連單詞的含義都不了解,更談不上深入理解聽力內容。最后,很多學生的語法知識欠缺也是影響因素之一,學生在聽力訓練過程中無法了解聽力材料所采用的語法,自然難以準確快速地理解聽到的內容,即使聽懂了材料內的每一個單詞,也無法理解這篇聽力材料的意義,難以做出正確判斷[1]。
二、關于提高聽力教學質量的方法與策略
1.為學生突破心理障礙,營造聽力氛圍
教師首先應當在課堂中主動為學生營造聽力氛圍,這是一種有效實現教學目標的方法。教師在剛開始接觸聽力時可以循序漸進,從簡單的聽力訓練做起,不要讓學生對聽力產生心理壓力,在學生有一定基礎后再采取英語教學的方式為學生帶來英語語言的刺激,讓學生習慣聽英語。
2.多種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首先,英語科目本身較為枯燥,教師可以選擇合適的方式激發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例如可以在課余時間利用純英文視頻為學生展示英美國家的文化習俗等內容,讓學生在開闊眼界的同時養成聽力習慣。其次,可以舉辦“英語歌曲比賽”“美劇片段欣賞”等活動,例如為學生播放經典美劇《生活大爆炸》中幽默有趣的片段,短短幾分鐘時間既能讓學生釋放學習壓力,開懷一笑,又能在純正的美式英語中訓練聽力,多角度提高學生英語聽力水平。
3.選擇合適的聽力材料為學生進行訓練
眾所周知,英語聽力訓練分為泛聽與精聽兩種,在課堂上教師應當采取精聽的方式,結合學生在聽力測試中的實際情況,尋找難度與水平相適宜、內容與課程相結合的聽力材料,同時根據課堂情況對這些聽力材料進行刪減與調整。在課堂中要求學生對這些聽力材料認真聽,反復聽,直到大部分學生都能準確聽懂并掌握材料內容為止,以期達到提升學生捕捉有效信息、迅速掌握材料大意、挖掘材料關鍵詞的能力。同時在課下鼓勵學生自己尋找感興趣的課余內容進行聽力泛聽訓練,以此達到養成聽力習慣的目的[2]。
三、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英語教師想要滿足“人機對話”對學生聽力提出的要求,則應當認識到對學生的聽力培養是一個長期過程,教師在這個過程中主動去探究如何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提升口語能力。在課堂中教師要帶領學生逐步接觸聽力,調動學生的聽力學習積極性,同時鼓勵學生課下養成良好的聽力習慣,讓學生發現并彌補聽力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以此來達到全面提升初中生英語聽力水平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張益鳳.初中英語聽力教學策略探討[J].校園英語,2020(11):237.
[2]劉桂蓉,陳勤苗.指向素養科學應對順勢而為:人機對話測試背景下寧波市初中英語教學的變化與啟示[J].教學月刊,2018:55-57.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