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凱男
摘 要:在科技快速發展的新經濟時代,閱讀成為當下學習的重要途徑之一,從中文閱讀到英語閱讀無一不在充斥著我們的工作生活,但如何在大量文章中進行有效的閱讀,節省閱讀時間,提高閱讀效率,需要進行深入的研究和研討。
關鍵詞:閱讀課;初中英語;有效性
一、初中英語閱讀現狀分析
初中生的學習生活,隨著課時的增多與學習壓力的增大,在每天應對源源不斷的課后作業、課堂課時有限、教師學習進度的加快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下,使得初中生花費在課堂或課外閱讀拓展的時間大大減少,每天只能埋頭在課時作業中苦苦掙扎,在有限的資源和時間里做著重復的事情,使得學生面對學習表現出厭煩、無奈、煩躁等負面情緒,嚴重影響學習效果和學習成績,對學生身心發展起到阻礙作用。
二、英語閱讀有效性缺乏的原因
英語閱讀與中文閱讀有所不同,二者存在諸多差異,使得英語閱讀發展緩慢。
1.語言不通使得閱讀效率不高
漢語是我們的第一語言,在閱讀中文文章時不存在語言不通等問題,大多都能快速而熟練地通讀文章,在生字生詞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基本可以忽略,閱讀文章所消耗的時間相對較少;但是英語對我們來說屬于第二語言,由于語言環境的缺乏和掌握程度不深以及缺乏系統而有效的訓練,絕大多數我們在英語運用方面存在較大困難,能熟練地通讀英文文章的人較少;而中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大多只停留在用于應對考試,在運用和書寫上存在較大困難,熟練讀懂英文文章對絕大多數中學生來說卻是難上加難。
2.學生心態比較浮躁,缺乏耐性
除了語言不通之外,對中學生來說,在英文閱讀中,還存在對語法結構和句式的不理解,英文與中文在句子結構上存在較大差異,閱讀起來就沒有那么流暢,與中文閱讀相比,耗費的時間就會更多,需要學生耐下性子,靜心閱讀,慢慢解決英語文章中出現的生字生詞、陌生短語句式,最后連貫句子,解析品讀文章背后所包含的文化內涵以及深層含義;但同時又很少有學生能做到這一點,現當代的中學生身心發展較快,同時又處在叛逆期,心態比較浮躁,急于求成,導致英語閱讀成果不明顯。
3.功利性和目的性較強
現當代中學生學習英語閱讀更多的是用于應對考試中的“閱讀理解”和“完形填空”等題型,為了拿下高分會選擇在課外選擇輔導班進行針對性的系統性學習,過多強調解題技巧,而忽略平時自身的文化修養,這對英語閱讀來說是一大弊端,僅用于應對考試的學習是比較膚淺的,學習英語閱讀更注重的是自身素養的提高,通過閱讀了解到不同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了解到各國背后的文化理念,看過世界才能更好地了解世界,眼界得到提升之后,才能了解到自己與世界間的差距,不斷促進著自身能力水平的提高。
三、閱讀有效性提升的方法
初中英語閱讀課,對于中學生來說,會顯得比較枯燥,但只要掌握好一定的課堂技巧,調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導他們主動學習探索,閱讀課堂就能更加充滿生機和活力。
1.教師充分備課,創造性使用教材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上好一堂高效的課程,進行充分備課是關鍵,通過備課發現一堂課中所缺乏的內容和要點,發現自身的不足和優勢,揚長避短,使課堂40分鐘“分分有用”;教材是備課關鍵,新課標下的英語教材,存在聽力較難、內容多且部分實用性不大,對此,教師應學會對教材進行詳細的統籌安排,熟悉教材內容之后,去粗取精,結合教學實際和學生的特點及思維水平,對教材進行篩選優化,整理出適合學生的、能在課堂高效實施的教學方案,把教材當成素材,大膽地進行取舍,靈活使用,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減少不必要的時間消耗,優化課堂模式,創新教學方法,更新現存的傳統教學模式,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用新模式帶動新成長,讓學生從枯燥的學習中擺脫出來,發現學習樂趣,主動探究新領域,提高學習效率。
2.因材施教地“備學生”
教師除了進行充分備課之外,還要因材施教地“備學生”,何為“備學生”?即教師應充分了解學生的能力水平和思維方式,對不同能力水平的學生進行劃分,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方案并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要求和方案,充分調動課堂上每一位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參與和融入課堂活動中來。在課堂教學時要做到問題的設疑有層次。
3.背誦記憶是關鍵,答題技巧是輔助
英語學習離不開單詞背誦和短語語法記憶,要想在閱讀課上讀懂文章,詞匯量必不可少。如何讓學生進行高效的記憶,也是閱讀課上必不可少的教學內容。中學生閱讀文章的單詞量大概在200~300個左右,且大多是比較常見的英文單詞和短語,少數的重難點詞匯,在這樣的情況下,做好基礎單詞記憶就顯得尤為重要。
4.不斷創造英語氛圍和語境
在英語課堂上,除了存在教師授課這樣的顯性課堂之外,還存在隱性課堂,例如:教室環境、學習標語等,這些都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學習生活。在校園中見得最多的就是文化標語,教師可以利用文化標語布置教室環境,將名人名言布置成中英文語言并貼在教室中隨處可見的地方,在不知不覺中激勵和影響學生。
四、結語
英語閱讀課堂有效性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對教師教學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提升自身能力、教學素養、課堂組織能力和策劃水平,順應新課程改革標準下的時代潮流,創造性地提出更多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案和策略以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科能力,新時代的教師在這方面任重道遠。
參考文獻:
[1]羅曉杰.英語教學與研究[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
[2]黃遠振.新課程英語教與學[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