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宏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而每一個學困生都應該是被關注的對象,如何轉化學困生是每個教師面臨的問題。學生作為學習對象的主體,在基礎知識、學習興趣、思維品質、能力發展等方面存在差異,導致學習成績呈階梯形分布。本人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實踐,感悟得出其中分層教學、分類推進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談幾點粗淺的認識。
一、實施分層教學的必要性
1.教學對象方面
在一個教學班,學生不可避免地存在差異,有的學生智力發育遲緩,理解知識困難;有的記憶力差,學習跟不上同伴;有的學生由于客觀原因,基礎知識不扎實,影響了他的后期學習;有的學習興趣不夠濃厚,學習不能持之以恒。種種原因勢必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因此分層教學很有必要。
2.教學內容方面
教學內容有難有易,學生掌握知識有快有慢,對學生分層教學是提高效率的關鍵。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教師在講授新知識時,根據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首先在原有基礎上安排難度較小的教學內容,讓班內90%的學生都能掌握,再傳授比較復雜的知識,最終使所有學生對所有學習內容都掌握好、理解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分層教學的優越性
1.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教師面對眾多學生,如果搞“一刀切”,一部分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勢必掉隊。只有實施分層教學,才能考慮到學生的個性差異,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分類推進,最終全面提高。分層教學能大面積促進學困生的轉化,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分層教學立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現狀,有利于所有學生的全面發展
對學困生只要求完成簡單的學習任務;中等生除了完成簡單的學習任務之外,還要有所突破,完成稍有難度的學習任務;優等生要選擇性地完成拔高性的學習任務,實現各個層級的學習目標。只有實施分層教學,學生的潛能才能得到最大化的發展。
3.分層教學是教師提高教學水平的實踐陣地
為了分層教學中策略的實施與目標的達成,教師需要在課堂教學中不斷實踐、不斷創新,豐富了教學手段,從傳統型向經驗型轉變。
三、實施分層教學的具體措施
1.對學生進行分層
具體做法是教者根據平時的觀察,充分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包括智力發展、學習基礎、學習態度、興趣愛好、思維品質等各個方面,同時以階段性考試成績為參考,把他們分為優等生、中等生、學困生。優等生:基礎往往比較扎實,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成績優秀,平時能考85分以上;中等生:基礎良好,探究精神較好,成績基本良好,平時能達到70分左右;學困生:學習興趣不夠濃厚,意識模糊,成績較低。其次,根據學生的意愿和學習水平將他們劃分在不同的學習小組中,每個小組可安排一個優等生、兩個中等生、一個學困生,便于分層教學的實施,當然教師對學生事先說明分層的目的是促進全體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是分類推進的重要措施。
2.教學目標要分層
根據學生的學習現狀和差異,教學目標分為A、B、C三個層次,A類目標要求優秀學生通過自身努力達到,主要是針對優秀生設計的,B類目標要求中等生達到,C類目標要求學困生達到。在教學目標的展示環節,教師要說明通過本節課的努力哪一類學生要達成怎樣的目標,目標要具體化,便于學生帶著目標學習。
3.教學內容的呈現體現分層
教學內容有易有難,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水平,教師在備課時對知識進行分類整合。按照學生的思維水平和認知規律,對基礎知識和重點知識教師先講授,目的是為了照顧中下學生,難點知識和拓展性知識后面講授,目的是為了滿足中上學生的學習需求。
4.課堂練習和課后作業設置要分層
課堂練習和課后作業是檢驗知識掌握情況的重要手段,通過練習題和作業題的解答可以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形成能力。我的做法是根據學生學習能力的大小,在上課前備好作業,一般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為最簡單、最基本的練習,以掌握基礎知識為主,這是所有學生都必須完成的;第二層為例題、教材練習題,重在技能訓練,提高速度;第三層為綜合題或探究性問題,重在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二層要求中等生完成,學困生完成一小部分,第三層要求優等生完成。
5.課后輔導要分層
輔導可以針對每一次檢測后的錯題,也可以針對每一次作業中錯題,也可以是基礎知識的識記和理解的補救等,對學困生進行輔導以錯題為主,他們作業中的錯題道數往往比優等生多一些,錯題反映出他們對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或者缺乏解題技巧。因此,針對不足進行補救,中等生的學習習慣相對較好一些,他們的錯誤之處可以讓優等生通過“兵教兵”來幫扶,優等生遇到的疑難往往是帶有挑戰性的問題,教師要講解思路,做好培優工作。
6.教學評價要分層
教學評價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方式,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評價標準,對學困生,以表揚鼓勵為主,不斷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增強自信;對中等生進行激勵性評價,經常談心,既要指出學習中的不足又要給予好的建議;對優等生要嚴要求,使他們向更高目標邁進。
總之,分層教學是針對學生個性差異,采取“一生一策”的教學方法,體現了因材施教的原則,達到高效轉化的目的,是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策略。
編輯 陳鮮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