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麟
摘 要 20世紀中后期,隨著IT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人類從工業經濟時代跨入了信息經濟時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使社會的經濟環境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并徹底改變社會發展的運行方式。會計信息化是信息經濟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本文從會計信息化的概述及發展現狀入手,對企業會計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相應對策建議,以期引起企業高層管理以及廣大財務人員對會計信息化的重視,并為會計信息化在企業中的實施提供借鑒。
關鍵詞 會計信息化 現狀 實施 對策
一、會計信息化概述
(一)會計信息化的含義
會計信息化的含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會計信息化是從系統工程的角度延伸而來的,是指將電子計算機技術應用于會計實踐的系統工程,包括系統軟件的開發、系統的操作與運行使用、系統的維護與管理。狹義的會計信息化是從計算機應用的角度,指會計軟件應用的具體工作,只包括系統軟件的操作與運行使用。
(二)會計信息系統的發展趨勢
未來的會計信息系統會向網絡化、與管理信息系統相結合、與電子商務相結合、與審計信息系統相結合、會計決策支持系統、人工智能應用在會計領域的方向發展。
(三)實現會計信息化的意義
實現會計信息化,大量的數據計算、分類、存儲工作將由計算機自動完成,不僅可以大大提高會計工作的效率和質量,還可以使財務人員從繁重的財務處理工作中解放出來,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經營管理中,另外通過計算機網絡可以迅速了解各種經濟技術指標,將極大地提高經濟信息的使用價值,為整個企業管理工作的現代化奠定基礎。
(四)會計信息化與會計電算化的關系
會計信息化是在會計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概念的基礎上派生出來的,是未來會計的發展方向。從發展歷程來看,會計電算化是會計信息化的前身,但是兩者的側重點有所不同:會計電算化側重于使用計算機進行會計核算,體現的是會計核算的介質改革;會計信息化則側重于為管理層提供信息,體現的是信息作用于企業管理的思想改革。
(五)會計信息系統與ERP系統的關系
ERP強調企業資源管理,會計信息系統是企業資源管理系統的子系統。ERP系統構建整個企業的中央數據庫,企業經濟活動的數據和信息均存放在中央數據庫中。企業各個部門能夠共享信息,并協調業務活動。在ERP系統中,財務分析和決策的功能得到大大的增強。傳統的會計信息系統保存的僅僅只有會計數據和信息,財務分析局限于會計數據,分析的深度和廣度都受到限制,而ERP系統中的會計信息系統,通過中央數據庫存放企業經濟活動的數據和信息,財務分析和決策人員不僅能夠獲取會計信息,而且能夠獲取業務信息,豐富財務分析報告內容,并可以從管理視角提供分析報告,支持決策。
二、企業會計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高層管理對會計信息化重要性的認識不足
企業會計信息化建設中,高層管理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決定著企業會計信息化建設的總體效果。然而現階段許多高層管理對會計信息化建設并不重視,對其在企業管理中的重要性不了解,沒有改革開拓的決心,沒有不斷進取和對項目勇于承擔責任的精神,這直接影響了企業會計信息化建設的進程。如果管理層認為有必要開展信息化建設,則要制定戰略目標,確定企業建立會計信息系統所期望達到的目標,并與企業發展戰略目標保持一致。
(二)缺乏高素質的會計信息化人才
目前市場上很少有軟件完全符合企業實際需要,而且軟件上線后,企業還需要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以及自身業務調整對系統進行調整。因此,企業如果擁有高素質的信息化人才,就能夠使會計信息化軟件為企業帶來更大的價值和便利。強大的信息化人才團隊不是一兩天就能打造出來的,這需要企業具有比較悠久的歷史和傳承,同時需要企業有強大的培訓系統,才能使新人快速成長為成熟的信息化人才,而且需要具有優秀的管理,才能夠吸引和留住優秀的信息化人才。
(三)網絡安全性有待提升
在云計算環境下搭建企業的管理系統,是未來的大趨勢,而基于云平臺開發的企業管理軟件也將是企業信息化發展的方向,特別是對于管理要求比較高的集團公司,“云中”的企業管理軟件將是最好的選擇。在這樣的大趨勢下,網絡安全問題顯得尤為重要。當前很多企業的會計和管理者對網絡安全的認識不足,授權層級不清晰,安全技術不成熟,導致會計信息化網絡容易受到攻擊。
三、加快企業會計信息化建設的策略建議
(一)以結構化系統開發方法為主
會計信息系統具有數據量大、結構復雜、數據處理方法要求嚴格、會計信息質量要求高、信息系統要求高等特點,計算機環境下的會計信息系統不能單純地模仿和照搬手工系統處理信息的方式,會計應用軟件也不是單項應用程序的相加,其建立比單項應用復雜得多。會計信息系統的開發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應該以結構化系統開發方法為主,其他方法為輔。結構化系統開發方法,也稱結構化方法,是采用自頂向下的方式開發系統的方法。除了結構化系統開發方法外,還有原型化方法、面向對象法等開發方法供企業選擇。
(二)合理選擇自主開發或外購
自行組織開發會計軟件,要求企業擁有一支相對穩定、業務能力較強的IT隊伍,來完成開發、運行以及后期的升級維護等工作,這對大多數企業而言是很難做到的。同時,隨著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和企業管理變革的加快,很多軟件公司應運而生,專門從事會計軟件或管理軟件的生產、銷售和服務,使得企業自行開發軟件所需投入的成本遠遠高于購買商品化軟件的費用。而且大多數專業化軟件公司開發的會計軟件產品既通用,又比較穩定實用。因此,購買成型的商品化通用會計軟件,已成為企業信息系統建設的一種重要方式。
(三)合理選擇滿足企業需要的會計軟件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成型的商品化通用會計軟件基本功能都很相似,只是在功能細節方面各有不同。企業在選購軟件時,首先應注意軟件在細節上能否滿足本企業行業的需求,并判斷軟件在功能的準確性方面是否到位。其次,在軟件系統運行后,企業還需要不斷地調整、增強和完善信息管理系統的功能,這就要求軟件系統的設置要有一定的靈活性、開放性與可擴展性。再次,軟件運行的穩定性體現了軟件的質量和技術水平,決定軟件的運行效果及數據安全,一個軟件從開發到成熟一般需要2~3年,因此企業可以從軟件的開發到投放市場的時間長短,來初步判斷軟件的穩定性。另外軟件的易學易用性,直接影響著人員的培訓工作以及軟件系統的應用效果,也是企業在選購軟件時應該考慮的。最后,企業應盡可能選購對網絡和計算機硬件平臺無特殊要求的通用性應用軟件,同時還要考察軟件開發商的發展前景和售后服務體系。
(四)會計及審計人員應參與系統開發及選擇
會計信息系統用于為企業內部和外部提供會計信息,會計信息的質量直接取決于系統的開發及選擇。因此企業的財會審計人員應參與到整個系統的開發活動中,這樣才能夠使開發人員更加明確企業的需求,并且確保會計信息系統遵循會計準則、財會制度以及相關法律法規,保證會計信息系統留有充分的審計線索。
(五)提高會計業務能力
會計信息化的建設對會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會計應重視自身的長遠發展,培養自身基本素質以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究其原因,一是社會經濟環境日趨復雜,對會計專業人才的要求日益提高。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很多技能性的會計核算工作逐漸由計算機替代,會計工作的重點由核算轉向管理是一種必然的趨勢,這就要求會計從核算型轉向管理型。二是會計規范形式由會計制度轉向會計準則,這也要求會計專業人才具有更強的職業判斷能力、處理復雜業務和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
(六)加強企業各個管理系統的集成
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形成了企業的日常經營活動。在工業經濟時代,企業的財務與業務、管理相分離,財務只是事后核算,無法正確、實時、動態地反映企業的經營活動,無法為管理提供實時、動態的信息,其結果是企業處于信息孤島狀態,各個流程也處于不協調和無效狀態。當人類進入信息社會,信息技術的發展、會計的信息化使得企業有能力運用流程再造思想實時采集生產經營信息,正確反映和核算信息,并提供實時動態、有效的信息,從而保證信息的有效集成,提高企業的運作效率和經營效益,提升企業的競爭能力和市場應變能力。
(七)企業集團會計信息系統的設計應注意統一性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集團日益呈現出資產規模大、資本鏈條長、管理跨度寬、地域分布廣的發展態勢。不同類型企業集團的組建目的、管理和控制的要求不同,導致集團總部與下屬成員會計信息系統的功能結構設計不同。為了考慮整個集團財務管理的特點,在設計整個集團的會計信息系統時,應該統一規范集團與成員單位管理交集的子系統或功能模塊。
(八)提高網絡安全性
首先,企業應建立病毒防范管理制度、使用正版殺毒軟件、及時升級殺毒軟件及病毒庫、建立數據備份制度、對軟件及數據實施必要的保護措施、定期檢測計算機系統、建立實時監測制度等。其次,企業還應建立網絡安全管理制度、實施訪問權限控制、建立系統防火墻、安全地使用個人網絡口令、采取必要數據加密措施等。
四、結語
人類進入信息社會后,信息技術打破了國界、距離與時間的限制,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學習方式,而且改變了企業的經營模式和生存方式,使經營管理和服務變得及時而迅速。當前,會計信息化已經成為現代化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企業只有重視會計信息化建設,才能加強企業管理,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同時會計也應順應時代的發展,加強對自身能力的培養和知識的儲備,成為會計信息化時代需要的專業人才,不被社會淘汰。
(作者單位為上海漕河涇開發區物業管理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張昭.企業會計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研究[J].財經界,2016(35):224.
[2] 冷昕.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的會計信息化建設探討[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版),2017,33(4):95-96.
[3] 周凌宇.企業會計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16(16):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