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甲飛 陳錦華 吳華坤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信息化的普及熱潮,體育教學改革的目光逐漸投向體育課堂與信息技術的雙向融合研究。本文通過結合中學體育與健康課程的特點,運用文獻資料法、案例分析法、經驗總結法等研究方法,通過借助廣東省“雙融雙創”項目下的網絡社區,嘗試構建起中學體育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并以教學課例對翻轉課堂在課前、課中、課后的實施過程進行了詳實構思及介紹,最后對翻轉課堂實施過程中的一些經驗做了反思并給出了建議措施,以期為轉變傳統體育教學方式,促進中學體育教學課程改革提供教學經驗借鑒。
關鍵詞:平臺+教育? 中學體育? 翻轉課堂
中圖分類號:G807.3?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4(a)-0184-02
Abstract: With the popularity of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in China, the focus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form has gradually turned to the two-way integration of sports classroom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y comb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ddle school sports and health courses, this paper uses the literature data method, case analysis method, experience summarization method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to try to build a middle school sports flip classroom by using the online community under the 'Double Integration and Double Innovation' project in Guangdong Province. The teaching mode, and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the flipping classroom in the pre-class, in-class, after-school implementation process was carefully conceived and introduced, and finally reflected some of the experience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flipping classroom and gave suggestions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 promotion of the reform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middle schools.
Key Words: Platform&education Middle school sports; Flip classroom
1? 翻轉課堂模式構建流程
“翻轉課堂”得以有效開展的前提必然是網絡平臺的優化,在整個實施過程中,通過使用虛擬網絡教學平臺為師生間提供了操作上的便利,因此,它離不開一個良好的網絡環境。基于此,教學設計應用于廣東省“雙融雙創”項目下搭建的虛擬網絡社區平臺為載體,教學流程包括課前、課中及課后3個步驟,教師與學生的交流貫穿于教學始終,本文以《足球腳背外側運球》教學設計為例。
1.1 課前環節的構建
課前在網絡社區下,師生間可實現線上實時互動功能,學生可將學習上的問題在指定的評論區留言,這樣一來,通過互聯網社區的線上平臺,師生間便可進行快捷互動,當學生有不懂的問題就可實時做出提問,教師根據不同情況回答每一位學生。然而,“翻轉課堂”是通過網絡空間提前呈現生動精彩的教學課件,新穎的教學方式引起學生對學習的欲望;其次,在學生形成前置效應后,教師這時候只需充當協助的角色,在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中提供一些學習資料,為他們解決學習問題、布置課前作業及監控學習效果。因此,通過體育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有效融合,不僅豐富了課前教學環節,同時也有效降低學生在課中的認知負荷,使得學習過程系統科學(見圖1)。
1.2 課中環節的構建
課中教學環節的主要變化為師生間的角色互換,學生成為教學展示的主體,教師只在一旁做評價引導,課堂教學中留出足夠的時間開展教學活動,學生間共同探討解決新問題,完成動對作技術的理解。例如,在體育教學中,教師通過網絡社區平臺與學生進行交流互動,實時把握他們的學習情況,經過收集、分析反饋信息。然后,根據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及策略集中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及問題。這樣一來,在課堂上老師便可將不同群體的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進行練習加以鞏固,并根據學習情況和學生的表現,實施不同的管理,對于成績好且能夠自覺練習的小組,可以讓其自主練習,對于自覺性和成績較差的小組則應加強監督指導。
1.3 課后環節的構建
1.3.1 課后教學評價
翻轉課堂課后教學評價即教師對學生的課堂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完善課程教學中的不足,并依據評價結果對下次課進行教學設計,學生則總結反思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進一步鞏固課堂知識和技能,例如,在本次《足球腳背外側運球》教學中,教師通過網絡社區發放線上評價標準,學生對照評價標準交出作業后,教師予以打分。這樣一來,體育教師在課后對每一位學生的動作技能學習具體情況都能進行實時監控,然后針對不同學生出現欠缺的技術環節及時在線提出指正意見。
1.3.2 課后教學補救
在學習的后期,學生有時難免會存在知識遺漏的情況,尤其是對于學習過程中成就感不足的學生,教師應在此時精心設計一些教學補救措施,采取適當的教學策略來實施教學補救的行為。補救教學的對象是學生自身,雖然環境因素對于學生知識的掌握也是或多或少有一些積極或者消極的作用,但個體是知識獲取的主動方,其個體自身的認知框架、學習方式、學習風格均會影響集體授課中知識內化的程度。因此,學生對教材知識的理解僅僅靠一節課的時間是不夠的,尤其是對于基礎知識薄弱的學生而言,課后對教材的完全理解需實施一些適合自身情況的教學補救策略加以鞏固。
2? 實現課堂教學的建議措施
2.1 引導學生合理進行課前預習
處于青春期的學生活潑好動、對于各類新穎事物都充滿好奇心,在運用互聯網進行學習時,他們對于網絡空間的使用自控能力較為薄弱,很容易因此而耽誤學習進度。此時,教師應實施一些對學生在網絡空間學習時自控能力的指引。比如:在課前預習時段中指定學習內容的網址及平臺,通過登錄簽到、學習反饋等過程形成學習紀錄,教師根據學習后臺中的記錄予以監督,使其能夠獨立自主合理安排學習時間。
2.2 提升中學體育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
在我國,由于信息技術設備較少利用于傳統中學體育課堂模式,使體育教師的信息素養長期處于提升速度較慢的階段。然而在翻轉課堂模式下,微課視頻的制作、課件的開發、學生線上反饋等教學環節,都需要體育教師熟練掌握互聯網的操作技術,這也要求體育教師不僅要有扎實的專業能力,同時還應兼備信息化的教學能力。因此,學校及相關部門應定時開展教師信息化能力提升的課程、講座及培訓,切實提升新時代下體育教師信息化的教學能力,為中學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改革提供技能保障。
2.3 搭建穩定的虛擬體育教學平臺
目前,我國微課網絡教學平臺種類繁多,如中國微課網、鳳凰微課、傳課網及第九課堂等微課平臺,但這類微課平臺的教學資源鏈接過于繁瑣,專業課程資源分布零散,容易導致學生在課程資源搜索時出現教材版本不一、學習內容多重標準等情況;其次,我國各省份數字資源公共服務平臺雖已加快建設,但其網站的開放僅局限于對應的校園用戶,登錄注冊需要校園賬號管理員的準入,對于廣大體育教師及學生而言開放程度仍顯不足。而翻轉課堂中需要實施作業發布、在線交流、在線測驗、監控督促、在線評價等環節,對于課前、課后等教學環節信息化程度要求較高。因此,我國體育教學課程應建立一個較為穩定的獨立虛擬共享平臺。
3? 結語
在體育教學中實施翻轉課堂,應注重課前、課中、課后教學的有效銜接,教學理念并不是讓學生進行一味的課前自學,而是通過自學讓學生對所要學習的教學內容有一定的掌握,并在自學中產生疑問、發現問題,然后在課堂教學中采用生生互助、師生探討、教師點撥、課堂活動對產生的問題進行解決。另外,翻轉課堂對于網絡環境、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體育教師的綜合能力和素養等要求較高,3個階段緊密相連、互為補充,任一環節出現問題均會影響到體育教學的整體效果。最后,在信息技術教育普及化的發展態勢下,研究翻轉課堂并將其應用于體育教學之中將是一場長期性的摸索,在這場課堂教學探究的試驗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因此,教學改革要敢于直面問題和挑戰,密切關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發展態勢,在體育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問題與改進問題,從而為推進體育教學信息化進程提供教學依據。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關于印發《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的通知(教技(2018)6號)[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804/t20180425_334188.html.
[2] 張力為,毛志雄.體育科學常用心理量表評定手冊[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0:94-98.
[3] 陳安順.體育該如何翻轉——翻轉課堂在大學體育教學中的理論分析[D].江西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