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其蓮
摘? 要:小學生們大多都很喜歡游戲,這是天性使然。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教師可以考慮如何更好地融入游戲教學法,以游戲來讓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習的興趣,使學生愛上語文。筆者認為小學語文教師在運用游戲教學法時應當考慮不同的教學內容,在語文識字教學、語文課文學習以及語文作文教學中分別設計不同的游戲,以期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本文主要就從這三方面來具體展開。
關鍵詞:小學語文;游戲教學;識字教育;課文學習;作文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8877(2020)11-0154-01
游戲教學法對于小學生而言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法,在小學語文教學的各個階段應當得到合理應用,具體表現在識字教學、課文學習以及作文教學中。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充分考慮小學生熱愛游戲,愛玩愛動的特點,充分發揮游戲在小學中的優勢,引領學生在趣味游戲中學習語文、愛上語文。需要說明的是在不同的教學部分,比如,識字教學和作文教學中,應設計不同的游戲活動。
1.將識字教學和游戲有效結合
小學低年級語文的教學基礎就是識字,且其也是所有其他學科的基礎。因此,可以說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對于目前識字教學中教師單一的教學方式,筆者認為我們有必要將游戲適當地融入其中,將識字教學變得游戲化、趣味化,實現寓教于樂,引領學生輕松地走進識字樂園,讓學生將學習從一件單調無趣的事看作一件快樂主動的事。
例如,教學《一去二三里》中的生字時,在引導學生初步認讀后,筆者與小學生們進行了“打地鼠”識字游戲。筆者課前先制作了去、四、五、二、一、三、里、六、七、八、九、十等字卡,之后把這些字卡反著貼到黑板上,讓小學生看不到字卡后是什么字。接著,筆者再為學生講解一定的規則:如果每個人可以喊對地鼠的名字(也就是字卡后面的字),那就是打到了地鼠,相反如果喊錯了,那么地鼠就會溜走。聽完后,學生的注意力立即集中在游戲上,絞盡腦汁地想要打到更多的小地鼠。如此一來,學生可以在這樣的游戲中高效地鞏固自己的識字效果。可以看出,游戲教學法對于識字教學效率的提高十分有效。
2.將課文學習與游戲相結合
針對小學低年級的學生而言,他們是比較純真的,喜歡做游戲。教師需要注意的是,在語文課文學習中單純地講解可能會使學生產生一定的倦怠感,提不起一定的學習興趣。而做游戲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的內容,從而有效地開展學習。但是游戲只是課堂教學的輔助手段,不能為了游戲而游戲,需要讓學生借助一定的游戲來更好地理解課文,提升課文閱讀能力。
例如,在《螳螂捕蟬》一課的識字教學中,因為這一課的名字后面還有十分重要的一部分—黃雀在后,同樣類似地,還有許多這種類型的成語,比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王婆賣瓜自賣自夸,等等。 因此,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的知識,筆者在上課前為學生制作了一些“小驚喜”。 若小學生們可以積極參加課堂活動,那么筆者就會獎勵小學生們一些“驚喜”。課后,小學生打開這些驚喜,就可明白原來“小驚喜”是指的一些成語故事。在語文課堂上,小學生可以通過不同方式獲得“小驚喜”。 這樣,學生對課堂學習充滿熱情并積極參與,有著十分濃厚的學習興趣。而且在課下學生也能夠相互分享自己的成果,將自己的獲得的成語故事講給同學聽。通過這種游戲的方式,很好地帶領學生完成了這篇課文的學習,而且也拓展了學生的語文知識面。
3.將游戲與寫作教學相結合
游戲的使用,改變了枯燥無味的教師布置寫作題目而學生構思寫作,最后教師批改講評的傳統寫作教學模式。有效的游戲既符合學生的喜好天性與認知規律,又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更可以為我們的語文寫作教學注入新的活力。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也應根據學生的學習天性,將多種形式的游戲活動與寫作教學相結合,從而為學生的寫作提供有利的條件和廣闊的空間,喚起學生表達真情實感的欲望。
例如,在踢毽子游戲活動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注意觀察毽子的外形,觀察同學們是如何踢毽子的,其神態和動作如何……這種游戲活動是學生自己親身參與的,他們既熟悉又感興趣,這樣學生就會在作文中言之有物,能夠努力地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或者感受到的都描述出來。而且師生還可以在游戲和寫作活動都結束之后及時地評選出小小觀察家,以此提高活動的實效性,能夠真真切切地體驗到寫作的快樂。
總而言之,游戲教學方法是符合小學生的興趣特點與愛好的,能夠有效地使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得到有效的激發,教師要注意將游戲恰當融入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方法,不斷提高語文識字教學和寫作教學以及學生課文學習的有效性。希望本文關于游戲教學法的探討能夠為廣大小學語文教師提供一定的參考。
參考文獻
[1]張春花.基于游戲的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思考[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09):138
[2]關紅雨.小學語文游戲化教學的現狀分析及開展策略[J].甘肅教育,2019(1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