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摘 要:數學學科有很強的邏輯性,所以,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堅持以生為本,要充分遵循以學定教的基本原則,結合學生的實際狀況,采取科學、有效的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創新能力與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主要介紹以學定教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希望可以全面提升初中數學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以學定教;以生為本;初中數學;教學效率
所謂的以學定教,即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來確定教師的教學模式,并非單純地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開展教學活動,也并非單純地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而是要更加重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教師要堅持以學定教,充分重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重視學生的未來學習與發展。所以,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狀況,采取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全面地提升教學的效率與教學效果。
一、創設合理的問題情境
數學學科具有較強的邏輯性與思維性。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重視對學生探究意識與探究能力的培養,要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自主思考,進行動手實踐。在此過程中,學生可以學習數學知識,掌握數學技能,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培養創造性思維,增強探究能力[1]。例如,在為學生講解“全等三角形”的相關知識時,假如教師直接講解相關知識,學生會覺得十分枯燥、無趣。因此,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制作三角形紙片”的任務。在上課初始,教師要引導學生同桌間進行交流與互動,鼓勵學生結合個人制作的三角形的三個角與三條邊,選出其中的一個或是兩個條件告知同桌。然后,由同桌結合此條件繪畫出與之對應的三角形。接下來,再與個人制作的三角形圖片展開比較分析。通過實踐可以幫助學生簡化認知,準確地把握全等三角形的特征,并且借助自主探究與思考最終找到滿足判定兩個三角形全等的條件(一是SAS;二是SSS;三是AAS;四是ASA),加深學生的印象,促進學生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指導學生合作探究
學生的能力有限,因此在進行自主學習時可能會遇到一定的困難。在此狀況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把全體學生劃分成幾個小組,由小組成員進行共同的討論、共同的分析,共同解決問題。在以學定教模式下,教師要在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的過程中,為學生提供適當的指導與點撥[2]。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問題:七年(三)班共有50名學生報名參加書畫社或者是文學社,已知參加文學社的學生比參加書畫社的學生多6人,同時參加兩個社團的學生有20人,請問參加書畫社的有多少人?在問題提出以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問題的解答方法進行思考與分析,然后再引導學生展開小組討論。由小組針對題目列方程,首先,設參加書畫社的學生有x人,于是就可以獲知參加文學社的人數是(x+6)人。接下來,教師再引導學生展開小組討論,列方程、解方程,解出x的數值,最后得到問題的答案。
三、采用科學的評價模式
在以學定教背景下,為了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水平,教師要指導并且鼓勵學生及時歸納總結所學的知識,準確地把握重難點,而且要對學生開展綜合的、客觀的評價[3],要加強對學生的鼓勵,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提高學生的學習有效性。例如,在為學生講解“二元一次方程”的相關知識時,教師要結合題目的難易程度,鼓勵學生在黑板上做題,而且要用肯定的語句對學生做出評價。這樣一來,不但可以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而且可以發揮良好的引導與鼓勵作用,使學生可以深入地分析、研究題目,進而解決問題。找到學生的不足,并且給予修正,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可以更加客觀、全面地評價自我,為今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總之,初中數學學習對于學生能力的培養、對其未來的學習與發展都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須充分重視初中數學教學。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充分遵循以學定教的基本原則,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思維能力與學習習慣等,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與合作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劉琦.以學定教 因材施教:淺談分層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18(10):27.
[2]焦士匡.以學定教,提升初中數學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探析[J].考試周刊,2019(73):65-66.
[3]周明劍.以學定教,初中數學復習課如何做到“以線串珠”[J].課程教育研究,2018(11):295-296.
注:本文系江蘇省宿遷市教育規劃課題“以學定教培養初中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研究”(課題立項編號:SQ2018GHIX091)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編輯 常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