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紅凱 張燕
摘 要:數學,作為重要的基礎學科,是各種科學探究活動的基石,它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初中數學教學能夠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奠定基礎,對塑造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都有非凡的意義。而創新思維的培養更是當前數學教學中的新趨勢,是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新重點。結合具體事例探索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創新思維培養途徑,探討如何真正地為學生構建起創新思維的橋梁。
關鍵詞:教育學;初中數學;創新思維
創新思維是一個人才不可或缺的要素,創新思維的培養更是初中數學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在課堂教學中應激發學生興趣,鼓勵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數學學習習慣,掌握恰當的數學學習方法。創造性思維、創新能力作為深入學習數學的先決條件,其受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一、借助多媒體引導學生思考
在過去的數學課堂教學中,只能借助板書繪制、模型展示等現實工具進行具象化演示,能夠傳達給學生數學公式背后的現象實屬不易。而現在,借助多媒體工具構建可視化內容,可以更為直觀地向學生傳遞具象化的模型、數據圖,將學生帶入一個更加生動的數學世界。
在大量的課堂教學實踐中,應用多媒體的數學教學方式都深受學生歡迎,精致的具象化模型、有趣的公式推導展示,極大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中的討論、思考與實踐。
通過多媒體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布置借助于多媒體的設計作業與創意展示,發揮學生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與創造性。多媒體工具使得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能夠更為生動、具象、有效地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勤于探討、勇于展示。通過這些生動有趣的教學方式,一方面為學生提供了大量數學立體的數學圖像與推導流程,讓學生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開闊學生的視野與思路;另一方面還可以鼓勵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借助多媒體工具畫圖、建模,展示自己的想法。
二、循循善誘,使用啟發式教學方法
初中的數學定理具有基礎性、簡單性的特點,前后知識邏輯緊密、順暢,推導過程也易于傳授。因此,教師可采取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參與課程講授的數學定理推理。
在啟發式教學中,教師通常可以采用以基礎定理縱向深入推演新的定理,以已學定理橫向推理相似定理,以實際問題啟發學生探究相關數學方法,以某些猜想引導學生進行理論推理等方法。這些方法都擁有極強的互動性,可以大大提升學生的參與程度和創新能力。
在大量的課堂實踐中,啟發式教學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也是很多成功教材所采用的編寫方法之一。“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啟發式教學可以讓學生更深層次地掌握數學原理與數學方法,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背定理”“背題目”的現象。通過啟發式教學,把學生從知識的接收者變成知識的發現者,用一個個推理與發現,讓學生擁有成就感,也更加深刻地理解數學定理,發現數學之美,為學生成為“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的創新型人才奠定基礎。
三、聯系實際,提升樂趣
“學會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這是20世紀流傳的一句俗語,一方面展現了數學的工具性和功利性,但另一方面也生動地揭示了數學與社會生活的緊密聯系性。將數學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經歷相結合,在初中這個年齡段為學生種下敢于探索、勤于思考的種子,能夠極大地促進其創新能力的生長發展。
在課程引入、定理學習、題目訓練中,大量結合實際生活,使用各類與時俱進的、符合生活實際的事例與情景,引導學生主動提出自己的見解與方法,營造民主化的課堂氛圍,刺激學生不斷探尋有獨特性、創新性的解決問題的道路。從而讓學生更直觀地認識數學問題,思考數學定理,將學生帶入數學的海洋。生活化的事例不僅有助于提升課堂樂趣,幫助學生理解定理,還能幫助學生聯系實際,進行舉一反三的創造性思考。
結合生活進行初中數學教學,讓學生將理論運用于生活,促進學生在生活中勇于創新、發現新理論,反過來促進生活中的新技術、新變化的產生。讓學生直觀地看到數學在生活中的巨大作用,激勵他們為未來的美好生活而勤勉學習、勇于創新、服務社會。
總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啟發式教學、構建生活化場景等多種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相信隨著多媒體等現代傳播媒體的發展,以及教學理論的不斷探索,我們會開發出一條越來越科學、越來越為學生和老師所熱愛的初中數學教學模式,教學相長,推陳出新,讓教師更加科學、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工作;讓學生更生動立體地掌握必要的數學知識,開發其質疑能力、獨立思考能力與創新能力,為其日后的學習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有蘭.城鎮初中數學教學體會[J].教育,2020(9):61.
[2]謝麗.運用多媒體教學培養學生的數學創新思維能力[J]. 新課程(下),2012(10):41.
[3]陳先明.運用啟發式教學,培養學生的數學創新能力[J]. 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6):173.
編輯 張俐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