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永峰
摘 要:初中階段在學生發展過程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此時是學生思想價值觀念形成的重要時期,這就使人們對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愈發關注。但班級管理工作十分煩瑣,需要班主任處理學生學習和生活上遇到的各種問題,構建和諧師生關系,正確引導學生的價值觀和思維,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基于此,就初中班主任如何進行有效的班級管理進行探討。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有效性
班級不僅是學校基本的組成部分,也是學生學習和生活的重要場所,班主任作為班級中的“大家長”,發揮著組織者和引導者的重要作用,對學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以往的初中班級管理過于剛性,管理模式也十分單一,不利于學生的健康發展。對此,在當前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必須及時地更新管理理念,為學生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創新管理模式,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為學生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科學規范地進行初中班級管理
在初中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必須要科學規范地開展各項工作。班級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教學目標中的重要環節,對此,班主任首先必須轉變自身的管理理念,打破傳統管理模式的束縛,要以學生的發展為基礎,不僅要關心學生的學習情況,還要關注學生的自身發展,在班級管理中全面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班主任要全面了解學生,注重對學生習慣的培養,并且時刻掌握學生的動態,及時引導學生,這樣才能保證班級管理的效率。其次,班主任還需要建立完善的班級管理制度,充分結合初中生的心理特點,將教學與管理進行有機的結合,避免學生出現抵觸心理。同時,班主任要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制度的制定中,從而使制度能夠得到更好的落實。
二、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和理解
初中生的思想正趨于成熟,部分學生已經產生叛逆心理,此階段的班級管理工作,班主任必須要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與理解,與學生之間構建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這樣才能有效提高班級管理的質量。班主任要真正成為學生的朋友,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的了解,也讓學生了解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內容和意義,從而使學生更加理解班主任,實現班級管理質量的提升。同時,對于一些成績相對較差、缺乏良好習慣的學生,班主任不能挖苦、責罵甚至體罰,因為這樣會呈現出適得其反的效果,并且嚴重地挫傷學生的自尊心。班主任需要私下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學生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并對學生進行循循善誘,幫助學生解決問題,逐漸改進。交流過程中,班主任要注意自己的語氣和態度,使學生處于放松的狀態向班主任表達內心想法。這樣不僅能夠縮短師生間的距離,還能提高班級管理的效率。
三、給學生樹立好的學習典范
在初中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的精力畢竟有限,很難花費大量時間去關注每位學生,對此,班主任可充分借助典范榜樣的作用,帶領學生共同進步。班級中一些學生不僅學習成績良好,同時還積極向上,勤奮刻苦,這些學生都可以成為典范。班主任通過對這些學生進行指導,挖掘其閃光點,彌補其不足,然后將其樹立成班級中的典范,發揮榜樣的作用,其他學生向其學習,進而提高班級管理效率。這樣的方式還能加強學生之間的聯系,更好地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引發其共鳴。此外,還能有效地減輕班主任的工作壓力,使班主任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其他班級管理工作上,保證各項工作都能有條不紊地進行。
四、融合德育理念
在當前素質教育背景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是每個班主任的重要任務。其中,德育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這就需要初中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有效地融合德育,真正做到“立德樹人”,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為此,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可積極開展各項德育活動,使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逐漸形成德育意識。比如,班主任可借助每周的班會開展德育,設計相應的主題活動,為學生出示生活中的實際案例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討論。班主任還可以組織學生走出校園,到社區、公園、廣場等地進行公益活動,觀察社會中存在的不良行為等,這樣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還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德育素養。
五、結語
總之,班級管理不僅是一項煩瑣的工作,更是一門藝術,對此,初中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時,必須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創新和完善班級管理模式,為學生營造良好的班風班貌,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并將德育融入管理工作中,從而潛移默化地樹立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李靜.芻議初中班主任工作的柔性管理模式[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3):76.
[2]李成強.初中班主任如何進行有效的班級管理[J].中國農村教育,2019(9):77.
[3]許莉.淺談初中班主任如何進行有效的班級管理[J].赤子(上中旬),2016(1):220.
編輯 陳鮮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