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分析信息化背景下課堂試卷講評的發展,闡述在課堂試卷講評中將互聯網與閱卷平臺結合的運用方法,主要講解該環境下教師試卷講評常用的幾個功能,并對該試卷講評方法進行反思,以期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試卷講評 互聯網 閱卷平臺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0)42-0063-02
試卷講評是對學生考試情況的總結,通過講評找出學生在學習方面的不足,找到學生學習的薄弱點,對提升學生成績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有助于教師更準確地把握學生的學科學習情況,便于教師在日后教學中做出適當調整,有針對性地制訂教學方案。
隨著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現在幾乎所有的教室都安裝網絡接口,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創建信息化課堂,使教學得到更大的拓展。試題講評是課堂教學中的一部分,也可以利用信息化課堂來進行講評。目前,學校的學科教師已經可以通過互聯網和閱卷平臺采用信息化課堂形式進行試卷講評,這種試卷講評的效率較傳統方式要高,效果也較好,它使教師講解得更直觀,針對性更強,更能直接地反映試題答題情況,也更方便展示錯誤和優秀卷,讓學生一目了然。
一、信息技術在課堂試卷講評中的應用發展
(一)傳統試卷講評的不足之處。傳統的試卷講評方式是教師在黑板上逐題講解試題內容,學生拿著自己的答題卡對照教師講解內容進行查缺補漏。這種方式容易形成按部就班地一路講到底、輕重難分的現象。筆者發現,一些教師在試卷講評的過程中,由于時間關系沒有了解學生需求,往往對錯誤較多的題精講,對錯誤較低的題一帶而過,容易遺漏部分學生需要教師講解的知識點。
在傳統方式下,教師要想把握考試試題的總體情況就需要分析全套試題的各題難度、學生的答題情況和學生易出錯的情況,并統計各種參數,對這些參數進行分析和對比,因此花的時間多、工作量大,教師也無法高效地分析和對比教師所教學的幾個班級及學生個體的具體情況。而這些工作也只是教學中的一小部分,不能占用過多的課余時間,更不能占用太多的課堂時間,因此無法使講評具有強的針對性和高的效率。
(二)信息化對課堂試卷講評帶來的變化。在課堂教學中引入信息化技術,使教師能夠利用更先進的手段提升課堂試卷講評效率和效果。例如,在信息化課堂環境下可以通過投影將教師提前做好的有關試題解答的課件或者紙質試卷放在大屏幕中展示,這種在課件或者投影的試題上講明解題步驟、解題思路的方式,減少板書,與傳統的教師需要完全板書的講評方式相比,講評效率高很多。此外,通過投影屏幕展示優秀答題卷,讓學生可以看到優秀答題例子;或者投影錯誤的例子,讓學生分析錯誤的原因。利用這種方式讓學生直接對比,能較好較快地找到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將網絡技術應用于課堂試卷講評的優勢。雖然信息技術在課堂的使用能讓試卷講評的效率及效果有所提升,但是由于沒有和互聯網結合,只是通過投影電腦屏幕進行試卷展示,用輔助軟件里的手寫功能對具體題目加以點評。這種方式雖然較之前傳統方式更為直觀,更具吸引力,但是展示的內容有限,講評效率依然有待提升,尤其在展示數據分析方面需要教師提前做大量的準備,工作量大。例如,對學生在每道題目中的具體答題的情況,如正確、錯誤情況進行分析時,還是需要大量的講解時間和手寫時間。又比如,利用投影技術,只能單純地展示班級分數的電子表格等數字信息,無法進行直觀的數據分析,不能讓學生更直接地了解答題情況。
時代在不斷發展,隨著互聯網的廣泛傳播,將網絡技術應用于課堂教學是大趨勢。在教室里將教學電腦接入互聯網,可實現網絡化教學,便于教師在課堂中使用互聯網資源輔助教學。在試卷講評方面,教師使用互聯網上豐富的資源和閱卷平臺,將兩者進行結合,可以極大地提升試卷講評效率,使講評更有針對性,更能吸引學生。
二、互聯網與閱卷平臺相結合的課堂試卷講評模式的應用
互聯網與適合的平臺相結合才能產生更好的效果,為此學校經過比較選擇使用了一款教學平臺,該平臺是教育大型數據的應用平臺。運用電腦、手機可通過平臺進行閱卷、對成績進行分析和管理、調取數據、分類查詢。比如說,教師可以方便地調取學生成績,分析學生的考試情況等信息,且不受地點和時間的限制,也可以隨時查看學生其他學科的考試信息,以便更好地了解學生的總體情況,了解學生的各學科成績。
這個平臺中的試卷講評功能是教師在考后常使用的一大功能。教師在課堂上通過互聯網登錄閱卷平臺地址后就可打開平臺操作系統,系統上每個科任老師賬號內都有對應的班級以及每次考試的情況分析,點擊打開后即可進入試卷講評頁面。系統詳細地顯示每個題目的平均分,教師由此能精確地判斷哪些是簡單題、易錯題、偏難題。在平臺支持下,教師能更好地把握試卷中的優秀答案與典型錯誤,能方便地調取學生優秀的解答卷,比如,寫得好的英語的作文、語文的作文,以及數學中的優秀解答例子、物理中的優秀作圖等,在分析中展示;調取典型錯誤,以便教師進行重點講解和提醒學生注意,或有針對性地加強學生的考試薄弱點,進行重點訓練。在試卷講評中,教師通常將互聯網與閱卷平臺相結合應用如下。
(一)利用得分率展示功能讓學生明確自己答題的情況。得分率是反映學生知識點學習效果的一個重要參考。平臺以不同的顏色顯示不同的題目的得分率,低于 0.45 的用紅色顯示,介于 0.45—0.75 的用橙色顯示,大于 0.75 的用綠色顯示,整套試卷的試題得分率一目了然。綠色顯示的題號答對的學生數最多,顯示橙色的題號答對的學生數次之,顯示紅色的題號答對的學生數最少。各項參數在平臺上顯示清晰明了,教師利用該功能能準確地把握考試中學生對各知識點的掌握程度,也能讓學生直觀地了解自己的優勢和薄弱的部分。教師在講評時展示得分率,就能讓學生第一時間了解班級的答題情況、自己的答題情況,了解自己處于什么位置,更好地了解自己。
(二)利用每道題對應的界面數據精準講解。平臺具有按題分析功能,連接網絡后打開界面,就能看到班上的講評界面,界面上每題都有精確的數據分析。每題的界面上都顯示答對人數、答錯人數、平均分、正確答案、答題詳情。比如,客觀題,教師可以清楚地看到每個選項的選答百分比、各個選項的選答人數。進一步點擊還可以看到各選項的學生姓名,看到某道題的年級得分率,了解整個年級這一題的答題情況,這個功能有力地幫助教師精準講評題目。教師可以利用界面上的各種數據更充分、深入、精準地講解題目,加深學生的印象,提高學生的糾錯能力和鞏固知識的能力。
(三)利用平臺直接展示主觀題中的優秀答案。在試卷講評中,教師常用主觀題的優秀答案作為例子,展示給學生看,以便引起共鳴,提升學生的答題能力。教師可利用平臺中的試卷講評功能,點擊主觀題的“展開解析”設置中的“查看優秀答案”選項打開學生的優秀答案,方便地以優秀答卷為例進行講解,并讓學生共享,使學生參照優秀答案,并從中對比和反思自己,找到自己的不足。該功能能讓教師在講解優秀答案時便捷地調取案例,更高效直觀地與學生進行交流、分享。
(四)利用“查看薄弱點”功能幫助學生查缺補漏。平臺的“查看薄弱點”選項可以幫助教師分析、查詢試卷各題情況、試卷考點情況,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答題的錯誤情況,使用其中的“鞏固后提升”選項直接進入題庫,對薄弱題目再次進行組卷答題。利用“鞏固后提升”可通過平臺展示與錯題類似的題目,在課堂上讓學生及時反思、總結、改進。教師可根據需要在此基礎上通過平臺直接對此種題型進行組卷,迅速進行課堂測試,或者有針對性地將易錯題型組卷,便于日后的測驗。
利用同界面下的“班級考點”可同步展示教材的考點信息,讓考試題目對應教材的考點,以便教師和學生對照參考。教師可以利用該功能了解學生對考點的掌握情況,為精準教學提供依據。學生可以利用該功能方便地查看自己本次考試中考得好和考不好的知識點是哪些,便于考后加強薄弱環節內容的學習。
在試卷講評課堂上,教師利用互聯網和教育平臺能方便地提取平臺里的各項數據、圖例等,幫助教師把握學生在考試中暴露的問題,便于制訂明確的教學目標,使重點更加明確,更好地進行分層講解,提高試卷講評的質量和效率,以便課后能更好地優化課堂教學。
三、互聯網與閱卷平臺相結合的課堂試卷講評模式的教學反思
互聯網與考試平臺結合能較好地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但是,任何先進的教學手段和方法都需要磨合,需要教師花費一定的時間去學習和掌握。如果教師操作不熟練,那么就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去操作平臺,影響備課等教學工作?;蛘哒f,平臺功能再怎么強大,如果教師不能熟練地操作平臺,那么這些功能都無法發揮作用,更不能幫助教師很好地將技術與教學內容和方法進行融合,不能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同時,我們也要知道,雖然互聯網與考試平臺的結合能夠帶來教學的便利,但是需要教師客觀、理性地分析并合理使用。在教學中,教師都不能過度地依賴某一種教學手段,只有合理使用,才能發揮其優勢。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要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不能為了使用信息化教學方法而把所有的課堂教學設計套牢在這個框架內。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在信息化和互聯網結合這一方式下,如果遇到硬件或者網絡出現問題時,那么將無法開展信息化教學。教師如果對這一手段過于依賴而沒有教學預案,那么就會造成教學中斷,造成教學事故。
總之,教師將互聯網與閱卷平臺結合,可以更便捷地查看每次考試的卷面,并進行分析,使試卷講評更全面、準確,更有針對性。但是,教師要合理利用,才能充分發揮其優勢,真正實現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沈 萍.基于大數據的數學試卷講評課教學策略[J].新校園(中旬刊),2018(11).
[2]胡皓云.“互聯網+”背景下高效物理試卷講評課堂模式構建[J].物理教學探討,2016(9).
【作者簡介】李鴻程,中學一級教師,現就職于南寧市第二十六中學,研究方向為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
(責編 盧建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