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雷鋒精神是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著的革命精神,它指引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投入到為祖國奉獻、為人民服務的工作中。高校大學生是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高校承擔著對大學生進行雷鋒精神培育工作的重任。文章在界定雷鋒精神內涵的基礎上,分析高校雷鋒精神培育的當代價值,指出高校雷鋒精神培育普遍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提出促進高校雷鋒精神培育工作的對策。
關鍵詞:雷鋒精神;高校;存在問題及對策
2018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雷鋒精神的發祥地——撫順考察時指出:“雷鋒是時代的楷模,雷鋒精神是永恒的。”這說明,時代發展到了今天,雷鋒精神不僅沒有過時,反而隨著社會實踐得到了更好的發展和豐富。
一、雷鋒精神的內涵
雷鋒精神產生于20世紀50年代末,當時正值新中國剛剛成立的時期。雷鋒精神是對雷鋒同志的先進事跡的凝練和概括。隨著時代的發展,雷鋒精神也不斷地豐富著,但論其本質而言,雷鋒精神的內涵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事業的愛國主義精神;舍己為人的奉獻精神;公而忘私的敬業精神;不斷探索的鉆研精神。
二、高校雷鋒精神培育的當代價值
(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
雷鋒精神培育是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題中應有之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包含多種形式,比如: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通過網絡新媒體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宣傳工作等。通過各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達到培養大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目的。而雷鋒精神是通過雷鋒同志的實際行動凝練出的,這些具體的事跡往往更加能觸動大學生,促進大學生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內容,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不夠“接地氣”的現象,老師們不是照本宣科,就是一味說教,導致了學生們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排斥和抵觸,可見,將雷鋒精神培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過雷鋒精神感召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是必然的,對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極大地促進作用。
(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必然要求
雷鋒精神的愛國、奉獻、敬業、鉆研等內涵都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校大學生是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身上肩負著推進祖國事業發展的重任,因此,通過雷鋒精神的培育提升高校大學生的道德品質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必然要求。
雷鋒同志熱愛祖國,全心全意為祖國的事業奮斗,將祖國視為自己的“母親”,正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愛國”的體現;他對待工作兢兢業業,從來不敢懈怠,也詮釋了“敬業”;雷鋒對他人的無私奉獻,對同志甚至陌生人的關懷和幫助,也正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友善”一詞所倡導的。
(三)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
教育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而雷鋒精神以其在實踐中不斷發展的內涵,給大學生指引了方向。首先,雷鋒精神可以培育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受文化多元化的影響和外來文化的沖擊,很多大學生的理想信念被蠱惑,他們的政治立場不夠堅定,甚至影響到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雷鋒精神的培育為大學生樹立了具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榜樣;其次,雷鋒精神能夠幫助大學生擁有崇高的道德品質。高校不僅要傳授學生專業領域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大學生的道德品質,這樣,才能讓大學生成為一個真正的“人”;最后,雷鋒精神可以提升大學生刻苦鉆研的學習精神。作為一名大學生,只有努力學習專業知識和本領,將來才能為祖國的事業做出貢獻。雷鋒教會大學生什么是“釘子精神”,要在學習中刻苦鉆研,努力造就本領,擠出時間抓緊學習,并對知識有孜孜不倦的渴望。
三、高校雷鋒精神培育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雷鋒精神培育理念相對陳舊
目前高校雷鋒精神培育普遍流于形式,一年之中可能只有雷鋒精神紀念日才會開展相關活動,而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忽略了雷鋒精神教育。這主要是由于高校對雷鋒精神培育的重視程度不夠,不能根據大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進行教育。而雷鋒精神是隨著社會實踐和時代發展不斷延伸其內涵的,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雷鋒精神都呈現出了不同的主題,給大學生帶來不同的啟示,這就更需要高校及時更新雷鋒精神培育的觀念、內容和方式。在雷鋒精神培育的過程中,高校往往更注重無私奉獻精神的培育,而忽略了其他精神的培育,這也是因為高校雷鋒精神培育理念陳舊,不能與時俱進的結果。
(二)雷鋒精神培育內容缺少針對性
當前大學生對于雷鋒精神的認同感普遍較低,主要是因為雷鋒精神培育內容缺少針對性。高校大學生的個性和觀念受經濟發展、文化多元化甚至信息傳播方式的影響較深,很多大學生呈現出理想信念缺失、推崇利己主義的觀念。然而高校的雷鋒精神培育并沒有針對學生呈現出的個性特點開展工作,高校雷鋒精神培育工作沒有針對大學生成長的各個時期進行教育活動。各個年紀的大學生呈現出的特點是不同的,比如大一年級的同學還處于逐漸適應學校環境的階段,雷鋒精神培育的側重點就應該是培養學生愛國、愛校、愛集體的理想信念,并教會學生日常生活要勤儉節約、互相幫助;大二大三學生主要精力應集中于專業學習,對他們的教育應該集中于刻苦學習,不斷鉆研的“釘子精神”,學會鍥而不舍;而大四學生面臨畢業就業,對他們的教育應該側重干一行愛一行,要愛崗敬業,為祖國事業無私奉獻。
(三)雷鋒精神培育過程過于形式化
雖然高校會開展各種形式的學雷鋒活動,但就其影響力和實效性而言收效甚微,主要是對于雷鋒精神培育工作得過且過,熱衷“面子工程”,沒有腳踏實地真抓實干。如果在開展雷鋒精神培育的過程中,沒有讓大學生參與到活動策劃、活動開展中,就不能讓大學生切實感受到雷鋒精神的內涵。因此,雷鋒精神培育過程過于形式化、培訓內容表面化、培訓活動不注重落實都是高校雷鋒精神培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四、加強高校雷鋒精神培育的對策
(一)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的主渠道作用
高校雷鋒精神培育必須抓住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這個主渠道,才能達到效果。首先,要針對大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時代要求,開展雷鋒精神培育,提高雷鋒精神培育的針對性。其次,要根據時代的特點開展雷鋒精神培育,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主題,雷鋒精神的內涵也是不斷發展的,因此,要與時俱進開展雷鋒精神培育。教師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上創新教育方式,比如拋棄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改成互動式教學,通過播放雷鋒或新時代英雄模范的影片、視頻,或通過參觀等形式進行雷鋒精神培育。
(二)構建雷鋒精神培育的長效機制
很多高校只在雷鋒活動月才掀起學雷鋒的熱潮,而平時卻很少開展學雷鋒活動。因此,必須構建雷鋒精神培育的長效機制,形成常態化工作。首先,可以建立志愿服務的操行評定機制,充分發揮第二課堂的作用,引導學生多多參與志愿服務活動;其次,可以建立科學的輿論導向機制,不論是傳統的校刊校報、廣播新聞,還是新興的網絡直播,都大力宣傳并引導學習雷鋒精神;最后,發揮激勵機制的正向引導功能,樹立正面典型,讓其發揮模范示范作用,激勵大學生向他們學習。
(三)利用網絡新媒體,加強雷鋒精神宣傳工作
隨著網絡與新媒體的發展,大學生獲取信息的途徑越來越多,高校雷鋒精神培育也應該在傳統媒體宣傳方式的基礎上,拓展雷鋒精神宣傳的新渠道。利用校園網絡、直播平臺對學生進行雷鋒精神的宣講,營造一個良好的輿論氛圍,促進學生的成長成才。加強網絡輿論的引導和監督,拿出重要版面、重要時段、重要頻道,報道雷鋒精神的相關內容。
(四)發揮教育合力的作用,推動雷鋒精神培育
高校雷鋒精神培育不能僅憑借高校的一己之力,更應該發揮教育合力的作用。首先,要讓大學生發揮學習雷鋒精神的主觀能動性,增強雷鋒精神的認同感,產生學習雷鋒精神的主觀意愿。自主探究雷鋒精神的閃光點,促進自我發展。其次,發揮家庭的輔助作用,為學生學習雷鋒精神創設良好的家庭氛圍,家庭教育的熏陶作用,對學生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家庭教育要和學校同向而行,家長要端正自身的價值觀和行為,從而教育子女養成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參考文獻
[1] 楊冉.大學生雷鋒精神培育及存在的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
[2] 金秀蘭.雷鋒精神引領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研究[J].沈陽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06).
[3] 賈慧.雷鋒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9(06).
作者簡介:趙麗琨,女,碩士研究生,沈陽工學院藝術與傳媒學院輔導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