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源
摘 要:新課標的提出確立學生為教學主體,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就要做出教學轉變,重視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知識理解的引導和素養的培養。其中情景教學是非常有效的一種方式,但是在農村環境下,教學方法的應用需要進行創新,以符合農村教學環境,提高情景教學的效果,也讓學生能夠從中獲得綜合性的提升。本文介紹了新課改下農村小學數學情景教學創新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創新的策略,希望能夠提高教學質量,推動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的發展。
關鍵詞:新課標;農村小學數學;情景教學;創新
情景教學是構建情景,以真實的體會和認知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理解,能夠有效提高自主學習的興趣和探究的意識。在新課標的背景下,情景教學的開展較為普遍,特別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中,情景教學能夠讓新課標得以落實,并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小學數學中的情景教學以抽象知識的直觀呈現為主,而在當前的社會背景下,教學實踐的開展多是以多媒體的虛擬展示為主,內容也呈現多元化,促進了小學生數學知識的有效理解認識。
1 新課標下農村小學數學情景教學創新的必要性
雖然情景教學能夠有效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效果,但是其實踐應用需要與學生的具體學習需要相結合,以保證教學效果。這是新課標下必須要落實的教育理念[1]。但是在目前的農村小學中,部分教師存在硬性落實的情況,將情景教學的內容原封不動的引入到自己的教學中,沒有考慮到農村環境和學生認知的特點,造成農村小學生對于情景的感受不深,只收到了興趣的激發,但是沒有情景中知識的體會和思維的延伸,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不利于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提升。鑒于此,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情景教學就要做出創新,以學生為主體,以農村環境為資源,以核心素養為方向,讓情景教學能夠符合農村小學生的自主學習需要,實現數學興趣、能力、素養的全面培養。
2 新課標下農村小學數學情景教學創新的策略
新課標讓農村小學數學教學有了巨大的改變,學生成為主體,核心素養培養成為核心目標,教學要以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為基礎,所以在情景教學的創新上也要與農村環境結合,與學生知識理解結合,與實踐探究結合,與核心素養結合,讓創新解決實際問題,完善情景教學的有效應用。
2.1 結合農村環境構建情景
情景的構建就是讓學生能夠有所體會,如果在情景構建中脫離了學生的認知,特別是與小學生的生活有較大差別,就會讓農村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陷入迷茫,情景失去效果,還影響了教學的效率。因此,教學方法的創新先要在內容上做出改變,以農村環境為基礎,構建學生熟悉的有感受的情景,這樣就能保證興趣的激發和知識理解上的引導。例如,在低段的“加減法”教學中,教師就可以提出“家里有多少只雞?多少只鴨?”的問題,讓學生的注意力能夠放到課堂中,而且真實的感受到數字加減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使抽象的數學加減法能夠在情景中得以呈現,幫助學生有效理解。結合農村環境來構建情景需要注意知識的體現,把握學生在每個年級時的不同想法認識,以確保情景可以實現思維認識上的引導,提高學生對于情景中的數學知識認識。
2.2 把握情景作用設置問題
情景教學的開展是一個整體的教學過程,不是單一性的情景激發,所以教師要利用好學生在情景中的體會和認識,組織理論知識的總結和應用,從而完成有效學習。在以往的教學中,都是在情景后進行例題講解,而在新課標下需要讓學生去做探究學習,但是農村學生普遍性的學習方法不足[2]。所以在課堂中的情景教學需要進行問題設置,并進行形式上的創新,讓學生之間討論情景內容,解決情景下的問題,從而實現高效教學,也教授學生數學學習的方法。例如,在“種樹”的應用題教學中,教師就可以構建一個種玉米的情景,讓學生能夠根據實際生活記憶認識分段距離中分割和距離的關系,并且在情景中設置能夠種多少顆玉米的問題,組織學生合作討論,完成其中的邏輯分析,而在學生合作學習之后則設計關于生活情景的問題讓學生去做知識應用解決,以此促使學生做知識應用,也讓其能夠在情景教學中完成知識的有效理解認識。
2.3 增加現實教學情景應用
農村小學的周邊有著豐富的生活資源,這是城市教學無法比擬的優勢,所以在情景教學開展中就要增加現實教學情景的應用,讓學生以生活情景為依據做有效的自主學習。比如關于土地面積,學校到家的長度距離,校園周邊的農田形狀等,這些都可以作為教學情景讓學生去分析,從中總結出數學知識內容。而且,現實教學情景的應用創新可以讓學生在基礎階段就能對數學模型素養有所體會,能夠在腦海中構建相應的數學關系,這對于解題思維的發展和未來的學習都有較大的幫助。
2.4 加強滲透數學核心素養
農村小學數學情景教學的創新還要加強核心素養,這是新課標的核心內容。核心素養滲透情景教學的方法上,主要讓學生可以從情景中感受到素養的應用,在探究學習過程中完成素養的形成[3]。教師可以針對學生在情景中的思維活躍性構建討論課堂,讓學生將情景感受和數學認知闡述出來,從而強化情景教學的作用,之后再組織相互之間提問和驗證,營造一個共生的教學環境,學生也就能在情景教學中逐漸獲取知識,建立核心素養。例如,在《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教學中,教師就鼓勵學生表達自己對于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然后讓學生結合生活情景說明圖形,共同去尋找生活中的長方形,最后進行理論知識的總結歸納。在此課堂教學中學生的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據分析、直觀想象等核心素養都能得以建立。
結論:總而言之,農村小學數學教學要落實生本理念,對情景教學的有效創新可以讓學生得到更多的數學知識體會,掌握數學知識的應用探究方法和思路,建立良好的數學認知和思想方法,能夠推動新課標的落實,并且讓學生想學、能學。但是在創新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以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作為創新的核心,將創新的理論策略做實踐驗證,從而使情景教學能夠得到完善,符合學生的需要,提高農村小學數學的教學效果,也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 張家珍.淺談情境教學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學周刊,2020(09):81-82.
[2] 丁小軍.核心素養下農村小學數學高年級情境教學的策略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20(03):153-154.
[3] 張大明.農村小學數學課堂創設與利用情境教學策略的研究[J].學周刊,2019(3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