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京姬
1 來訪者背景資料
王某:男,現年16歲,九年一班學生。他是一個聰明、固執、不善言談的人,常表現為沉默,對周圍的事物一概采取漠然的態度:經常愣神;偶爾有惹他不順意的事情發生,他會大動肝火,不顧一切進行反擊,是班級中老師和同學都不敢輕易驚動的“怪人”。
2 來訪者自述
他在小學和中學一年級的成績都比較優秀,最近一年來自己感到以前的上進心、榮譽感一掃而光,對學習感到索然無味,經常覺得周圍的人對自己不夠友善,于是常常心煩,常有打人的念頭。一年來學會了抽煙,時常曠課在家上網玩游戲。自己知道這一段時間做了一個中學生不該做的事,但是又沒有辦法改變自己。
附:該同學的錯誤做法
(1)有一次在廁所吸煙,被學校領導發現,自己不深刻承認錯誤。
(2)有一次在班級喝酒,給全體同學帶來極為不好的影響,自己卻醉得神志不清。
(3)有一次因為同學叫醒他的小睡,突然間用拳頭將黑板打碎。
3 原因分析
3.1 個人因素
他有聰慧的頭腦和孤傲的個性,一直是班級的佼佼者,優越感非常強,從沒品嘗過失敗的苦果。但是在一次考試中成績明顯下降,自己無法原諒自己,常常回憶老師失望的眼神、同學揶揄的話語,自尊心受到強烈的傷害。這是學生缺乏抵抗挫折能力極差的不健康心理表現之一,因為從沒經受過這種打擊,一旦發生這種事件后沒有心理準備,不知如何面對現實。
3.2 家庭因素
他父親游手好閑,又常年酗酒,家庭暴力事件經常發生,一年前父母離異,讓他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來,母親走后很少有人過問他的學習和思想狀況。不良的家庭環境導致不健全的人格品質的形成,這個同學就是長期生活在一個畸形的家庭環境中,使他形成了又孤傲又自卑的性格,暴力傾向形成也就很正常了。
3.3 學校因素
學校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場所,更是學生學習做人的陣地,當學生情緒發生變化時,我們應及時發現、及時提醒,這樣才能防患于未然,一旦形成一定后果后再去究原因、想對策,是很難挽救局面的。
4 輔導過程
4.1 “傾聽”是最好的安慰
本著真誠、尊重和理解的原則,鼓勵他積極地渲泄心中的不良情緒,在放松的心情中開放自我,只要傾聽他的故事,不用過多的指導,不用過多的安慰,一個理解的眼神,一個關懷的動作,便可以贏得他的信任,讓他感到放松、感到溫暖。之后,再鼓勵他面對困難,勇于戰勝自己,這樣才能進行下一步的輔導過程。
4.2 “表揚”是最好的“批評”
不直接與其錯誤做法和情緒相沖突,有意保護他的自尊心,選擇個別交談時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說服教育,捕捉其錯誤做法中的可利用點,打開缺口之后再正面教育,例如:針對他“打黑板”一事,可以先在他體內的“暴發力”上做文章,表揚他的做事堅決果斷態度,如果正確發揮,說不定會有成效,當看到他面有慚色時,再加以正確引導,效果非常好。
4.3 “利用”是最好的信任
只是口頭說相信他能改過自新,會顯得蒼白無力,給他機會,充分發揮他的才能,在該“利用”時“利用”他,這是對他最好的信任,也是心理輔導的有效方法:因為他為人聰明、嗓音好,就在“五四”文藝演出中讓他擔任領唱的角色;因為他具有獨立性強的個性,則讓他代表班級完成校領導交給的重任……羅森塔爾的“期待效應”表明,老師和同學拿出誠摯之心,對他有良好的“期待”,被期待的學生必然會發出喜悅、樂觀、奮發圖強、積極向上的情緒。
4.4 “參與”是最好的關懷
為了克服他的自卑心理,除了經常與他聊天外,最好的方法是牽著他參與學校活動,在活動中,表現出對他的理解、關懷,從而達到心理輔導的目的。經常有意識地安排他與班級學習好的女同學進行研討、游戲,引導他正確欣賞異性的才能,逐漸消除他對異性的渴望,從而關懷他養成一視同仁、落落大方的處人態度;科任老師上課時,有意提問與其相關的問題,讓他主動坦白自己的真實感受,從而關懷他的心里變化,正確引導他形成健全的價格品質。
4.5 “讀書”是最好的熏陶
引導他讀一些偉人科學家成就事跡的書刊,開闊他的視野,使他明白只有胸懷寬廣,能夠虛心接受他人意見的人才能成就偉大的事業,引導他注意力集中到學習上,啟發、誘導走出心理誤區。
5 輔導效果、反思
(1)隨著學習的適應,同學們的密切交往,學習態度的改變,他的心情越來越好,學習勁頭越來越足,學習成績直線上升。心情逐漸平靜下來的他,不再敵視一切,不再覺得孤獨,進取心、責任心逐漸加強。
在“青春的宣言”主題班會上,他說“過去的一年里,我像一個掉進泥潭的孩子,不能自拔,不僅不愛學習,還喝酒、抽煙、打架……如今,覺得周圍人是那么親切,生活是那么美好,這種美妙的感覺真是久違了……我要抓住這種感覺不斷向前,向前!”
(2)他的案例警示所有從事青少年教育的人不僅要時刻關注學生學識的成長,更應將目光放在他們人格的成長上,健全的人格是和諧社會文明進步的根本,孩子身上出現問題時一定要早發現、早解決、細致周到地工作,將學生的不良習氣消滅在萌芽中。反之,一旦形成一定規模,再去解決真是太難了!
吉林省教育科學規劃“基礎教育研究+中學生心理健康輔導方法的研究+GH18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