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勇 黃佳馨
摘要:作為幼兒園課程要素來源以及實施課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條件,優質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直接關系著幼兒園教學效果的優劣和教學效率的高低。柏合幼兒園從本園課程理念入手,在“悅讀幸福生活閱享美好生命”辦園理念的指引下,該園充分挖掘現有的教育資源,從幼兒園環境、教師、家長及社區等四方面進行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從而提升教師專業能力。
關鍵詞:課程資源;幼兒教師;專業能力
課程資源是指課程設計、編制、實施和評價等整個課程發展過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資源的綜合。我們從本園課程理念入手,對園內、園外各人力、物力資源進行有效開發和利用,經歷一段時間的實踐與反思,現對我園課程資源的開發途徑進行經驗性梳理。
一、明確園所課程理念,打造幸福、美好的園所環境
在“悅讀幸福生活閱享美好生命”辦園理念的指引下,我園充分挖掘現有的教育資源,進行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打造體系化的課程實施方案,建立開放的墻壁文化、樓道文化以及富有特色的閱覽文化,并開展豐富的閱讀活動及優質的親子閱讀,以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充足的閱讀素材、豐富的閱讀環境和溫馨的閱讀氛圍,幫助幼兒建立一個閱讀與發展共生的環境,促進幼兒、教師、家長和社區的多方合作及互動。
二、充分調動教師的主觀能動性,讓幼兒成為課程的主人
作為課程實施的組織者和促進者,課程的開發者和研究者,教師自身就是最豐富的課程資源之一,其思維方式、心理素質、價值觀念、專業知識和技能、教育思想和倫理、教育潛能、飽含生命力的生活經驗與人生體驗等重要的隱性資源,都是課程資源的一部分。
(一)站在兒童的角度認識課程內容,寓教于樂
幼兒園課程的實施并不是按部就班地將既定計劃轉變為現實的過程,教師應該根據具體情境的需要和兒童的現場反應來調整“預成”的計劃,增強趣味性,以兒童的視角來組織活動。黃老師在執教數學活動《認識整點》時,發現有些孩子在認識指針方面還存在困難,部分孩子將時針說成了短針,將分針說成了長針,還有些孩子沒辦法將長針、短針與分針、時針對應起來。于是黃老師想,要采用哪種游戲活動才能讓孩子認識并準確說出時針、分針和秒針呢?黃老師不斷地撥弄著時鐘,看著時針、分針、秒針隨著手指的撥動而轉動,突然靈光一閃,它們不是正在玩賽跑游戲嗎?于是,黃老師生成了一個活動《認識時針、分針和秒針》,讓幼兒觀察鐘表,發現三個針在做“你追我趕”的賽跑游戲,跑得慢的是又短又胖的時針,跑得快的是細細的秒針,跑在中間的是又長又壯的分針。這樣,黃老師便通過一個有趣的游戲將幼兒已有經驗的短針、長針和規范名稱時針、分針做了連接,幼兒不僅樂于向別人分享這是幾點整,還能說出為什么。
(二)將學前教育融入生活,實現一日生活皆教育
黃老師在中班主題《走進紙王國》一個集教活動“紙的再生活動”中發現孩子對紙有著濃厚興趣,尤其對于造紙過程中的諸多環節存在許多思考和疑問,如“紙為什么沒有完全打碎?”“不同工具打出的紙漿是怎樣呢?”等。于是黃老師從一個集體活動延伸到區域活動,以幼兒真實的興趣和困惑為中心,鼓勵幼兒發現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
(三)傾聽幼兒的聲音,留心幼兒的需求,讓幼兒成為課程的主人
幼兒不僅是課程的接受者,也是課程的設計者,并為課程的實施提供支持。如果有幼兒對星空感興趣,渴望了解關于它的信息,教師就應該根據實際情況,提供各種各樣的活動來滿足幼兒認識星空的需要。只要教師仔細觀察、耐心傾聽、合理開發,就能使幼兒成為課程的主人。秋日里簌簌下落的樹葉吸引了幼兒,于是黃老師在幼兒興趣的基礎上創設《秋天》這一主題。在此之前,幼兒已經在生活中知道了多種樹葉的形狀、顏色、大小的區別,這次,教師通過開展收集、觀察、分類、繪畫樹葉等一系列活動,幫助幼兒獲得關于樹葉的新經驗,如哪些是常綠樹、哪些是落葉樹、樹葉的秘密有多少、樹葉對于樹的重要性、樹葉為什么不一樣等等,將多領域、多學科的知識整合到一個主題范圍內,通過幼兒自發性的探究活動來獲取新經驗。
三、充分利用家庭、社會及自然環境等各項資源,激發幼兒的自主性學習
(一)充分利用四季的顯著特征和易于開展游戲的自然條件,自然生成多種體驗式游戲活動。在遠足、觀察、比賽等多種游戲活動中帶領幼兒到山坡、地頭、樹林尋找、感受,讓幼兒在觀賞中學會發現和欣賞美景,并在感受自然的過程中豐富詞匯、練習初步的表達。
(二)有效利用地區人文資源,加深幼兒與社區的接觸、互動,激發幼兒自主地運用語言學習和認識社會,并在學習和認識社會的過程中提高語言理解能力和運用能力。這些寶貴的本地教育資源不僅賦予了我們語言教育教學形式與策略以新的內容,還促進幼兒在其他領域的發展。
(三)幼兒家長從事著各自不同的職業,有著廣泛的興趣愛好;不同的職業帶有其自身的專業性和特殊性,不同的興趣愛好也蘊含著無窮無盡的話題。于是,我園積極開發家長資源,結合不同家長的職業開展“各種各樣的職業”的主題活動,除此之外,我園還將社區作為課程實施的載體,帶幼兒深入社區參觀、觀察、探究、開展活動,讓幼兒在真實情景中學習。
四、經驗與收獲
只有更高的教師專業水平,才能激發更優質的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只有貼近幼兒生活經驗的課程才是有價值的課程,也應是課程開發利用的關注點。
參考文獻:
[1]段兆兵.課程資源的內涵與有效開發[J].課程·教材·教法,2003(3).
(責編張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