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彩榮 豆文龍 劉筱 陳都琪
摘 要:工作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競爭日益激烈,人們開始不斷注重工作與生活平衡問題,油田特殊的工作性質讓這一問題更加突出,幫助員工緩解和解決這一問題,即是企業利益衡量的需要,更是國有企業社會責任感的體現。通過對于目前員工幫扶問題的分析和研究,提出較為完善的員工幫扶體現建設方式,可以更好地促進企業發展和責任擔當。
關鍵詞:油田;幫扶;體系建設
隨著社會工作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競爭日益激烈,人們開始十分關注“工作與生活平衡”問題,即如何處理工作和生活的時間支配,或者說是關于優先次序和價值觀的問題。很多單位開始意識到員工“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對單位發展的重要性,這關系到企業的“投入與產出”,“產出”是幫助員工做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能夠提高生產力,促進企業發展,“投入”是指為員工創造“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的條件,是一種非物質激勵。
于此而言,油田工作性質更為特殊,由于工作地域性的原因,工作和生活被完全分割在兩個地區,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工作和家庭難以兼顧,工作和生活嚴重失衡,尤其體現在家里有留守老人及子女、家庭成員患有大病、重病等情況,單位幫助員工解決后顧之憂,不僅僅體現在企業“投入與產出”的利益衡量,還必須考慮國有企業的性質所應該擔負的社會責任。
1 實施現狀
以作業區為單位,針對員工居住集中的地區(如目前主要針對銀川燕鴿湖基地),由個別人員牽頭,輪休在銀川員工組成志愿者隊伍,以慰問的形式對員工家屬進行探訪,解決存在的一些問題。
1.1 幫扶對象
幫扶的對象主要包括作業區在冊員工家住銀川的留守老人及子女,作業區孤寡老人、遺屬及特困戶員工,家庭成員因患大病、重病,或遭遇意外事故,家庭實際生活支出低于低保標準的員工家庭,工傷及患病員工,在崗患有心理及身體疾病的員工等。
1.2 幫扶方式
救助方式主要為銀川駐地員工家庭建立檔案,信息卡,便于長期幫扶救助,為困難員工建立困難員工檔案卡,為其申請救助基金,對于患有長病重病的、家庭實際生活支出低于低保標準的員工除申請救助基金外,定期組織人員探望,因工傷殘疾或死亡的職工定期組織人員對其家屬進行慰問,幫助,積極教育引導廣大青年志愿者,以各生產單元現有的微信群為基礎,構建信息網,形成全區聯動模式,第一時間收集員工訴求。同時,建立愛心卡發放到各位家人的手中,確保信息渠道的暢通,員工家中有突發事故不能及時回家處理的,由在銀川的志愿者做出相應的救助。
1.3 參加人員
利用換班表,將志愿服務人員進行備案,銀川辦事處主要擔負員工在困難無助時的幫助,帶領在家輪休員工幫助困難員工,并在需要幫助的對象和志愿者中間調劑,以達到幫和需要幫的平衡和保質保量,保證每月集中開展一次,特殊情況的隨時開展。
2 存在問題
目前實施的員工幫扶活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受到員工的好評和認可,但不可否認,因為存在一定客觀條件的影響,致使其在解決員工后顧之憂中作用并不明顯,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由于地域性的原因,目前活動只針對銀川燕鴿湖片,此地區員工約占作業區總量的四分之一,因為志愿團隊工作時間等原因,也僅能對于存在困難較為突出的家庭予以關注,進而導致惠及員工數量的減少。
幫扶活動是在固定的時間點來完成的,這就導致幫扶連續性較差。比如家中存在癱瘓老人或孩子教育等問題,這類幫扶必然需要較為持續的進行,僅僅是月度周期的方式無法見到效果,就目前情況來講,前線員工對于孩子教育的問題尤為重視,甚至出現員工放棄崗位陪伴孩子學習的情況。
幫扶形式較為單一,就目前幫扶而言,其側重點依然在于慰問,臨時性解決一些家庭當即的問題,就目前而言,活動志愿者來到家中幫忙料理家務,做飯,送去一些慰問品等方式,就慰問而言固然可以,但就解決員工家庭困境卻只是杯水車薪,難以為繼。
無論是幫扶活動的領導組織者,還是活動的參與者,都是利用輪休時間參與到活動中去的,人員的不固定包括人員數量的不固定和人員時間的差異性,對活動的安排和實施也帶來一定的困難,加之屬于志愿性質,人員的幫扶能力也是參差不齊的,缺少較為專業的一些技能和知識。
3 體系建設建議與思考
要實現解決員工后顧之憂的問題,形成較為完善的體系是保障效果突出的必要方式,綜合解決機構組織、活動開展連續性以及資金注入的問題是必須的。
3.1 機構組織
活動的開展非常依賴于組織機構,而組織機構的建立又很大程度取決于活動惠及的員工范圍,以廠為單位,便可建立較為完備的組織機構,如果僅以作業區為單位,則需要較為簡單的機構,但無論是那種,組織機構在活動的籌備和開展中擔任著中樞指揮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組織機構較為合理的組建方式,前線設立為機構中心,整體統籌,后方員工集聚地設立常駐固定人員負責,臨時人員參與的方式。其中臨時人員應該分為三類,主體為員工輪休時的志愿者,臨時外顧家政公司人員和聘任一小部分較為專業人員。并且對于志愿者中較為積極并且表現突出的,進行一定程度的專業護理知識培新,重點是醫療技能和知識的培訓,不斷長期的實施從而提升服務水平和效果。
如目前作業區人員較為集中的分布為銀川、慶陽和西安,而其中條件最為成熟的為銀川,員工居住最為集中,可以派固定人員常駐,統一協調和組織活動開展,而像慶陽和西安片員工居住較為分散,可以形成和家政公司合作的方式進行,指派臨時負責人員進行事宜的溝通協調,我們進一步假設,如果放在全廠范圍內,人員分散的問題就會不存在,因為每個片區在員工數量上都形成了高密度的集聚。
3.2 連續性的問題
在存在固定組織者的前提下,解決具體連續性的問題,比如孩子的教育,可以有兩種選擇,一是確實存在能夠教育學習的員工,不僅掌握一定層次的知識,重點是具有教導孩子的能力,二是直接聘用較為專業的教師來完成孩子的集體輔導,形成較為定期的輔導時間,孩子的教育不僅僅體現在知識的學習上面,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對于孩子人生觀和精神品質的培養。有了較為固定的組織者,可以結合掌握和求助的信息,將活動的時間固定的排列下來,由于志愿者的不確定性,需要和家政公司有所聯系,解決志愿者不足情況下活動的正常開展。
3.3 資金注入
上面提到好幾項的建議均涉及資金,所以資金來源和監管將是存在的一個問題,我們僅僅討論資金來源的方式。資金的來源可以從三個方面著手,員工募捐、工會申請和公益基金支助。在全體員工中進行募捐,募捐不能僅僅是臨時性的,應該設立長期的募捐地點;又作業區工會向廠工會申請,或者是廠層面向油田公司工會申請等;目前社會上存在很多公益基金會,我們將我們的宗旨和舉動向公益基金提出申請,獲得它們的支助。
4 結束語
解決員工在前線工作的后顧之憂,盡量實現員工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事關企業的發展和企業的社會責任。以較為完善的體現建設為中心,形成員工志愿積極參與、外雇社會專業人員相結合的方式來持續有效開展員工幫扶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