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毅



[摘要]目的 探討需要層次論下的心理護理對肺癌放療患者自我效能、心理韌性的影響。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肺癌放療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護理方法不同將其分為干預組(n=45)和常規組(n=35)。干預組采用需要層次論指導心理護理,常規組采用常規心理護理。比較兩組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心理韌性量表(CD-RISC)、紐卡斯爾護理服務滿意度量表(NSNA)評分。結果 干預3個月后,干預組GSES、CD-RISC評分高于常規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NSNA的5個維度(護士對自己的關注度、護士可交往性、專業知識儲備、護理可及性及護理效率)評分高于常規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將需要層次論指導的心理護理用于肺癌放療患者,對患者的自我效能、心理韌性均有積極影響,可提高其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關鍵詞]需要層次論;心理護理;肺癌放療;自我效能;心理韌性
[中圖分類號] R473.73?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4721(2020)4(a)-0218-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based on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 on self-efficacy and resilience of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undergoing radiotherapy.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80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undergoing radiotherapy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February 2018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intervention group (n=45) and the routine group (n=35).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given psychological nursing based on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 while the routine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psychological nursing. Scores of the 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GSES), the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CD-RISC) and the Newcastle nursing service satisfaction scale (NSNA) scor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3 months of intervention, scores of GSES and CD-RISC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routine group (P<0.05). The scores of five dimensions (nurses′ attention to themselves, nurses′ accessibility, professional knowledge reserves, care accessibility and care efficiency) of NSNA were also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routine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based on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 on self-efficacy and resilience of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undergoing radiotherapy can enhance patients′ self-confidence and coping ability while facing problems, and improve their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services.
[Key words]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 Psychological nursing; Radiotherapy for lung cancer; Self-efficacy; Resilience
放射治療是使用各種放射線治療局部腫瘤的一種方法,其聯合手術治療、化療已成為治療癌癥的主要方案,可增加手術治療、化療的效果,并顯著降低腫瘤復發與轉移的風險。目前,放療已被廣泛應用于治療各種類型的肺癌患者[1-2],但其副作用大、不良反應多,而導致患者出現各種負面情緒如抑郁、癌因性疲乏等,引入積極心理品質有助于患者康復。需要層次理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提出,其結合臨床護理應用于各類患者已有較多相關報道,崔翱等[3-4]研究表明能顯著改善患者抑郁、焦慮狀態,提高生活質量。本研究在肺癌放療患者中展開以需要層次論指導的心理護理,觀察其對自我效能、心理韌性、對護理工作滿意度的影響,以期為臨床護理提供指導性意見,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肺癌放療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護理方法不同分為干預組(n=45)和常規組(n=35)。兩組的性別比例、年齡、病理分型、文化程度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表1)。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肺癌的診斷標準[5];②放射治療方案一致;③年齡≥20歲;④預計生存時間>3個月;⑤患者治療、護理依從性好,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①溝通障礙,如失聰、失語等;②合并其他生理和(或)精神疾病者;③禁忌證或相對禁忌放射治療。
1.2 方法
常規組給予常規心理護理,即建立護患溝通平臺、聆聽患者的感受、生活中給予指導和關心等,護理持續3個月。
干預組采用需要層次理論指導的心理護理,將肺癌放療患者劃分為3個時期,即放療前期、放療時期、放療后期,根據患者不同時期的不同需要,給予針對性護理。①第1期(放療前期):患者此時身體、精神狀況較佳,生存意識強,對醫護人員依賴,此階段需要滿足是安全、情感與歸屬的需要。熱情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務,介紹放射治療目的及過程,講解放射治療前及治療中的注意事項,減輕患者對未知治療的不安感;提前告知放射治療可能產生的不良反應,通過介紹已痊愈病友的情況來減輕患者恐懼感;鼓勵患者向醫務人員及家屬表達自己的需求。②第2期(放療時期):放射治療毒副作用大,隨著療程進展,患者會出現惡心、嘔吐、厭食等常見不良反應,少數會出現發熱、貧血、出血等。此階段患者身體的疼痛逐日增加,負面情緒加重,少數患者對治療失去信心,對未來抱持消極態度,需要滿足是生理需要及安全需要。針對患者的各種不良反應給予生命支持,最大程度減輕其身體的病痛,可緩解心理壓力;幫助患者對疾病及治療過程樹立正確認知;疏解患者負面情緒,同家屬一起給予精神支持。③第3期(放療后期):隨著治療過程的結束,放療帶來的身體不適會慢慢減輕至消失,患者重拾對生活的信心,此時需要是安全、情感與歸屬的需要。患者完成治療給予祝賀與肯定;對飲食、呼吸鍛煉、藥物等方面進行指導,約定隨訪日期;鼓勵患者積極融入生活。護理持續3個月。
1.3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比較兩組護理前后自我效能、心理韌性及對護理的滿意度。①自我效能采用中文版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GSES)[6]評估,采用李克特(Likert)4級評分法(1、2、3、4分分別代表完全不正確、有點正確、多數正確、完全正確),得分愈高,代表自我效能感愈好,則個體遇到困難、挫折時自信心愈強。②心理韌性采用中文版心理韌性量表(Connor 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CD-RISC)[7]評估,采用Likert 4級評分法(1、2、3、4分分別代表從不、很少、有時、經常、幾乎總是),得分愈高,代表心理韌性愈好,則心理彈性或應對危機的能力愈強。③患者對護理滿意度采用紐卡斯爾護理服務滿意度量表(Newcastle nursing service satisfaction scale,NSNA)[8]評估,測評內容主要包括護士對自己的關注度、護士可交往性、專業知識儲備、護理可及性及護理效率5個維度,由患者結合自身感受與護士護理效果進行打分,每個維度用Likert 5級評分法(5、4、3、2、1分分別代表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非常不滿意),得分越高,提示滿意度越高。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干預前后GSES、CD-RISC評分的比較
干預前,兩組GSES、CD-RISC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GSES、CD-RISC評分高于干預前,干預組GSES、CD-RISC評分高于常規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2.2兩組NSNA評分的比較
3討論
肺癌屬于負性生活事件,已給患者帶來嚴重心理創傷,后續的放射治療也會帶來不同程度的軀體不適如疼痛、疲乏、食欲減退等,這些都會加重患者的負性心理,受社會-心理-生物機制影響,心理因素中的積極心理品質如心理彈性、自我效能等可促進患者心理健康,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進而提高患者生活質量[9-10]。
自我效能是主觀推測自我面對挫折或困難時的行為,當人在承受病痛、壓力時往往持消極態度,無法克服困難,即自我效能較低[11]。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組自我效能感量表評分高于常規組(P<0.05),與楊杰等[12]研究結果一致,提示需要層次理論指導的心理護理能顯著增強肺癌放療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分析原因,考慮原因為學習需求層次理論可及時了解肺癌患者的生理需要,通過減輕患者身體上的病痛來緩解其心理壓力;通過介紹已痊愈病友的情況使肺癌患者被動接受成功經驗,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其主觀消極感受;醫務人員及家屬的支持,也能增強其戰勝癌癥的信心,有利于配合完成完整的化療療程。
心理韌性是指個體面對問題或危機的心理彈性,良好的心理韌性有助于患者接受患病的現實,并主動尋求治療,向外界尋求幫助與支持[13]。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組心理韌性度量表評分高于常規組(P<0.05),與趙倩倩等[14]研究結果一致,提示需要層次理論指導的心理護理能顯著改善患者肺癌放療患者的心理韌性。分析原因,考慮原因為需求層次理論要求護理人員及時了解肺癌患者的心理變化,并給予相應的心理干預,避免了肺癌患者持續處于消極狀態,通過鼓勵患者表達需求、鼓勵家屬給予精神支持也有利于肺癌患者維持堅韌、自強、樂觀的心性,對其痊愈有正面積極作用。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組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評分更高(P<0.05),提示肺癌放療患者對需要層次理論指導的心理護理工作更為滿意,張海燕等[15]也得出一致研究。分析原因,考慮為通過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指導,護理人員可明確了解患者的需求,護理工作目標性更強,激發了護理人員工作的積極性,有利于提高護理服務質量;患者需求被及時滿足使其感到被重視,因此更依賴醫護人員,促進了醫患關系良性發展;及時、有效的心理干預可幫助患者減輕不安、恐懼、抑郁等情緒,因此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也更高。
綜上所述,需求層次理論下的心理護理對肺癌放療患者自我效能、心理韌性均有積極影響,還可提高護理工作滿意度,有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孫世昌,張云,岳金波.小細胞肺癌放射治療進展[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7,24(13):939-944.
[2]王春梅,高艷麗,尹麗霞.非小細胞肺癌放射治療研究進展[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7,24(10):720-724.
[3]崔翱,林容旭,張寶月,等.結合需要層次理論的護理干預在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海南醫學,2016, 27(3):506-509.
[4]羅清月,郭廷婷.以馬斯洛需要層次論為指導的心理護理對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優質護理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17,14(22):177-180.
[5]趙威,李恩有,劉珊珊,等.肺癌診斷方法的比較與研究進展[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6,16(9):1766-1768.
[6]李寧,王玉玲,宋海楠,等.新入職護士一般自我效能感與焦慮抑郁狀況調查及分析[J].解放軍醫學院學報,2017, 38(6):545-547.
[7]雷陽,張靜平.中文版Connor-Davidson心理彈性量表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信效度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6,19(10):1188-1193.
[8]林雯雯,葉成富.后鞏膜加固術治療病理性近視術后院內感染的控制及護理[J].中華全科醫學,2017,15(5):893-895.
[9]任曉梅.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對老年肺癌放化療患者心理狀態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河北醫藥,2018,40(12):153-155.
[10]王紅愛,楊榮,劉文菊,等.現代醫學模式下肺癌患者生活質量及影響因素研究進展[J].齊魯護理雜志,2015,21(21):57-61.
[11]肖艷,何麗,黃少妹,等.肺癌患者自我效能感及心理狀況對創傷后應激障礙發生的影響[J].河北醫藥,2018,40(3):428-430.
[12]楊杰,谷寅煜,宋秀巖,等.結構式心理干預對肺癌患者術前自我效能感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4,49(20):2518-2520.
[13]周莉,杜彥玲,李慧英,等.個體化心理干預對心臟手術患者術后心理韌性及應對方式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4,20(36):4574-4576.
[14]趙倩倩,楊智慧,米雪,等.肺癌患者自我效能、社會支持、應對方式與心理韌性的結構方程模型[J].重慶醫學,2017,46(30):4310-4312.
[15]張海燕,居海艷,奚廣軍.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應用于老年腦卒中患者中的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8, 34(14):1060-1064.
(收稿日期:2019-09-11? 本文編輯:崔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