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聯網背景下,社會對于新時代的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教育也為了適應新時代的發展開始構建全新的教育目標,并開始在此基礎上摸索教育教學改革的路徑,高校鋼琴教學也不例外。本文對互聯網背景下高校鋼琴教學改革的相關文獻進行了梳理,以期對當下高校鋼琴教學的改革探索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互聯網;高校鋼琴教學改革;文獻綜述
【中圖分類號】J6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06-0184-01
【本文著錄格式】張帆.互聯網背景下高校鋼琴教學改革的相關文獻綜述[J].北方音樂,2020,03(06):184,212.
我國關于互聯網背景下的高校鋼琴教學改革方面的研究起步于2017年,距今僅幾年時間,起步時間比較晚,目前相關研究也比較少。歸納起來,相關研究者圍繞互聯網技術的改革作用和改革對策進行了探討,其中改革對策是主要的研究方向和目標。
一、互聯網技術對于高校鋼琴教學改革作用的文獻綜述
關于互聯網技術對于高校鋼琴教學的改革作用的研究,董文鑫(2018)對互聯網技術的應用能夠在高校鋼琴教學改革起到的作用進行了歸納。他指出,利用互聯網技術,第一,能夠有效拉近師生距離,這樣就能夠構建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第二,能夠利用微課等新的教學方法來促進高校鋼琴教學方法的革新,提升教學效率;第三,能夠進一步整合多方教學資源,將課堂教學延伸到課外,使學生能夠很好地進行自主學習,打破時空的限制,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學習;第四,不僅學生能夠借助互聯網技術和網絡教學資源來提升自己,教師自身也可以借助網絡資源來實現自我提升,學校也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和資源,加強師資建設;第五,能夠讓學生通過直播的方式表演鋼琴演奏,或者讓學生自己錄制相關視頻,這些方式既豐富了學生的實踐活動,又提升了學生的表演意識和表現能力[1];張婷婷(2018)專門以改革作用為視角,完成了《互聯網思維在高校鋼琴教學中的作用》這篇論文,文章中指出,應用互聯網思維來開展教學改革是非常必要的,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拓寬鋼琴教學資源、豐富鋼琴教學模式、豐富學生的學習方法[2]。
二、互聯網背景下高校鋼琴教學改革對策的文獻綜述
在進行改革對策的研究中,研究者首先都肯定了利用互聯網技術和互聯網思維進行教學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此基礎上,有些研究者則從互聯網思維和技術的優勢出發,對改革對策進行了探討;有些研究者則是從傳統教學模式的劣勢出發,來探究相關改革對策;還有些研究者先對傳統教學模式和互聯網時代的教學模式進行了對比,再探討相關改革對策。
(一)從互聯網思維和技術的優勢出發
佟麗(2017)對互聯網背景下的主要教學模式的類型、優勢進行了概述,指出當下主要的應用的教學模式是微課、慕課等,而這些教學模式也可以很好地融入在高校鋼琴教學中,將互聯網教學模式融入到高校鋼琴教學中,基于此再進行教學改革,能夠拓寬學生的音樂視野、提供更好的學習交流平臺、提升教學效率、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力。佟麗提出了開展遠程在線輔導的教學對策,并指出要很好地實現這一點需要轉變教師觀念、加強學生自主探究、加強教師信息化培訓[3]。
(二)從傳統教學模式的劣勢出發
苑韻和徐暢(2017)首先概述了傳統高校鋼琴教學存在的不足,并指出“互聯網+”時代帶來了很多優勢條件,如果借助這些優勢條件可以很好地彌補不足之處,使得教學能夠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如果能夠很好地利用網絡資源,也能夠很好地提升教學的趣味性。然而,想要很好地將”互聯網+”時代帶來的優勢條件利用起來,則需要高校鋼琴教師能夠具有較高的信息化水平,能夠為學生甄別出優質的網絡資源,并將這些優質資源體系化,而不是讓學生接受低效的碎片化的學習[4];劉欽(2019)的研究思路非常清晰且直觀,他首先分析了傳統高校鋼琴教學模式的問題和弊端,指出單一化的教學模式不能夠滿足現代教育的需求,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此基礎上,他提出了利用互聯網技術創設教學情境、革新教學方式、豐富實踐活動等對策建議[5];黃一朋(2019)指出互聯網時代是一個全新的時代,各行各業都在發生變化,而高校教育也要與時俱進,利用先進技術來改革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在這樣的背景鋪陳下,他分析了互聯網環境下高校鋼琴教學的應用理念以及其應該具備的主要特征,并在此基礎上歸納了目前高校鋼琴教學存在的不足與問題,最后結合相關應用理念,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利用多媒體教學與社交軟件、借助“微課”等網絡平臺、整合網絡資源等對策和方法,指出這些對策和方法能夠提高學生課堂集中度、加強師生互動、促進理論與實踐的結合[6];張婷婷(2019)基于互聯網時代的背景,從國際化發展的視角對高校鋼琴教學的改革和發展進行了探討。張婷婷指出,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現代先進技術為高校鋼琴教育的國際化發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技術支持;在分析了互聯網推動作用的基礎上,張婷婷結合高校鋼琴教育的國際化趨勢,探究了相關對策路徑。相對于其他的研究,張婷婷的研究視角更加新穎。總體來說,與我國相比,西方鋼琴教育體系更加完善,借助互聯網相關技術促進我國高校鋼琴教育的國際化發展,也是一條提升教育教學水平的有效路徑[7]。楊會章(2019)也從當前教學問題出發,提出了打造教學平臺的改革優化對策[8]。
(三)從傳統課堂與互聯網對比的視角出發
楊倩(2019)從教學流程、師生角色、課堂時空界限的角度,對傳統課堂與互聯網教學模式進行了對比,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教學內容視頻化、教學方式多元化等教學改革對策[9]。從傳統課堂與互聯網對比的視角出發的文獻相對少,更多的研究者是帶著明確的觀點來探究兩者的區別的,而楊倩沒有在開篇就過于強調傳統模式教學不好,或者過于強調互聯網教學模式非常好,只是通過相對客觀的研究視角來展開探討。
三、文獻綜述評述
目前,總體來說,互聯網背景下高校鋼琴教學改革的研究非常少,研究視角也比較片面,多以理論研究為主,缺乏實踐性的相關研究,且研究方法也以理論分析為主,研究方法比較單一。雖然研究以對策研究為主,但是研究內容的深入性也普遍不足,往往都是比較籠統地探討對策,缺乏比較具體的案例分析,對策的探討也沒有體現出鋼琴教學的專業特征,缺乏創新性,往往就是借用了其他專業教學的對策結論。
參考文獻
[1]董文鑫.“互聯網+”背景下高校鋼琴教學革新研究[J].戲劇之家,2018(7):154-156.
[2]張婷婷.互聯網思維在高校鋼琴教學中的作用[J].北方音樂,2018(10):178.
[3]佟麗.“互聯網+”時代高校鋼琴專業課教改模式的新探索[J].音樂創作,2017(11):156-157.
[4]苑韻,徐暢.論互聯網+背景下普通高校鋼琴教學的發展 [J].大眾文藝,2017(5):256.
[5]劉欽.基于互聯網信息技術背景下的高校鋼琴教學改革探索[J].藝術科技,2019(2):252.
[6]黃一朋.互聯網時代高校鋼琴教學模式的重構探討[J].北方音樂,2019(9):236-237.
[7]張婷婷.“互聯網+”時代高校鋼琴教育國際化發展策略[J].戲劇之家,2019(4):180-181.
[8]楊會章.試論互聯網背景下高校鋼琴教學模式的重構[J].黃河之聲,2019(5):84.
[9]楊倩.互聯網背景下高校鋼琴教學模式的重構策略[J].藝術科技,2019(2):245-246.
作者簡介:張帆(1981—),女,漢族,山西省大同市,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音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