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術
摘要:在我國大多數(shù)農村,留守兒童是一個既普遍存在又十分特殊的群體。近些年來,農村中越來越多的人進城打工,留守的兒童也就越來越多。目前,“他們”中大多數(shù)孩子學習效果不明顯甚至有下滑趨勢,這種狀況實在是令人擔憂。
關鍵詞:農村;留守兒童;有效學習;教學策略
前言:
新時代的中國,新課改不斷深化,人們對留守兒童教育的關注度不斷提高,對留守兒童教育的關注度更加顯著。所以,需要深入了解在留守兒童教育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同時采取相應的措施,改善留守兒童的教育效果。提高他們的學習素養(yǎng)和能力,為他們的未來發(fā)展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一、農村留守兒童學習現(xiàn)狀
1.學習興趣缺乏
調查結果顯示,大約有三成的兒童對學習不感興趣。在留守兒童教學進程中,他們注意力不集中、上課效率低。另外,大多留守兒童的學習積極性較低。比如:接近五成的留守學生只有老師點到自己的名字才會解答,并且有40%的留守學生在教師的要求下才預習、寫作業(yè)。長期的較低的學習積極性導致他們對學習產生畏懼、厭惡的心理。同時,他們失去對學習的信心,在這種惡性的循環(huán)下,他們學習的能力自然無法有效地提升。
2.學習習慣不良
就目前看來,不管是從課上態(tài)度還是課后狀態(tài)來看,都可看出他們大多數(shù)都沒有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結合他們在實際教學進程中的表現(xiàn),可以看出他們只靠個人意愿去學習。也就是想學就學,不愿意學就一點也不學習。毋庸置疑這種學習態(tài)度會影響留守兒童教育的教學質量,影響學生的學習發(fā)展。
3.自我約束能力較低
小學生的各種能力都有待提高,個人約束力也不強。學習沒有定力,作業(yè)馬馬虎虎,時常走神等都是很常見的現(xiàn)象。要想解決這些問題,教師和家長就要做好正確引導學生學習,使他們具有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觀念。就留守學生來講,家庭的教育也很重要。如果家庭教育不到位,學生也就很難正確的約束自己。其個人約束力也就得不到提高,學生的精力自然也就無法集中,也就很難提升留守兒童教育的學習效果。個人約束力在教學進程中占據著不可或缺的地位,影響著留守兒童教育的教學水平。
二、促進農村留守兒童有效學習的教學策略
1.調動留守兒童學習興趣
要想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在教學進程中增加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游戲。這種方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生更好地做心靈上的交流,也可以方便教師的教學開展。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大多數(shù)都喜歡做游戲,所以可通過開展一些小游戲,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會大大提高,主動學習探究教育知識。比如當教師教授“小數(shù)的意義與性質”這一課程時,教師可開展測量的游戲,先讓學生目測一下自己課桌的高度,然后讓學生自己動手測量。通過自己的測量,得到課桌的實際高度。學生得到的數(shù)據的單位為厘米,如果要換算成米,則沒有辦法用整數(shù)來表示。這個時候,教師就可趁機引入與小數(shù)有關的知識。另外,在留守兒童教育教學進程中,教師可將小數(shù)與分數(shù)的知識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再比如教師可以設立一個分蛋糕的情景,讓學生自己選擇心儀的隊友成為一個學習小分隊。同時,讓同學們自己分配每位成員的角色,構成一個小家庭。之后讓學生自行嘗試多種分蛋糕的方式,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明白小數(shù)和分數(shù)的關系,也就是分數(shù)必為小數(shù),小數(shù)可能為分數(shù)。在這一教學游戲中,學生不僅會自主地學習到與小數(shù)相關的知識。同時,也會感受到這個小家庭帶給自己的溫暖與感動。這也會提高學生對留守兒童教育知識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傳統(tǒng)枯燥的教學課堂變得有活力,大大改善留守兒童教育教學效果。
2.加強對先進技術的利用
目前,新課改對教學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確提出了要把現(xiàn)代的教學與小學階段的教學結合起來,調動留守兒童教育課堂的氛圍,提高留守兒童教育教學的趣味性。學生正處于萌芽時期,對一些新奇的事物感興趣,對于科技比較好奇。并且多媒體能夠將視頻、文字、圖像、聲音等結合起來,表現(xiàn)能力較強,能夠很好地完善教學中的不足之處。同時,也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集中注意力,進而改善教學的效果。
3.實現(xiàn)因材施教
調查結果顯示,目前留守學生的家庭是與父母關系融洽但因為外出打工而無法照顧他們、父母關系破裂但沒有告訴孩子、離異家庭等類型。因為家庭的類型不同,留守的兒童受到的影響之間也有很大不同。所以,想要提升留守兒童的教學水平,使他們健康快樂地發(fā)展,教師還需要深入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家庭背景。加大對學生的關注度,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并及時給予正確的引導,在其需要時提供幫助。比如,由于父母關系不融洽而自卑的學生不僅僅性格越來越自閉,也會對學習失去興趣,大大降低了教學質量。對于這些學生教師要在教學進程中不斷展開一些合作的小游戲,讓其感受到“家庭”帶給他們的溫暖,讓他們感受到樂趣。進而愿意與他人進行敞開心扉地交流,自主地加入到學習知識的隊伍中去;針對由于父母引導不到位而導致基礎不牢的學生,教師需要提出一些具有層次的問題,使學生稍加考慮就可解答,讓學生變得更加自信。
4.引導留守兒童樹立自信
缺失親情會影響孩子與外界的交流,大多數(shù)的留守兒童都有些孤僻,不愿意自主與外界進行交流。他們自我封閉、情感孤僻、行為冷漠,這就大大降低了學習的主動性。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即使遇到問題也不愿意向他人求問,也不愿意向教師說明問題,這就妨礙了提升其學習能力。對于這一現(xiàn)象,教師需要在保障留守兒童教育教學水平的基礎上,多關心、親近學生,深入學生的內心,讓學生感受到外界的溫暖、關心與尊重進而使學生自主地加入到學習中的隊伍中去。另外,教師可以與學生建立朋友友誼,以朋友的身份與其交流,同時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不讓學生產生抵觸的心理。一步一步地激起學生對知識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欣賞到教育的美,主動地學習教育教學內容。還有一部分學生由于成績不理想而自卑,教師就應多與這些學生交流,使學生敞開心扉,消除對學習的畏懼心理,讓他們具有學習的自信,進而提高學生的修養(yǎng)。
結束語
總的來看,提高留守學生的教育水平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所以,要深入了解他們在學習知識的進程中存在的缺乏興趣、沒有好的學習習慣以及個人約束能力差等問題。同時,從學校、家庭以及有關部門入手。采取強化家庭的教育、革新教學模式等措施,進而提升教學水平,提高學生的學習素養(yǎng)與能力,使其健康快樂地成長。
參考文獻:
[1]林曉霞.農村中學留守兒童的學習現(xiàn)狀及教育策略[D]. 蘇州大學 2009.
[2]張君玲.我國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研究[D]. 中南民族大學 2008.
[3]馬雪琴.農村小學留守兒童學習現(xiàn)狀、問題及其改善策略[D]. 西北師范大學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