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濱
[摘要]本文在總結基層央行政策跟蹤審計特點、分析開展政策跟蹤審計新舉措的基礎上,提出具體意見建議,為基層央行政策跟蹤審計的開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中央銀行? ? 政策跟蹤審計? ? 實踐
政策跟蹤審計通過揭示政策措施在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剖析問題產生的原因,提出有效應對措施,推動政策措施的落實和完善,注重實際效果并確保政令暢通。近年來,人民銀行內審部門積極開展政策跟蹤審計工作,加快謀劃,嘗試開展了大批政策跟蹤落實專項審計調查項目,這既是新形勢下內審部門履行的新職責,也是深化內部審計工作的新路徑。
一、基層央行政策跟蹤審計的特點
人民銀行政策跟蹤審計是一項綜合性審計工作,審計對象是國家宏觀經濟金融政策,主要包括國家經濟金融政策安排部署情況、政策執行情況、政策績效評價等方面,不僅要關注政策執行后是否達到預期目標,還要綜合評價貫徹落實政策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具有三個特點:一是涉及多種多樣的宏觀政策。對于人民銀行來說,政策跟蹤審計涉及金融宏觀調控、推動金融改革、維護金融穩定、改進金融服務、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等宏觀經濟金融政策。二是涉及多個業務領域及內設部門。涉及貨幣信貸、金融穩定、外匯管理、調查統計、征信管理、國庫管理、支付結算、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等多個業務領域及其他內設部門。三是涉及多種審計類型與方法。政策跟蹤審計融合了合規性審計和績效審計,不僅要揭示違法違規問題,還要剖析原因,提出建議,分析績效,評價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是對貫徹落實政策措施過程和結果持續動態的監督、評價和建議。
二、基層央行開展政策跟蹤審計的新舉措
(一)“項目庫+工作要點”
采取“項目庫+工作要點”相結合的方式,滾動安排,增強審計的宏觀性、計劃性、系統性。重大政策具有周期性,會隨著經濟金融形勢的變化而調整。人民銀行內審部門分層次、分領域梳理涉及人民銀行履職領域的重大政策及配套措施,形成涉及深化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貨幣政策、防范金融風險、金融扶貧、金融監管等9大方面的政策跟蹤審計項目庫。每年再根據中央、總行關注重點及經濟金融形勢變化、政策調整情況,確定具體審計安排,確保跟蹤審計方向不偏、聚焦精準。例如,2019年重點圍繞深化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金融扶貧兩大領域開展跟蹤審計,促進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得到有效落實。
(二)“政策跟蹤審計+其他審計項目”
鑒于目前人民銀行內審部門審計資源較緊張,僅依靠專項政策跟蹤審計難以實現政策跟蹤審計的全覆蓋。人民銀行內審部門加強政策跟蹤審計與其他審計項目相互協調、配合,實行“政策跟蹤審計+其他審計項目”的協同作業模式,在各類審計中有機融入政策跟蹤審計內容。例如,將貫徹執行貨幣政策、改善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扶貧再貸款資金運用、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及維護金融市場秩序等情況,納入任中審計、離任審計范圍。
(三)“審+查”“走出去+互動式”
堅持“審計”與“調查”相結合,運用“走出去”和“互動式”的審計方法,深入相關政府部門、金融機構和企業,采取召開座談會、問卷調查、抽查核實等方式,評估相關政策落地效果,如在“深化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審計調查中進行試點,取得較好效果,發現政策性再貸款引導力度不足、貼現政策工具使用不充分、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政策效果不明顯等問題,得到審計對象及相關部門的充分認可。
(四)“解剖麻雀+抓好典型”
政策跟蹤審計不僅需要發現政策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典型性、傾向性、一般性問題,也要善于總結推廣政策執行過程中采取的先進經驗和做法。例如,某分行在深化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審計調查中,采用“解剖麻雀”的方式,積極開展專題分析,圍繞發現的典型問題和案例,通過詳實的數據分析挖掘原因,注重總結提煉好的做法和經驗,為改進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提供方案和審計建議,較好解決了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實現了審計的價值增值。
(五)“信息技術+大數據”
政策跟蹤審計涉及的數據量大、統計口徑不一、分析處理難度較大。政策跟蹤審計需要充分借助“總體分析、發現疑點、分散核實、系統研究”的審計數據集中分析模式,構建跟蹤審計信息平臺,審前對各類數據進行統一處理、集中分析,利用大數據開展關聯分析和趨勢分析,提前鎖定問題線索,提高現場審計的針對性和精準性。同時,探索開展政策跟蹤非現場連續性審計,對政策涉及的各項數據進行非現場分析,再分階段、分時期、多次現場介入,實現對政策落實情況的持續跟蹤。
(六)“研究借鑒+專項培訓”
切實做好政策跟蹤審計知識和能力儲備。一是注重學習研究與借鑒。學習借鑒美國審計署、國家審計署政策跟蹤審計方面的先進做法,形成一系列研究成果。二是利用內審協會等平臺,借助社會力量開展理論與實務研究,拓展學習借鑒的范圍。三是通過“內審大講堂”、集中調研、專項培訓等多種形式,積極開展審前培訓,如多家分行組織轄內業務骨干就深化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審計進行集中調研學習等。
三、思考和建議
(一)提高站位,制定完善政策跟蹤審計相關制度
政策跟蹤審計政治性強、涉及面廣、影響力大,開展政策跟蹤審計應提高站位,加強組織協調,從嚴從實開展相關工作,保障政策跟蹤審計有序推進并取得實效。因此,建議人民銀行內審部門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盡快制定政策跟蹤審計相關操作指南、指導意見等系統性規范文件,明確政策跟蹤審計職責、流程、內容、延伸調查、審計評價、責任認定、成果運用等方面的具體要求,劃定審計邊界,防范審計風險,保證審計質量。
(二)科學統籌,強化政策跟蹤審計計劃管理
由于政策本身具有綜合性、廣泛性等特點,加之有些政策調整較快,勢必要求內審部門統籌整合各方資源,科學安排審計計劃,創新組織方式,找準審計領域,把握介入時機。建議建立政策跟蹤審計項目庫,根據審計資源情況,結合領導和社會關注重點、政策變化情況,統籌安排政策跟蹤審計,滾動實施,并與其他審計項目有機融合,放大政策跟蹤審計效應。
(三)探索創新,加大政策跟蹤審計培訓力度
政策跟蹤審計是一項新的審計類型,仍處在探索完善過程中。一方面需要主動學習對標審計署先進做法和經驗,加以吸收借鑒;另一方面,需要結合央行實際,深化研究,持續探索、創新,形成人民銀行政策跟蹤審計模式。建議圍繞政策措施、業務知識、數理統計、計算機輔助審計、政策跟蹤審計技術等方面進行全方位培訓,提高審計人員能力素質。
(四)加強學習,提高審計人員素質能力
開展政策跟蹤審計,審計人員要熟悉有關政策意圖和內容,掌握經濟金融理論、人民銀行相關業務等方面知識,具備數據分析、數理統計、計算機審計及溝通交流等方面能力,這是政策跟蹤審計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因此,加強政策跟蹤審計學習,研究國內外有關政策跟蹤審計的前沿理論和實務,及時總結固化相關經驗和成果,促進良好審計實務的借鑒和運用。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銀行中山市中心支行,郵政編碼:528400,電子郵箱:onion22345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