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玉環
摘?要: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依賴于各項教學活動,在高中階段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至關重要。對于高中學生而言,學好語文不僅關系到文化知識積累和高考成績,同時也在培養綜合素質方面起到重要作用,高中語文教師必須將語文課堂構建成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平臺。閱讀教學是高中語文學習的重點,良好的閱讀能力能夠幫助學生快速獲取信息,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何實現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與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這值得每位教師思考。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傳統文化;教學改革
引言
高中是學生學習生涯的重要階段,也是學生事物認知能力養成的關鍵時期。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高中語文教學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發展。閱讀教學與傳統文化教學相結合,這是新時代高中語文教學工作發展的重點。語文學科本身具有較強的人文性特征,高中語文教材中涵蓋大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素材。從教材著手,把握傳統文化內涵,這是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與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重要思路。本文簡單分析了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存在的問題,結合實際教學經驗,提出了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策略供參考。
一、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對傳統文化教育重視不足
在傳統教學思想的長期影響下,許多高中語文教師教學目的過于功利化,閱讀教學只是為了提高學生考試成績,忽略了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使命。教師對傳統文化教育不夠重視。基于錯誤教學理念的影響,教師在閱讀教學中仍然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模式,教學內容只是圍繞課本,卻忽略了學習內容的豐富性。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過程是需要漫長時間積累的,在教師重視不足的情況下,學生也容易忽視傳承傳統文化的重要性,不利于高中語文學科的發展。
(二)傳統文化教育浮于表面,不夠深入
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普及,越來越多教師開始認識到傳承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開始運用傳統文化素材。但是由于教學設計方面存在缺陷,傳統文化知識多數作為閱讀材料,并未深入講解。作為歷史文化的結晶,傳統文化蘊含著豐富內涵,充滿著旺盛的生命力。當前傳統文化教育重視知識傳授知識,除了對少數經典篇章深度剖析之外,多數教學內容浮于表面,傳統文化教學效果無法滿足預期要求。
二、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策略
(一)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傳統文化素材
教材是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活動開展的依據,高中語文教材中包含大量傳統文化素材,深入挖掘傳統文化素材,發揮教材在傳統文化教育中的作用,這點至關重要。挖掘傳統文化素材可以從作者入手。在悠悠歷史文化長河中,許多歷史人物身上都體現著傳統文化精神,無論是“長嘆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屈原,還是“先天下之憂而憂”的范仲淹,每一個歷史人物背后都有著獨特的文化精神。從文章作者著手,學生能夠找到傳統文化與閱讀教學之間的聯系。此外,教師還應抓住從閱讀內容中獲取靈感,比如詩詞中體現的人文風貌,戲曲作品中體現的人文精神,這些也都是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素材。
(二)創新閱讀教學與傳統文化教育教學方法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離不開教師精妙的教學設計,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教師必須積極創新教學方法,嘗試多樣化的教學手段,豐富學生學習體驗,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創設教學情境是行之有效的傳統文化教學方法。利用多媒體技術的輔助作用,教師為學生播放與傳統文化相關的視頻和音樂,在身臨其境的感官體驗下,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在優化教學效果的同時實現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目標。多樣化的教學方法符合高中生的認知規律,傳統文化教育能夠取得突破性發展。
(三)重視課外拓展閱讀,豐富傳統文化儲備
課外閱讀拓展是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傳統文化教育而言,豐富的閱讀量能夠幫助學生豐富知識儲備,幫助學生形成系統的知識架構。由于高中學習壓力巨大,教師必須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推薦高質量的傳統文化讀物。閱讀素材可以是精簡版的傳統文化概覽,也可以是“四大名著”這類名家名作。此外,教師還應適時跟進學生的閱讀狀況,發揮監督管理作用,舉行與傳統文化閱讀相關的小競賽,讓學生始終保持積極地心態融入傳統文化學習。
結束語
總體而言,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之間關系密切。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是傳統文化傳承的重要平臺,傳統文化教育又能促進學生閱讀能力提升。作為新時代高中語文教師,必須緊密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傳統文化素材,創新閱讀教學與傳統文化教育教學方法,最終實現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目標。
參考文獻:
[1]蘇會梅.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中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路徑探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9(09)
[2]鄭麗鶯.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學滲透[J].中學課程資源.2020(02)
[3]關麗霞,何雙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校本課程開發建設的意義[J].當代教研論叢.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