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正柏
關鍵詞:職業院校;烹飪專業;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
一、產教融合的含義
產教融合就是要把產業和教學開展進一步融合,注重應用型專業教育具有實踐情境,探尋專業與行業、企業與企業的進一步合作,和以往的人才培養教育模式不同的是,產教融合目的是努力完成由教學導航頁發展的整體密切融合,以讓職業院校的人才培養和企業、行業發展協同議題,突破以往的封閉式辦學模式。這對職業院校、行業、企業都制訂了全新需要,職業院校對于產教融合發展安排上要密切根據行業發展特點,著眼于區域社會的經濟發展,根據職業特點來安排專業,全面憑借區域行業的產業氛圍明確專業建設目的,讓專業可以更好的和行業、企業開展銜接。
二、產教結合的特點
1.交錯性。把產業和教育業一起當成核心進行發展,產教融合將產業和院校兩個核心進行銜接和互相作用,同時是教學和產業、行業和行業的互相結合。
2.互惠性。利用產教融合模式有利于職業院校加強教學水平,訓練出大量的高素養實用性人才,以推動雙方在合作共贏的基礎上完成互利互補,共同高效發展。
3.不斷創新性。產教融合發展模式的重點是不斷地發展。伴隨社會經濟的長期發展,各行各業都進行了深入改革,這也給人力資源提出了高層次的需求。并且,高職院校也要求行業、企業提供更進一步的實踐平臺。所以,產教雙方都一定要不斷創新,如此才可以更進一步,滿足時代發展形勢。
三、烹飪專業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措施
1.培養深入發展產教融合模式的觀念。現在,即使產教融合模式的發展獲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卻還不夠完善。學校與企業之間,尤其是企業,對“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了解還比較表面,參與觀念薄弱,難以全面激發其熱情。部分企業即使加入到校企合作里面,然而僅僅基于對利益的思考。想要尋求自己的經濟效益,假如教育和原本的企業效益出現沖突,就難以持續進行參加合作。所以大專院校對于烹飪專業學生的教育,需要改變教育觀念,認識應用型人才與大專院校發展和學生就業之間的練習,要跟隨烹飪專業教育發展國家化步伐,符合烹飪專業大專教育大眾化發展形勢,構建新的教育觀念,加強教學質量,堅定產教融合培養模式,并把其當成人才培養核心思想,讓產教融合在烹飪專業人才培養里展現積極影響。
2.進一步產教融合模式的建設目標。第一,要根據烹飪行業的改革升級,積極銜接技術人才與參與企業之間的現實要求。第二,進一步產教融合共同育人體系、銜接專業規范、行業規范和職位規范,建設和崗位實踐工作步驟緊密有關的課程體系。第三,創新烹飪實訓基地構建,強化對于餐飲文化構建,建設校企互惠互建,烹飪產業特征顯著的人才培養模式。
3.進一步實施產教融合模式。第一,創新烹飪能力練習制度。利用設置實驗課程制度,與知名企業構建合作關系,進行烹飪文化研究,全面擴展視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帶領學生主動參與各種烹飪大賽設計活動,讓學生把握合理的制作措施,以加強學生自主操作和探索的能力。
第二,明確市場要求。對于課程制度的建設,要重視課程安排,彰顯主題。并且,大專院校要依照學生的興趣安排出有差異化的模塊課程。另外,要思考學生的就業意向,以及安排有關的升級課程,能夠聘請有充足的經驗的行業、企業教師在學校進行實踐教學,以完成產學無縫銜接。
第三,加強師資團隊建設。為了完成產教融合的教學目的,教學團隊是重中之重。所以,加強師資團隊構建是必不可少的。第一,能夠有規劃的完成專業人才引入,以及讓目前的師資團隊開展分批培訓學習,全方位加強其烹飪技術理論和實用性。第二,能夠邀請許多具有高水平、高機能的廚師,讓他們參與課堂教學活動中,對學生開展實踐授課,引入實戰教學,以減少校園與企業之間的差異。
第四,多方聯合,展現企業作用。學校、企業各方要具備主人意識,要全面了解到自己在產教融合里的重要意義,需要整合自身所具備的優勢資源,確定自己承擔的責任、任務和功能,一同培養學生職業操作技能,讓學生更迅速、更好的把握烹飪技能,給以后迅速適應工作環境奠定穩固的基礎。
總結:
落實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手,必須要明確產教融合模式觀念,確定其改革目的。然后采取相應的有效措施,依照烹飪專業和行業的實際需要,建設滿足自身發展需要的人才培養模式,以培養出大量的實用型烹飪人才,為高職院校教育和行業發展貢獻足夠的力量。
參考文獻:
[1] 夏育成. 烹飪專業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J]. 科學咨詢(科技·管理), 629(04):102-103.
[2] 丁德龍. 職業院校烹飪專業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J]. 黑龍江科學, 10(01):54-55.
[3] 王洪波. 基于產教融合的高職學生供給側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J]. 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9(3):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