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佳佳
摘要:學生的問題意識主要表現在活動中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對其產生懷疑、焦慮、困惑以及探索等心理狀態,而學生的這種心理又驅使其個體思維發展,使學生不斷發現并解決問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總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這樣學生就會有足夠的動力去探索新的知識和領域,而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激發學生興趣和愛好的同時,利用學生的主體地位,既活躍教學氛圍,又提升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問題意識;培養
課堂教學應該是由一個個問題組成的,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尋找答案的過程。問題意識具有雙面性,在遇到問題時可人會產生焦慮、逃避的心態;但遇到問題時也會產生積極的情緒,認真找出問題的解決方法,享受在解決困難的過程中獲得的快樂。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應正確引導學生在遇到問題時應該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應對,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養成問題意識將會對學生的一生大有裨益。
一、營造學生敢于發問的氛圍
一個良好的氛圍,是學生敢于發問的前提,是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基礎。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大多數學生不敢提出自己的問題,而學生是否能夠表達自己的問題,并且獲取答案,是影響學生問題意識發展的關鍵因素。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為學生營造一個敢于發問的良好環境,使學生能夠勇敢的表達自己的問題,并且在教學活動中獲取答案。是首先,教師需要尊重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才是主體,教師需要將這一點全面落實在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中,并且要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尊重,增加學生對教師的信任和依賴,為學生提問奠定基礎。
二、創設和諧民主的心理環境
在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小學語文教學中,需要教師為學生創設和諧民主的心理環境,這樣學生的心態才能比較平穩,認真分析課文,大膽提出問題。和諧民主的心理環境,主要源自于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如果學生信任教師、依賴教師,能夠從教師身上感受到安全感和親切感,學生的心理環境自然和諧民主,也會能夠為培養其問題意識提供良好的心理環境。但是,在傳統理念的教學中,教師都是比較嚴肅的形象,很少與學生親近或是玩耍,導致學生比較懼怕教師,甚至不愿意與教師交流、近距離接觸。在現代化的教育環境下,教師需要改變這一教學理念,親近學生、與學生交流、傾聽學生內心真實的想法等,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這樣才能使學生不再畏懼教師,積極與學生訴說心聲,并且信任教師、依賴教師,在教師鼓勵學生提問時,能夠勇敢表達自己的問題。可見,和諧民主的心理環境,在培養學生問題意識教學活動中有著較為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師能夠合理運用該方法,則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問題意識。
三、對學生展開綜合能力訓練
1、培養學生觀察能力
作為小學語文教師,筆者在教學中發現,學生經常出現不分主次的情況,比較馬虎。面對這樣一種情況,需要教師有意識的培養和訓練學生,使其能夠觀察重點;同時,教師在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時,還應從順序、全面、細致等角度引導學生,加強針對性訓練,從而確保提高學生觀察能力。在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基礎上,有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并且解決問題,強化其問題意識,提高問題意識培養效果。
2、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教師在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必要條件。在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抓住課文中的重點字、詞、句等關鍵內容,對其展開深入的挖掘和使用,強化學生思維能力的同時,提升其問題意識。
四、指導學生提問的科學方法
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問題意識,關鍵在于教師和學生提出的問題。只有學生能夠發現問題,并且帶著問題去學習,才能真正的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意義和價值,學生才能收獲知識、有所進步。在教學中,教師要重視言傳身教,找準時機指導學生,使其掌握提問的科學方法,達到提升學生問題意識的教學目的。
1、指導學生在題目上發現問題
課文的題目就是它的眼睛,高度概括課文的中心思想和內容。而教師在指導學生提問方法時,就需要指導學生分析課文的題目,從中發現問題,這樣才能使學生快速掌握課文內容。
2、指導學生從內容上發現問題
學生在學習課文時,應該能夠一邊閱讀一邊思考,圍繞課文總是能夠提出很多個“為什么”,這樣才能較為全面且細致的思考教學內容。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過程中,需要指導學生從課文內容上發現問題,并且在閱讀課文內容時、互相交流時以及教師講解時解決問題。
3、指導學生從中心上發現問題
課文的中心思想是精髓部分,體現出作者的思想情感、家國情懷以及歷史文化等,如果學生能夠掌握中心思想,就能夠根據中心思想和課文內容提出很多問題,增加學生對課文理解的深度,進而提高學生問題意識的同時,提高其學習能力。
從中心上發現問題,是教師指導學生掌握科學提問方法的一個重要措施,需要教師了解學生的能力、了解課文的每一個細節和理解的難度,在這個基礎上指導學生,才能確保學生通過課文中心提出問題,并且保證問題具有一定的價值和意義,突出學生問題意識在其發展和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也只有學生能夠自主從課文中心上發現問題,才能夠實現學生的自主成長,進而自主發現和解決問題。
五、善用多媒體設備進行引導質疑
教師應該設置一些有趣的問題,可以用多媒體設備進行趣味教學,為學生準備精美的PPT進行講解,或者利用圖片、播放相應的視頻來激起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刺激學生的聽覺、視覺,讓學生對本節課內容提起學習興趣。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自己設定假設,對文章中雙面性的內容和思想進行整理對比,找出文章的不同觀點,根據這些觀點提出各種層次、各個方面的問題,并對這些問題逐一進行答案的找尋和總結。
六、總結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而這一點源自于學生的問題意識。問題意識是學生的思維發展的動力,是創新意識的基石,更是教師培養學生創新精神不可或缺的條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通過營造學生敢于發問的氛圍、創設和諧民主的心理環境、對學生展開綜合能力訓練、指導學生提問的科學方法等科學的教學措施,全方位培養學生問題意識,進而提升教學水平和學習水平。
參考文獻:
[1]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以問題意識促學生創新能力培養[J].馮世學.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7(04).
[2]論小學語文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J].莊小燕.學周刊.2019(17).
[3]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質疑問難[J].陳俊華.中國校外教育.20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