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蕊夢
摘要:隨著“互聯網+”時代的迅速發展,“互聯網+”對各個行業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使一些行業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消費者對商品的認識路徑也發生了轉變。“互聯網+零售”成為當前消費者主流的購物途徑,新零售的新商業模式迅速興起,逐漸改變了消費者對商品認知的路徑。“互聯網+媒體”成為當前主要的媒體表現形式,在新媒體的影響下,企業對商品的宣傳也與傳統媒體大不相同,也對消費者對商品的認識路徑產生重要影響。因此,本文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探討消費者對商品認識的新路徑,具有積極的研究價值和實用意義。
關鍵詞:互聯網+;商品認識;新路徑
一、研究背景
自“互聯網+”概念提出以來,互聯網逐漸與各個行業進行了深度的融合,互聯網廣泛應用于各個行業中,尤其是在移動互聯時代,隨著4G到5G時代的來臨,使移動智能終端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與此同時,智能手機作為一種智能終端工具,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離不開的工具,購物、社交、溝通與交流、娛樂以及自媒體,都以成為手機的主要功能。
二、導致消費者對商品認知路徑改變的影響因素
從“互聯網+”概念的提出,到今天逐漸成為一種潮流,并與各行各業高度融合發展,已成為當今社會最深刻的產業變化特征。這種產業跨界發展的趨勢,也導致了消費者對商品認知路徑發生的改變,具體影響因素如下:
1.信息和新興技術的突飛猛進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使消費者對商品認知的改變成為可能。手機從2G到3G再到4G,使智能移動終端成為人們使用的主流方式。隨著技術的不斷突破和發展,5G時代即將來臨,在5G時代,更快的下載速度和更大使用容量,還會推動與移動智能終端密切結合的行業快速發展,給人們帶來的更方便的購物、娛樂和生活等的方方面面。
此外,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興技術的快速發展與應用,也改變了傳統產業的格局,使跨界融合發展成為可能,無人駕駛汽車、無人機、海量訂單的同時處理、智能倉儲等,都使許多傳統產業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虛擬現實技術的不斷發展與快速應用,AR、VR等技術,也改變了消費者傳統對商品的認知習慣。VR眼鏡、虛擬試衣、虛擬現實等技術,已經在商品零售領域開始應用,這種技術更能通過對商品的高度或完全仿真,能更加形象或生動的刺激消費者的感官,吸引消費者在嘗試新事物的同時,刺激了其做出購買決策。二維碼技術的應用與普及,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在2019年春節期間,許多煙花爆竹上多了一個小小的二維碼,消費者通過掃描和識別二維碼,可以在手機觀看煙花的燃放效果,通過漂亮的視頻展示,刺激消費者的購物欲望。
2.“互聯網+”浪潮的影響
在“互聯網+”的大浪潮中,互聯網對各行各業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互聯網+對商業模式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在商品制造、宣傳、零售和倉儲等各個環節,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形成了新的商業模式。智能制造、私人定制、O2O、智能倉庫、新零售等新的方式層出不窮,也改變了消費者對商品的認知路徑。2018年11月1日,全國首家京東X未來餐廳在天津生態城商業街試營業,開業僅兩三天,就吸引了眾多食客嘗鮮機器人“大廚”和“服務員”的服務[]。
在互聯網+零售的大浪潮中,電商平臺已經成為消費者目前主流的購物途徑,京東、淘寶、天貓、唯品會、蘇寧易購、國美在線、蘑菇街和拼多多等,已經成為人們購物的首選,這種新型的購物方式,使消費者對商品的認識路徑發生了轉變。與此同時“互聯網+媒體”的這種新媒體的快速興起,也使商品生產廠家在投放廣告和宣傳的過程中,開始大量在選擇新媒體進行。互聯網+支付手段的日新月異,微信支付、支付寶、銀聯閃付等新興手段被廣泛使用,方便了消費者使用在線支付方式購物。
3.消費者購物方式的改變
從ebay到淘寶,從京東到拼多多,從微店到各種APP應用,這些新興事物都從根本上改變了消費者的購物方式和購買習慣。尤其是在移動互聯時代,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統計報告顯示[1],截止2018年12月,我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6.1億,同比增長14.4%,占網民整體比例達73.6%[2]。由此可見,網絡購物已經成為大多數消費者日常的購物習慣,與消費者傳統購物相比,購物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也對消費者對商品的認知路徑產生了改變。
三、消費者對商品認知的新路徑
1.圖片和視頻的分享與評價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人們在手機上花費的時間越來越多,手機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離不開的工具。在許多人的日常生活中,吃飯曬圖、購物曬圖、旅游曬圖等等,已經成為人們的習慣。在這種行為習慣的影響下,消費者對其它網友分享的圖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消費者群體中引起了從眾效應,讓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通過圖片了解該商品,進而做出購買決策。這種消費者對商品的認知路徑,在美團、淘寶和拼多多等廣泛受到消費者的青睞。
2.微信朋友圈分享
在微信眾多的用戶中,微信朋友圈的分享功能也是被頻繁使用的功能之一。許多網友也開始在吃飯、購物、出行等活動中,開始分享自己的購買的商品或經歷,引起朋友圈眾多好友點贊或評論。許多個人和企業也開始利用這一功能進行產品宣傳和促進,微商也成為許多人創業或兼職的途徑,吸引了大量的消費者的關注,也博得了消費者的眼球,成為許多消費者了解商品的途徑和購物方式。這種微信朋友圈分享的方式,通過朋友圈中好友的分享,引起眾多網友的興趣愛好,刺激其購買行為,也改變了消費者對商品的認識路徑。
3.好友推薦和粉絲效應
隨著社交網絡的飛速發展和海量用戶,好友推薦功能在各個平臺、網站和APP終端都被廣泛使用,成為社交網絡中熱點功能之一。好友推薦不僅能在社交網絡中找到共同愛好的網友,而且還能向好友推薦自己認可或消費過的商品信息,例如,通過信息評論、內容回復、圖片和視頻等形式,為其它用戶提供更好的推薦服務。這種好友推薦行為不僅成為一種時尚,還是眾多網友上網中的一種習慣。但是,這種行為也會為一些不法商販或假冒偽劣產品供應商,提供了一種新的宣傳途徑,通過這種好友推薦方式,贏得消費者的信賴,以此來謀取暴利。因此,消費者在對商品認知的過程中,要能識別真偽,不能被一些表面現象所迷惑,做出錯誤的決策。
隨著微博的興起和注冊用戶的日益增長,形成了許多知名大V,許多明星或知名人物也開始使用微博與網友進行互動,紛紛吸引粉絲的關注。隨著“網紅”的不斷興起,網友對其的關注度也空前高漲。
四、結語
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今天,互聯網與各行各業深度融合發展趨勢愈演愈烈,對各個行業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給零售業也帶來新的商業模式,改變了消費者的購物方式和習慣。在這種背景下,消費者對商品的認知路徑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對商品的感知從直接到間接,從個人主觀意見為主到其它人的分享為主。因此,本文主要研究了導致消費者認知路徑發生改變的影響因素,主要從信息和新興技術、“互聯網+”浪潮的影響以及消費者購物方式的轉變三個角度進行闡述,最后分析了消費者對商品認知的新路徑。
參考文獻:
[1]刁雅靜,何有世,王念新,王志英.商品類型對消費者評論認知的影響:基于眼動實驗[J].管理科學,2017,30(05):3-16.
[2]黃冰毅.團購網站消費者服務型商品選擇決策過程中的知識支持分析[J].知識經濟, 2015 (24):72+74.
[3]許應楠.網絡經濟中的消費者在線購物決策知識推薦服務需求研究[J].商業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