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雯
摘 要:文章根據湖北生物科技職業學院2019年思想政治理論課調查報告,結合高職學生的學情分析,得出高職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是學習活動的前提,在此基礎上詳細分析了高職思政課興趣教學機制研發的必要性,以及將興趣教學機制的運作做了一個展示。
關鍵詞:思政課;興趣;高職學生;教學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一旦對某事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求知、探索、實踐,并樂此不疲,最終取得驚人成績。但大部分高職學生學習興趣培養欠缺,導致整體學習狀態跟本科生存在較大差距,特別是中職背景的學生、單獨招生考試進來的學生學習品質更令人擔憂,不聽講,不學習,及格萬歲等觀念在高職生中小有市場。要想讓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入腦入心,興趣的激發就顯得格外重要。
一、湖北生物科技職業學院2019年思想政治理論課調查報告數據分析
本人于2019年在校領導的支持和幫助下,設計了問卷,并投放到問卷網中收集,回收942份,有效問卷942份,本次調查男女生對半,主要是大一大二的學生。
關于思政課的認同度:絕大多數同學認為在高校開設思政課有必要,好評率達62.7%,認為一般的是35%,差評率約等于0。84%的學生認為思政課教師為人師表,愛崗敬業,方法恰當,很受學生歡迎。所以,我校思政課整體情況優良,對課程必要性評價高,對教師評價高。
關于思政課缺乏吸引力的原因分析:排在第一位的是,43%的學生認為原因是教學方式陳舊、單一,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22.4%的學生認為是因為教師理論功底欠缺,缺乏必要的廣度和深度,19.5%的學生認為是因為教師語言表達缺乏感染力,導致課堂氣氛沉悶。絕大多數學生認為教師不定期使用討論、競賽、提問、視頻播放等多樣教學方法對增強教學效果是非常認可的。因此,激發學生的興趣成為高職思政課亟待解決的重點和難點。
關于思政課目前存在的問題分析:大班授課、教室多媒體條件等客觀條件成為了學生最不在乎的因素,排在第一位的問題即55%學生的學生認為教材過于偏重理論,與現實結合不足,排在第二位的問題是灌輸型的教學模式,學生參與度低,排在第三位的是學生對課程不感興趣,只為了應試。
關于對思政課的改進建議:有不少學生認為更加提高學生興趣,上課不要太沉悶,希望老師教學方法更加多樣化,多講一些事例,多看視頻,多有互動,課堂生動有趣,多與學生交流溝通等等。
從以上數據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學生對教師本身、對教學條件都沒有那么高的要求,最期待的還是教師教法的改變,能增強學習興趣。
二、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興趣教學機制的必要性研究
(一)基于高職學生的個性特點——學習品格薄弱,知識面廣,活潑好動
沒有調查權就沒有發言權,以人民為中心,走群眾路線,就要搞清楚高職學生的背景。首先是家庭背景,高職學生一般是農村留守兒童,父母從小對他的學習品格的培養比較忽視。其次是學習背景,高職學生一般是在小學高年級成績就上不去,到了初中、高中就屬于班上的差等生,長期的挫敗學習,導致對學習有抵觸情緒,自信心不夠。第三,高職學生接觸網絡的程度比較高,導致高職學生知識面比較廣,教師泛泛而談不足以調動他們的抬頭率,但不夠深入,比較零散,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短,直觀性較強。第四,由于高職學生普遍不太愛看紙質書籍,不太愛鉆研,導致邏輯思維較弱,語言表達能力較弱。第五,高職一年級的學生的年齡都在18、19歲左右,正是活潑爛漫之時,課堂的興趣點很容易激發他們的興致,也正是需要受到關注、受到肯定的階段。
因而,高職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成為思政課教師的必修課,深入挖掘理論知識的趣味性,設計精彩的課堂活動,及時給予肯定,勢必能夠迎合他們的口味,提高抬頭率、參與率。
(二)基于時代發展的要求——信息技術、營銷理念的發展
要想永遠受顧客歡迎,就必須不斷地推陳出新,技術革新。高職學生是伴隨著信息技術、市場經濟、對外開放的快速發展長大的,網絡等媒體正在形成他們的審美,形成他們的價值觀。如果思政課教學跟不上形勢發展的需要,仍然沿用傳統的宣傳方式,就會對這些新時代的學生失去吸引力,滿足不了學生的口味。我們要積極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去爭奪學生、吸引學生,比如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短視頻、AR、VR、智能機器人、微信公眾號、慕課等)、新時代營銷理念(語言接地氣、顏值高、內容引人入勝等)改進教學效果。
(三)基于國家統編思政課教材的局限性——針對性不夠
目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教材與普通本科院校使用相同的教材,該教材作為統編教材,理論的權威性、系統性較高。但是,不少高職學生是中職背景,沒有接觸過政治課、歷史課,文字閱讀能力,理解能力較差,而教材理論性過強,沒有具體事例,沒有結合實際,也沒有接地氣的語言,很難激發學生的興趣。統編教材對于教師的教學體系的轉化也提供了很大的挑戰,按照教材的邏輯體系來推送給學生,導致講的沒有重點,信息量過大,不夠生動、有趣,讓高職學生吸收不了,成效有限。
(四)基于思政課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素質 ——理論水平和教學水平有待提高
高職思政課教師一般都是本科、碩士學歷,很少有博士學歷,導致理論的深度不夠,對學生缺乏吸引力,還有的思政教師專業不對口,不能很好地把握思政課的課程特點和使命,只把它當成知識傳授課程,還有部分教師沒有接受過師范生教育,對高職學生的授課方式缺乏研究,忽視對高職教育學、教育心理學等教法的掌握,講課往往從自身立場出發,可能理論功底、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確實很強,但忽略受眾的感受,不懂得高職層次的教法,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的課程也是不成功的。
三、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興趣教學機制的實施建議
思政課興趣教學機制是指教師在教學準備、教學實施、教學反思的過程中,以學生的興趣為導向,來挖掘興趣點,精選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的一種教學機制。
(一)挖掘興趣點
根據學生的年齡、個性特點,學生的興趣點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1)答題競賽。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以下簡稱基礎課)中,法律常識班級競賽、課前5分鐘時事熱點答題測試,課前復習題答題等頗受學生喜愛;在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以下簡稱概論課)中,由于理論性較強,將設置題目貫穿到教學設計中,讓學生找答案,回答問題,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在學習毛澤東的事跡時,就設計過小組領任務答題競賽,效果比較好。
(2)課堂參與。包括小組討論并發言,齊聲朗讀,動手抄筆記,當場完成一個課堂作業,當場做測驗題,齊唱紅歌等,學生的配合率非常高。
(3)團隊合作。教師可以在課內、課外設計團隊任務,比如在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4字的時候,讓小組合作完成24字,每個人說一個詞,流暢,準確無誤視為挑戰成功,并且是每個小組都要過關,整個課堂每個人都能參與進來,都能體會團隊角色擔當,又能真正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記熟,是一次非常好的教學設計。
(4)聽故事。學生喜歡聽他沒聽過的,真實存在的經典故事,比如在基礎課中,給學生講過藥家鑫、林森浩、輪椅上的微笑天使董明、17歲的蔡李佛拳掌門人、月入二十萬的公眾號寫手于木汁、李書福、褚時健、包玉剛、上海地鐵鳳爪女的故事等,這些人物他們并不熟悉,有的甚至不知道,聽課效果非常好。在概論課中,給學生講過毛澤東與政治對手的故事、井岡山的故事、四渡赤水的故事、鄧小平三落三起的故事、淮海戰役中的小推車、小崗村的故事、年廣久、塞罕壩等等。要選能夠打動他們的故事,除此之外,講故事要注意方法,一定要設置懸念,語言生動,挖細節,情節感動。
(5)看試聽資料。視頻、音樂對于吸引高職學生的興趣,有一定的作用,在教學中可以適當播放視頻、音樂,吸引注意力。比如在講人生價值的標準的時候,播放歌曲《一個真實的故事》激發學生對丹頂鶴守護者的敬仰之情。
(6)看圖片。教師的授課PPT一定要多圖片,多圖形,少文字,才能吸引學生,大量的文字PPT,信息量過大,對學生來說是一種負擔。
(二)精選教學內容
(1)結合實際開展教學
比如在基礎課中,中華傳統美德的仁愛、人倫價值、修身自律在現實生活中都有啟發,引導學生反省自身和社會現象,在講法治思維時,列舉學習、生活中的大量實例,讓學生感悟法治思維的本質;在概論課中,要時刻挖掘理論對國家建設、企業建設、家庭建設、自身建設的實踐意義,比如兩年零四個月的井岡山斗爭,在毛澤東身上,我們可以學到許多優秀品質,可以指引我們的生活、工作,再有毛澤東思想的精髓,都是我們為人處世的基本遵循,結合馬云、任正非等企業家的感悟,來領會偉人跨越時空的精神能量,來照亮現實的路。
(2)結合學生的專業有針對性教學
比如給畜牧專業的學生展示清華博士養牛的視頻、熊貓守護者、養豬場的守護神、返鄉養駱駝的女孩等案例,給農業生物技術專業的學生播放華南農業大學盧永根的視頻等等,給環境監控專業的學生播放世界技能大賽第一名的水處理技術專業的優秀畢業生,給云計算專業的學生播放世界冠軍清華大學超算團隊等等。
(3)根據學生認知特點、興趣點結合本課重難點精選教學內容。
由于高職學生的注意力有限,為了不給他們制造心理負擔,喪失他們對學習的興致,教師在進行內容取舍時一定要注意一次課的容量,比較枯燥的,不是很重要的,不好進行教學設計的內容可以丟棄,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興趣點精心準備內容,比如毛澤東思想形成的過程,重點可以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篇文章,在學生中的知名度是非常高的。每節課都應有導入,正文,案例,小結復習,記筆記,做課堂習題等環節,讓學生對教學內容有興趣,能聽懂,能消化,形成對后面課程學習的良好印象,形成良性循環。
(三)創新教學方法
(1)競爭激勵法
主要是用加分的方式讓答題的學生、獲獎的學生得到加分,用減分的方式給遲到、曠課等違紀行為以懲罰,通過競爭激勵機制約束學生的行為,形成良好學習品格,從而形成良好的修養。
(2)演講法
把上課做成演講,而不是課件的播放,教材的灌輸。完整的演講應包含開場問好,引人入勝的開頭,正文的論述,發人深省的結尾。語言要素包括:表達流暢,用語精煉,抑揚頓挫,情感飽滿,語言優美,咬字清晰等。
(3)聊天法
教師應和學生形成朋友關系,打造互動、開放、民主的課堂,經常以聊天對話的方式關心學生,知道他們的感受,跟他們表露心聲,傳達內心的真實看法,把他們當真心朋友對待,在問題的探討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讓他們能感受到教師的真善美、真性情,感受到教師鮮活的人格魅力。比如我根據在電梯里發生的小事,引發學生思考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素質到底是什么,怎樣做才能擁有這些美好的素質。
(4)教學活動法
基礎課設計課前勵志歌曲播放、課前人際交往秘訣探討、課前時政熱點答題、創意作業考查學生的思想動態、設計你的職業理想、讀書筆記分享會、我心中的英雄演講情景劇表演、道德實踐微電影拍攝、法律常識競賽等;概論課設計黨史國史競賽、微演講、情景再現、角色扮演等。
(5)情感教學法
思政課是深入靈魂的交流,是真情的碰撞,這正是思政課的特色所在。我們不要把思政課上成一般的知識性課程,應該進一步發揮情感的優勢,去觸動學生心靈,語言要情真意切,交流需要發自肺腑,上課需要激情澎湃,課堂需要真情涌動,這樣的課程才能讓學生終身難忘、畢生受益。比如講故事時應給每個故事注入生命力,要能打動聽眾,甚至讓他們潸然淚下,泛泛而談的故事留不下什么印象。總而言之,我們應該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大力挖掘教材中蘊含的情感因素,不遺余力地以情育情,達到忘我的境界,這樣的思政課才是成功的。
除此之外,在教學反思中,要思考哪些內容學生感受平平,哪些方式上課效果好,學生比較喜歡,以學生的興趣為導向,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設計,帶著這群學習能力有待提升的年輕人一起愛上思政課,是新時代高職思政課教師的首要任務。
參考文獻
[1] 張正萍.高職思政課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問題探討[J].現代職業教育,2014(03).
[2] 郝冬梅,李艷,楊洋.高職院校思政課趣味性教學模式初探[J].教學改革,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