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京京
滁州職業技術學院,安徽 滁州 239000
英語翻譯是隨著全球化發展應運而生的一門學科,它以漢語為基礎,將英語語言規則和漢語相結合,實現英語和漢語的完美結合。2001 年12 月11 日我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與世界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日益頻繁,英語作為我國加入世界舞臺的重要工具,變得至關重要。在此時代背景下,我國各大高校紛紛開設英語翻譯專業。目前,翻譯水平參差不齊且沒有一個統一的翻譯標準是我國英語發展的一個重要障礙。我國傳統文化歷史悠久,很多文字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因此,要做好漢語翻譯工作,必須要了解其背后所蘊藏的文化意義。應用問卷調查,從語用觀視角對我國高校英語翻譯專業教學進行探索研究,將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效果進行實證分析,從實證研究角度提高我國翻譯教學質量和水平。
英語翻譯是涉及經濟、政治、社會等多學科的交叉領域,語用學和英語翻譯都涉及在一定的語境下語言的理解和使用,尤其注重語言表達的合理性和恰當性。近年來國內學者發現語用學和翻譯理論之間存在著聯系,越來越多的學者對該主題進行研究,努力將兩者進行結合以促進英語翻譯的發展。鄭曉楓通過對語用觀理論的研究,指出將語用觀運用到翻譯理論中是翻譯的一種全新模式,主張將語用學研究的理論成果運用到翻譯實踐中,在社交語言對比和語用語言對比的基礎上翻譯文本,使翻譯更加貼近于原文[1]。劉鴻慶指出越來越多的英語教師逐漸認識到英語翻譯和語用學的密切關系,英語教學如果僅僅只停留在詞匯、語法、語言的教授,學生也無法很好的理解語言,也不能進行更加有效的溝通交流[2]。李歡認為英語翻譯是進行跨文化交流的首要條件,假如學生不能進行有效的交流,那么英語翻譯教學是完全失敗的[3]。林萍在語言教學上,語用學可以用來解決英語學習和英語教學中因文化差異而導致的語用失誤,結合具體的文化、社會背景進行翻譯教學[4]?;诖?,在語用觀視角下對我國高等院校翻譯教學進行研究,對于提高我國英語翻譯教學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效果是學術界普遍認可的影響因素[5]。
高校英語專業的課程安排會對教學水平的提高產生重要的影響[6]。基于此,教學內容的合理安排對于英語翻譯教學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在實際調查中發現,絕大多數高等院校在課程設置上都安排了大量的基礎課程來培養學生的基本翻譯能力。同時,在課程設置中也增加了與英語文化相關的課程,如《英美文化概況》《英美影視作品賞析》等課程,以提高詞匯理解的準確性。
在教學方法上,不同的課程內容所使用的教學方法都有所差異。在課程安排上更注重英語教學,純英文教學可以使學生完全融入到英文環境中,英語能力在長期積累中得到提高[7]。在課程作業的布置上,教師要求學生在課下完成課上展示,以此來提高學生融入英語環境的能力。如果說教學課程是在理論層面上提高了學生的英語能力,那么教學方法的合理選擇和運用則在實踐層面上提高了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調查表明,英語翻譯專業學生更加傾向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全英文教學。
教學效果評估是英語翻譯教學實踐中的重要環節,教學效果評估并不僅僅是指學期末所組織的期末考試,也包括每節課結束之后的課堂檢測。教學效果評估的運用會給學生帶來一種無形的壓力,可提高其課上學習和課下復習的積極性。此外,及時的課程效果評估,一方面能夠在課程上檢驗學生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教學效果評估經過長期的積累和沉淀會逐漸演變為一種穩定的能力,能夠從整體上提高我國高等院校英語教學水平和質量。
選取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效果作為主要考核內容,將這三個一級指標細分之后可以得到教學目標明確、教學標準恰當、課堂練習科學等15 個二級指標。
本文調查問卷采用李克特五點法對各指標進行賦值,由1 到5 依次分為非常不重要、比較不重要、一般重要、比較重要、非常重要五大程度。為了保證研究的科學性和可靠性,在調研過程中將調查對象有意識的區分為學生組和教師組,調研總共發放問卷602 份,回收問卷591 份,有效問卷582 份,問卷有效率為98.5%,問卷各題項的得分代表本項目的重要程度。
在問卷發放和填寫過程中難免會有一定的主觀性,假若問卷的信度過度就失去了實證研究的意義,研究結果就不具備科學性[8]。因此,在正式進行實證檢驗之前需要對問卷信度水平進行分析,本文問卷信度分析結果如表1 所示:
表1 問卷信度分析結果
一級指標是教學課程、教學方法、教學效果的Cronbach 值都大于0.7,二級指標教學目標明確、教學標準恰當、課堂練習科學等的Alpha if Itemdeleted 值都大于0.7。信度系數在0.7 以上既符合實證檢驗要求,后續研究中可以進行實證檢驗。
本文擬采用層次分析法確定指標體系各指標權重,層次分析法又被稱為AHP,由美國運籌學家Saaty 于1971 年首次提出[9]。層次分析法通過對調查目標進行逐層分解細化,使目標變得更加具體,最后將相關指標進行評價得分,根據得分大小來區分指標的重要性。在本文中主要分為兩大步驟,分別如方程(1)(2)所示:
公式(1)是對個因子層指標進行歸一化處理,得到判斷矩陣,公式(2)是對每個因子在準則層的權重進行度量。在公式(2)中,指標權重的值越大則說明該指標對我國高校英語翻譯教學的影響越大,反之則越小。采用統計分析軟件SPSS 22.0 進行分析。在構建高校英語翻譯教學調查的指標體系中,一級指標中教學方法所占的權重最大,權重為0.389;其次為教學效果,權重為0.344。教學方法和教學效果權重較接近,這說明兩者在高校英語翻譯教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二級指標中,教師水平所占權重最大,權重為0.203,這說明教師水平從根本上制約著英語翻譯教學質量,高校在教師招聘中應該統一標準,吸納優秀人才。其次為注重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權重為0.119;再次為課外實踐活動,權重為0.107。這說明教師水平、學生創新意識培養、課外實踐活動對于提高高校英語翻譯教學水平和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由實證分析結果可知,在語用觀視角下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效果對高校英語翻譯教學水平起著重要的影響,其中教學方法和教學效果尤為重要。在高校日常教學管理中應注重教師能力的培養和提高,狠抓教學效果評估,在整體上提高學校英語翻譯人才的培養能力。在改善高校英語翻譯教學的過程中也應關注教師水平、學生創新意識培養、課外實踐活動等重要內容,從多角度來提高我國高校英語翻譯教學水平。
結合我國高校的教學工作實踐,提出三點建議。第一,重視教學實踐。理論知識的學習固然重要,但英語翻譯是實踐性極強的學科,學校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為學生安排豐富的實踐課程,使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提高將理論運用于實踐的能力,鼓勵學生多進行課堂展示,提高學生的臨場應變能力和創新能力。第二,加強師資建設。教師在教學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素質的高低將直接對教學工作的質量造成影響,學校應嚴格教師招聘,從源頭上提高師資力量,在日常管理中也應注重教師能力的培訓和提高,鼓勵教師進修,提高個人能力。第三,豐富教學評估。教學評估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手段,也是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必要手段,豐富教學評估手段,可以使評估結果更加科學,反映學校真實的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