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宇琳 馬志 陳亞奇
摘要:在實際工作中,部分過境旅客不配合邊檢民警檢查,邊檢執法民警受到旅客言語辱罵、惡意投訴有時甚至發生暴力襲擊的情況常有發生,導致邊檢執法民警執法權威受到嚴重侵害。維護和提高民警執法權威,切實保護邊境執法人員人身權益,需要從完善保障邊檢執法人員權益的法律制度和配套機制,全面提升邊檢執法人員執法能力和自我保護水平,開展邊檢法律宣傳工作,增強群眾的理解與認知等多方面綜合施策。
關鍵詞:法治 邊檢執法 權益保護
中國邊檢是國家設立在對外開放口岸的重要執法力量,擔負著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管理出入境人員、交通工具的重要職責。2007年邊檢提服工作開展以來,邊檢機關管控與服務總體水平確有提升,但是,過于強調服務中心地位,忽視邊檢機關作為行政主體的職權,導致其執法權威受到侵害的情況常有發生。如何更好地維護好、保障好他們的正當權益,從更深層次調動邊檢執法人員忠于職守、愛崗敬業的責任感和成就感,使邊檢執法水平朝著持續化、穩定化的良性循環方向提升,是當前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一、維護邊檢執法人員正當權益的法律依據
確認并保障邊檢執法人員正當權益的法律依據主要分為兩類,包括職權性權益和救濟性權益的法律依據,職權性權益主要有:第一,在執行職務過程中,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所規定保護的邊檢執法人員的作為公民所享有的各項基本權利,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勞動保障權和獲得報酬的權利。第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后文簡稱《刑法》)中專門將妨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公務的行為定為妨害公務罪,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刑法修正案九》中對妨害公務罪新增“襲警從重處罰”的條款。第三,《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后文簡稱《公務員法》)直接賦予的法定職權。第四,《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后文簡稱《人民警察法》)中對于人民警察相應的職權予以保障同樣適用于邊檢執法人員。第五,《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入境管理法》(后文簡稱《出境入境管理法》)直接對邊檢執法人員的邊防檢查權做出了規定。
當邊檢執法人員正當權益受損情況下,現有的法律法規中存在有對其權益進行救濟的相應依據。第一,《公務員法》對于公務員享有的申訴、控告等多項權利做出了明確的規定。第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監察機關處理不服行政處分申訴的辦法》等法律法規對救濟權利的具體規定。第三,《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對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尚不構成犯罪的違法行為,對其做出了具體的處罰規定。第四,《出境入境管理法》中對違反口岸限定區域秩序做出的相關規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7月公安部出臺了《公安機關維護民警執法權威工作規定》,這是我國公安機關第一部維護民警執法權威的部門規章,也是我國第一部行政機關維護執法權威的部門規章,同樣為邊檢民警維權提供了更全面詳細的法律支撐。工作規定提到的縣級以上的公安機關應成立專門的督察部門作為民警維權的專業常設機構,公安機關可以聘請法律顧問、專職律師或者大力培養系統內部的公職律師,為民警依法履行職責、行使職權提供專業的法律服務;加大力度查處維護民警執法權威中的不作為和亂作為的現象,嚴格追究領導和責任人的相關責任,不遺余力地為依法履職的民警撐腰,切實維護國家的法律尊嚴和人民警察的執法權威。
二、邊檢執法人員權益受侵害的概況
近期,歌手曾軼可在首都機場接受過境檢查時,不配合邊檢民警檢查,受到批評教育后在微博發文稱其受到工作人員刁難,并連發九張民警工作證照片。北京邊檢對此事進行軟處理,僅發布通告將情況進行說明,未對曾軼可進行任何實質性的處罰。網友們認為,邊檢作為執法部門,未嚴格按照《出境入境管理法》的相關規定對曾給予警告并罰款,僅因為其是公眾人物,就對從輕發落,違背了公眾的信任,辜負了法律的莊嚴。在實際工作中,邊檢機關執法民警被旅客言語辱罵、惡意投訴有時甚至暴力襲擊的情況常有發生,很大一部分侵害邊檢民警執法權益的案件,經值班領導當場簡單警告或罰款后便予以放行。很多旅客甚至將邊防檢查當作機場的普通安檢,將邊防警察當成普通的服務人員,嚴重影響了邊檢執法的嚴肅性和權威性。邊檢機關查驗的人員不僅包括中國公民還有大量外籍旅客,同時也經常會有很多自帶流量的公眾人物通過邊檢出入國邊境,在公眾媒體的渲染之下,導向性的輿論也會給邊檢執法民警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和傷害。
三、邊檢查驗人員執勤中正當權益維護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現有法律對邊檢執法人員執勤中正當權益保障不力
在我國現有的法律條款中,專門保護邊檢人員法律法規并不多,而且相對分散,法律層級跨度大,同時對于侵害邊檢執法人員的執法權益的具體行為缺少有針對性的明確法條規定;在現行的法律法規中,最新出臺的《公安機關維護民警執法權威工作規定》中將惡意投訴、侮辱等軟性侵權行為也納入了維權的范圍,但是相關的處罰規定設置模糊,缺少裁量標準,轉變基層單位的觀念及做法存在一定難度;法律的本質即是追求公平與正義,邊檢執法民警作為行政執法主體,其職權的行使受到法律的監督制約,其正當合法的權益同樣應當為法律所保護,而現實中往往為了追求效率節約成本,邊檢驗證人員正當權益遭受損害的案件被有關部門選擇性的忽略,導致制定的法律成為一紙空文,無法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
(二)邊檢機關自身管理理念老舊,邊檢民警維權意識弱
目前各邊檢總站雖然成立了維權組織,但是組織人員構成單一,實際工作效果并不明顯,發揮的作用也十分有限,主要是集中在邊檢民警受到侵權以后進行慰問。同時,由于大部分邊檢站均由現役站改制而來,很多邊檢領導都有過從軍經歷,強調奉獻和犧牲精神,認為應當以完成好邊防檢查工作為重,息事寧人,在曾軼可案件中,邊檢站領導正是考慮到公眾人物的影響力,而對事件進行軟處理。個別領導的不敢不愿不會維權,導致邊檢驗證人員吃“啞巴虧”,同案不同判的做法也會導致公眾對邊檢執法權威的信任度大大下降;部分邊檢民警在矛盾溝通方面存在技能缺失,不能靈活運用法言法語,沒有在第一時間報告值班隊領導,容易激化矛盾。
(三)個別群眾個人素質不高,法律素質低下
在法治中國的大背景下,人民群眾的公平公正觀念和依法維權意識越來越強,但是,個別群眾將邊檢機關當作服務型的機關而忽視了其國家強制性,沒有清楚地認識到尊重邊檢機關行使職權實質上是維護其自身的權益,反而利用媒體大肆宣傳炒作,給邊檢機關的形象造成損害。
四、邊檢驗證人員執勤中正當權益維護工作的改進對策
(一)完善保障邊檢執法人員權益的法律制度和配套機制
從一般法而言,可以根據侵害警察權益的程度劃分不同的等級,在“妨害公務”的犯罪基礎上根據不同的侵害等級規定相應的處罰幅度。從特別法的角度,可以通過立法或是頒布相應的法律解釋等方式,細化《出境入境管理法》中關于破壞口岸限定區管理秩序的規定,對邊檢執法人員查驗證件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暴力抗法、侮辱謾罵以及惡意投訴等違法行為做出明確具體違法認定和處罰措施,使得邊檢執法人員正當權益的維護有法可依。同時,可以出入境管理信息系統為基礎,建立相關信息庫,詳細記錄相關人員、案件的信息,施行“黑名單”制度,從而提前預防相關事件的發生。另一方面,國家移民局應當牽頭對侵犯邊檢執法人員權益的案件進行匯總,總結出幾個經典的案例,在全國的邊檢站進行推廣學習,再次發生侵權類案例時,應按此進行處理;定期組織檢查員進行學習,通過法制宣傳教育的方式,幫助邊檢執法人員樹立正確的權利意識與權利觀念,鼓勵檢查員在遇到正當權益被侵犯的情況下,了解和學習合適的應對方法,果斷的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二)全面提升邊檢執法人員執法能力和自我保護水平
構建法制邊檢理念提出以來,邊檢機關執法規范化水平有了較大程度的提升,但在執法質量上仍有提升空間,邊防檢查機關應盡快出臺有關的執法過程安全的具體操作規范,制定相應的行為準則,從執法告知、執法程序、執法技巧、執法標準、執法藝術等方面對邊檢驗證人員的執法行為進行分類指導,確實規范邊檢執法人員的行為;另一方面要注重邊檢執法人員法律意識和觀念的樹立,尤其是針對部分領導維權意識不強、片面追求服務意識的情況,應當通過教育和培訓,使邊檢執法人員勇于主張自己的合法權利,使他們明白,維護其自身合法權益是在維護整個社會的利益和正義。其次,面對突發性的侵權行為,邊檢執法人員應充分利用統一配發的警用執法記錄儀等裝備,及時收集相關證據,為事后維權準備反擊武器。對與侵犯人身健康的暴力性侵權行為,邊檢驗證人員還應掌握基本的防身技能,形成自我防范意識,提高自我保護的水平和能力,盡量將損害降到最低。
(三)開展邊檢法律宣傳工作,增強群眾的理解與認知
通過定期開展相關的法制宣傳教育活動,增進公眾對于邊防警察這特殊警種的了解,引導社會公眾尊重邊檢執法人員正當權益,不僅僅是尊重其代表國家行使權力的法定職權,更要尊重其作為普通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權利;充分利用新媒體大力弘揚邊檢基層的工作動態,不但要將“法制邊檢、陽光服務”的工作宗旨推廣,對于以人為本的理念也應進行強調,使出入境旅客在享受邊檢執法人員為他們帶來的優質服務同時懷有一顆感恩之心,在兩者之間形成良好的情感互動,從而推動邊檢工作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