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科技的日益進步與發展,現代化的教育技術在小學課堂中已經成為普遍化的存在,其中多媒體展示在教育技術中的應用最為廣泛。存在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第一,多媒體展示可以使學生更好地去體驗課本中的人文價值;第二,影視資源和語文課本進行結合,整合起來不僅快速,也給學生的便利性學習提供了優越的環境和設備,因此,為了能夠充分的提升學生的閱讀效率,增添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方式,以此吸引學生的閱讀注意力,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從而從實際上提高教學質量,教師需要注重影視資源在課堂教學中的實際應用。
關鍵詞:影視資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方法;提升參與度
在當前的語文教學中,更加注重的是學生的沉浸體驗、參與感和實際運用。在語文課堂中引入影視資源進行教學,不僅激發了小學生對學習語文閱讀的興趣,而且提升了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因此,語文老師應該采用與實際相結合的方式將影視教學引入課堂,引導學生學習。
一、 使用影視資源,充分改良閱讀課堂
一直以來在語文教學中,閱讀作為教學中重要的一環,一直是廣大教師的著重點,閱讀能力的培養更是和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息息相關。傳統意義上的閱讀教學中,教師更多注重的是學生進行閱讀的方法以及閱讀技巧,往往是教師帶著學生進行閱讀,給了學生閱讀的一種固定的模式,在閱讀之后對文章進行理解的環節中,答案往往是限制性的。這種閱讀方式,不僅忽略了學生最初的閱讀體驗,而且壓制了學生思維的開闊性。閱讀是一種極具個性化及主觀化的行為,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閱讀教學時應該加強引領,不應該以教師的行為方式來替代學生的閱讀實踐操作,不應該將閱讀教學進行模塊化。在閱讀教學中,語文老師應該通過一系列的引導方式,使學生主動地對課本進行探索,并讓學生在其思維和感情的活動中加深對文章事物和人物的理解,從中有自己的感悟和對人生的思考。在教師進行引導的各類方法中,影視資源具有優秀的綜合性、文學性和藝術性,在閱讀課堂中,能夠充分地抓住學生的情感和注意力,將學生漸漸引入到文章的情景中,帶給學生更加直觀和貼切的感受,從而理解文章,理解作者。因此,語文教師應該妥善地利用影視資源,將其帶來的益處最大化,從而大大地刺激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其閱讀的好奇心,增強學生的獨立自主閱讀能力,同時全方位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素養。
例如,在教授學生《慈母情深》這一課時,第一節課我會先讓學生學習基礎知識,初步感知課文,第二節課則會在土豆網等網站上下載關于課文中親情的影片,讓學生更加深刻地意識到親情的可貴,以及在親情中人性體現出來的光輝的一面,真正的紀實性使學生在學習課文的同時更加感同身受,從而使課本中的人物逐漸走入學生的眼里,讓平面中的課本知識逐漸在學生的腦海中立體化,樹立強烈的畫面感,引導學生,讓學生產生自己的感悟和思考。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使學生對于人性的偉大和親情的偉大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而且還對課文中的慈母對兒子的關懷,心系兒子的感受有了進一步的感同身受。完成多媒體課堂的教學后,我會抽取學生進行回答感想,這樣不僅強化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與掌握,使學生體驗到了課文作者的情感,而且增強了學生的全面發展自主思考的能力。在語文課堂的教學中,這種教學方式,極大程度上改善了小學生課堂的參與性以及閱讀的積極性,因此在進行課文的教學之前教師應該進行計劃,在備課階段計劃好放映合適的影視資源,從而最大限度地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二、 使用影視資源,增強自主學習意識
一直以來在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中,最難的教學點是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較為低下,從而大大降低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以及學生對閱讀的興趣。這主要是因為傳統的語文閱讀教學中,語文老師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沒有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給予足夠的引導,從而沒能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方式和閱讀習慣。基于現如今的閱讀課堂教學現狀來說,語文老師應該著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更好地發揮主觀能動性。首先老師要從自己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思維上進行改變,主要目的在于開動學生的思維靈感,培養學生發散式邏輯思維方式。在這一點上多媒體影視資源教學提供了便利的方法并收到了顯著的成效。在影視教學的方式中,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擔任著指導的主要作用,其主要目的引導學生主動地去參與課堂和學習,從而讓學生主體從意識上了解到閱讀的重要性,使其想閱讀,激發學生的閱讀和學習欲望,從而真正意義上地成為學習的主人。現在已經是科技日益進步的年代,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畢竟是具有很大的限制性,教師運用多媒體影視資源進行教學,從一定意義上講也是引導學生在課余時間,合理地運用網絡充實自己以及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進行自主參與學習,從而使學生具有多種學習手段,提升自學能力,主動地獲取新的知識。因此,多媒體影視資源教學對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閱讀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引導學生古詩教學時,教師可以這樣設計教學活動:“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已經講解了關于古詩的一些新名詞的解釋意義等等,相信大家已經對我們這節課學習的三篇古詩有了基本的了解,那么接下來就讓我們通過小組合作進行一個自主學習能力測試:進行測試的過程當中大家應當保證分工合作,每個學生都要有在各自小組當中的任務,回家以后運用影視資源和媒體查詢古詩的各類信息,例如古詩文作者的生平、寫下此篇古詩的情景、朝代的特點以及那個朝代的冷知識和奇聞逸事等等,進行拷貝帶入課堂,小組輪流推選代表進行演講和解釋。另外,每個小組之間準備問題,抽簽決定小組互相提問,由每個小組自由推選代表進行發言。”通過這樣的方式,使學生在課堂中有當家做主的感覺,更加具有課堂參與感。教師在閱讀課堂中,擔任指導和提供幫助的角色,從而使課堂自主學習活動能夠更加順暢地進行下去。在課堂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積極地鼓勵學生接受并進行發言,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積極性以及閱讀自信心。在這種教學方式中,每個學生都能夠充分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影視資源帶動整體課堂節奏,使學生更加有把控力,從而大大地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 使用影視資源,創造情景教學
閱讀是語文教學中最基本的能力之一,他和聽說寫之間,相互影響、密不可分、相互聯系、相互促進。在傳統意義上的語文應試教育的背景下,長期以來教師在教學的課堂上較為注重寫的能力,教師對讀的能力則較為不重視,從而學生的閱讀能力成為弱項。閱讀實際上是在文章的語言情境中,作者同讀者相互傳遞信息分離信息的一個逐漸篩選的過程,是作者與讀者之間情感交流和溝通的手段。有研究證明掌握較好的閱讀能力,則會有效地提升日常口語的交際基本能力,充分地進行全面發展,能夠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溝通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如何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具有更高的代入感,成為當代語文閱讀課堂上的難題之一,要求語文老師結合視頻資源教學方式,在具體的情境中,引導學生進行分組合作,結合情景劇場的方式使學生更加具有參與感,從而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合作能力,全方位綜合發展,有效地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在影視資源中,許多影視是經過編劇和作家們的畢生寫作精華,具有很高的藝術魅力和文學魅力,因此影視資源在為學生的閱讀訓練和交際訓練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教師從學生的興趣為切入點,吸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之中,創造了良好的閱讀氛圍,并和學生保持了良性的溝通和互動,使學生感受到了尊重與理解,這樣才能引導學生逐步從閱讀中獲得更大的樂趣,從內心真正地愛上閱讀。在小組合作的情景教學中需要適當地引入教師轉變自身的評價方式,通過對學生小組合作的過程和結果,進行充分評價和贊賞能夠使學生獲得更好的學習體驗,使教師獲得更好的教學反饋和結果,并且了解和充分的挖掘每一個學生和小組的學習價值。
例如,在講解《桂花雨》這篇課文的內容時,首先了解一下作家琦君,這是她的一篇回憶故鄉美好生活的散文,文章勾勒出一副桂花爛漫的村莊景象,字字句句中表達了對故鄉兒時生活的懷念。在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首先播放一段輕音樂,先將學生帶入到情景之中,然后借助多媒體軟件與影視資源播放與教學相關的事物。比如,一段桂花飄香的視頻,在這樣的情景活動中,學生仿佛親臨文章寫的桂花雨中,在這個環節老師可以讓學生認真聆聽,細細品味,然后挑選同學有感情地朗誦文章,再讓學生參考這種文章的表達方式,用優美的語言形容一段學生見過的其他景象。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中,學生的語言機制得到了激發,閱讀興趣極大地提升,心靈交往更加的深入。再如,《猴王出世》這一課中,教師就可以首先用一段影視錄像,將學生引入情境之中,再將學生進行分組,每一組學生演繹文章中的一段,將文章中的情景進行再現,全體利用打分機制,一組進行表演,其他組進行評分,分高者可以獲得獎勵。這樣不僅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刺激學生的競爭心態,利用話劇情景再現閱讀內容,使文章更加的引人入勝具有吸引力,讓學生更能體會猴子成王的原因,更能感受到猴王的機智勇敢和直率坦蕩。
四、 結語
綜上所述,多媒體影視資源的閱讀教學方式,能夠充分地引導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自主地進行閱讀學習,引導學生在課余時間也可以更好地構建學習知識框架。當然,現如今影視資源和語文教學的合并,在課堂中的應用還是處于不斷探索和實踐的過程中,所以必然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他最主要的是要求教師要摒棄原有的傳統局限性教育觀念,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感受學生的思維方式,讓學生更好地接受閱讀。在影視資源應用于閱讀課堂實踐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只要教師具有先進的教育理念和熟練的教育技能,對每個學生的潛力和教材的所有知識點都能做到熟練掌握,就能恰到好處地將影視資源嵌入自己的教學環節中。
參考文獻:
[1]崔曉航.信息技術背景下做好影視資源與小學語文教學的結合[J].中國農村教育,2020(5):52-53.
[2]胡美霞.基于影視資源的小學語文教學效用分析與實踐[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9,20(12):71-72.
作者簡介:
馮雪芳,廣東省廣州市,廣東省廣州市白云區竹料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