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佳穎 周偉 徐彥 馮笑閑
【摘要】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小學階段的孩子既可能建立音樂學習興趣,也可能轉移音樂學習興趣。從心理學角度看興趣的發展規律為:啟蒙→保持→深化。“啟蒙”是興趣培養的基礎,“保持”是興趣培養的中間環節,有承前啟后的關鍵作用,“深化”是培養音樂學習興趣的高級階段,促使學生從對音樂的愛好發展為與遠大目標、理想緊密相連的志趣。音樂課堂教學只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才能使音樂課更加精彩,真正使學生感受美,才能激活和培養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
【關鍵詞】興趣;小學;音樂教學;音樂學習;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2.3?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08-0161-01
【本文著錄格式】楊佳穎,周偉,徐彥,馮笑閑.小學音樂教學中基于心理學角度談學習興趣的培養[J].北方音樂,2020,04(08):161,163.
音樂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說過:“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這是把音樂的魅力傳遞給他們的必要條件”。由于小學音樂教育沒有升學考試的壓力,學生對音樂學習的唯一動力就是興趣,如果沒有興趣作為基礎,音樂教學的任務是難以完成的。心理學家認為,小學生有不易穩定的心理傾向,音樂學習興趣容易激發,但也不易持久,既可建立音樂學習的興趣,也可轉移音樂學習興趣。傳統的音樂教學一直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教師教一句,學生學一句,教學過程缺乏藝術性、創造性,其結果是有的學生喜歡音樂課,而音樂感悟能力差的學生對音樂課產生了厭惡感。要想學生從“要我學音樂”變為“我要學音樂”,音樂教育課必須發揮其特有的音樂魅力,把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作為音樂教學的首要任務對教學形式進行改革,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從心理學角度看,興趣的發展規律為啟蒙→保持→深化,在教學實踐中,我嘗試以興趣的發展規律采取三階段的教學形式讓學生感悟音樂,激發學生的音樂靈性,使小學生從音樂活動中得到美的享受,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一、興趣培養的基礎是“啟蒙”
“啟蒙”是培養興趣的最初階段,通過對學生啟發、引導,激發學生對音樂產生喜愛的沖動和持續不斷的好奇,從而喚醒他們對音樂的主體意識,調動主觀能動性,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到音樂的學習中。由于小學生年齡小,好奇心和模仿力很強,因此,一方面利用音樂作品的魅力,另一方面加入身體的律動,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童趣”。我在上課過程中除了教授課本知識,還不斷觀察、尋找孩子們感興趣的點,例如電影(動畫)音樂、流行音樂教學部分,在給學生介紹奧地利作曲家小約翰·施特勞斯時,我結合了一部非常經典的動畫片《貓和老鼠》,這部動畫片中注入了很多音樂家的作品,其中就有小約翰施特勞斯非常經典的作品,比如《皇帝圓舞曲》《藍色多瑙河》《蝙蝠序曲》等,孩子們在歡樂中欣賞了這些優秀的作品,對這些優秀的作品有著全新的認識。音樂可以通過很多種方式演繹出來,每一種演繹都會給人們帶來不同的感受,當代很多流行音樂吸引著孩子們的耳朵。曾經一位音樂素養很好的學生對我說:“老師我喜歡唱歌,但我不喜歡課本上的歌曲,因為它不能吸引我的耳朵。”我當時愣住了,我在反思,其實很多學生有自己的審美觀,這種觀點不能說對與錯,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審美當然也有所不同,只是,如果我們有幸了解了這種情況,就可以將我們的教學做出適當的調整,在學習課本歌曲之余,還可以讓學生更多地接觸他們喜歡的流行音樂,讓他們覺得課堂中學習的音樂和他們認識的音樂是一樣的有趣,對學習音樂的興趣有增無減,充滿無限的期待,期待再一次走進音樂教室。
二、保持”是興趣培養的中間環節和核心部分
“保持”起到承前啟后的作用,要將學生在啟蒙階段獲得的不夠穩定但又具有良性走勢的興趣進一步提升,使其長期維持下去。如果說在啟蒙階段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誘發出來,也許因為時間、個人能力、歌曲難度等問題,學生逐漸失去興趣。所以,我在這個階段采用在學習中娛樂的情境教學,加入一些音樂游戲,也就是前面所提到的身體律動,音樂中又叫“奧爾夫”教學法,這樣的教學會為課堂增添許多樂趣,孩子們也樂在其中,在寓教于樂中學習,潛移默化地提升音樂素養。說到興趣保持,在這個階段如果教師的教學一成不變,學生很容易失去興趣,因為他可能會覺得音樂好像就是:唱歌、欣賞。這就是學生的固有思維,這時需要教師及時發現并有效引導,例如節奏游戲。節奏游戲有很多,而且非常有趣,學生大多很喜歡,這是一個具有挑戰性且易尋找成就感的游戲種類,模仿節奏、創編節奏,還可將節奏與生活中的詞匯相聯系。例如:十六分節奏xxxx,可叫作“麻辣小面”“紅燒牛肉”等,很多節奏都可采取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對節奏加深印象;還有一種就是將節奏與數學相結合,運用數學中很簡單的個位數加減法與節奏、語言相結合。例如:一共6只小狗,三種顏色:白色、黑色、黃色,白色小狗用拍手表示,黑色小狗用拍腿表示,黃色小狗用“旺旺旺”來代替。教師說:“一只小黑狗,三只小白狗,幾只小黃狗?”學生:“旺旺”。可以隨時變化,這個游戲不僅老師要頭腦清醒,學生也要反應靈敏,這樣的游戲可以無限延伸。在這樣的教學中,學生會知道原來音樂不只是唱歌和欣賞,還有那么多有趣的節奏,其實我們唱的歌曲和欣賞的樂曲,節奏都是必不可少的,只是孩子們學習的過程中,可能更多的是只注意音樂好不好聽,而忽略了節奏,所以有的學生直到六年級都分不清“速度”和“節奏”,很多節奏也不能準確地讀出來。
三、“深化”是培養音樂學習興趣的高級階段
“深化”是興趣的最高境界,進一步鞏固、保持興趣,才能使學生對音樂的特殊愛好發展成為與人生目標及將來就業形勢等緊密相連的志趣。我在深化階段歌唱教學中,不光強調歌唱技巧的訓練,還引導學生表現美、創造美,挖掘學生的表現意識,培養學生音樂表現能力和審美能力。例如引導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包括用不同的感情、形式、速度演唱歌曲,還根據歌曲創編,挖掘學生身上創造的潛能。有些學生喜歡哼著不成調的歌,在別人眼里就是“瞎唱”,我鼓勵學生大膽編自己的歌曲。也許學生創編的“歌曲”不成調,顯得幼稚可笑,但站在孩子的立場上看那就是“歌曲”,淋漓盡致地表達了他們的心聲。學生創編“歌曲”極大地調動了學習音樂的興趣,同時也使我看到創新教育的前景陽光燦爛。
小學六年義務教育是建立學生音樂學習興趣的最佳時期,如果我們音樂課教學的結果是學生不喜愛音樂,那么對學生來說任何所謂“音樂學習”都沒有意義。如果連激發學生音樂學習的興趣,把音樂的魅力傳遞給他們的任務都不能完成,那可以說我們的音樂教育在某種意義上是不成功的。音樂不只是單純的音樂,它可以通過很多種方式演繹出來,每一種演繹都會給人們帶來不同的感受,甚至會影響人的一生!作為一門輕松快樂且具有學問的學科,是不能停滯不前的,孩子們的審美隨著社會的發展也在不斷發生變化,當代很多流行音樂吸引著他們的耳朵。傳統音樂教學過程中過分注重接受學習、被動模仿的傾向,隨著基礎音樂教育對學生音樂興趣培養的關注,在教學過程中喚醒他們對音樂的主動意識,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到音樂的學習中。圍繞著培養學生音樂興趣的教學改革,也必將帶來音樂教學方法、內容、評價等方面的變化,無疑會展現出一個音樂教學的新天地。
參考文獻
[1]南紅霞.論小學音樂教學“雙課堂”中的興趣培養[J].教育,2016,16(3):69.
[2]方玉梅.論學生音樂興趣的激發與培養[J].山東工會論壇,2014(4):153-154.
[3]易希平.從心理學角度談培養音樂興趣[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04,23(4):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