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發展及創新教育理念的更新,現階段的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越來越重視學生們核心素養的培養,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轉變以往單一枯燥的教學模式,通過多元化、創新的教學模式打造有內涵的歷史課堂,激發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的歷史知識面,培養學生良好的歷史學習習慣,強化學生的綜合歷史素養,促進學生歷史學習水平的提高。文中筆者針對現階段高中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幾個問題進行了簡要分析,在此基礎上淺談了以落實本學科核心素養為目標的課堂教學途徑。。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歷史;課堂教學
引言
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核心素養主要是指學生在學習歷史課程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歷史基礎知識、關鍵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等方面的整體體現,具體包括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理解、家國情懷,在核心素養的促使下學生能更加了解人類的發展歷史,促使學生強化自身的學習興趣,積極融入歷史知識中進行學習和探究。教師在此過程中應擺正自己的教學指導地位,多給予學生引導,讓學生在自主探究與學習中正確地理解歷史,提高歷史課堂教學質量。
1.現階段高中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存在著較多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是教師習慣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相對單一、固定的以講解為主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中,無法對歷史事件的發生進行深入的思考及了解,只能跟隨教師的腳步膚淺的了解歷史事件,對于其中的意義無法很好掌握,不利于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理解能力的培養。且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溝通交流較少,教師未能全面了解學生的歷史學習情況及學習需求,采用統一的教學方式對于部分學生來說過于簡單,對于部分學生來難度較大,使得歷史課堂教學出現兩極分化的教學現象,影響了高中歷史課堂教學質量及教學水平的提高。最后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對于歷史考試成績過于重視,忽略了對學生們歷史綜合素養的培養,未能結合新課程改革的教學需求開展創新及多元化的教學手段,使得學生在歷史學習中只能學習及掌握一些較為基礎的歷史知識與技能,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歷史素養,不利于學生全面素質的發展。
2.滲透核心素養,打造有內涵的高中歷史課堂的有效途徑
2.1以滲透核心素養為導向深入課本中挖掘歷史素養的教材資源
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以滲透核心素養作為導向積極開展相應的歷史教學。新課改標準下教師的歷史教學應將出發點和落腳點放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層面,歷史書本中、歷史事件中包含著較多的人文資源及道德品質精神,但學生們由于生活閱歷及認知水平的差異不易對這些資源進行發現及深入分析。這就要求教師深入課本中對其中的歷史素養知識點進行挖掘,并結合這些內容展開相應的創新教育教學,讓學生在掌握及學習歷史基礎知識、歷史技能的前提下強化自身的歷史文化素養,促進學生歷史理解、歷史解釋能力的提升,強化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
如在進行《第14課--物質生活與習俗的變遷》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時間的順序要求學生在課前對時代發展的順序進行了解,并在課堂上選擇一名學生講述晚晴、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及改革開放等時間段社會發展的異同之處,要求學生在課堂上以小組合作探討的形式討論這四個階段下社會特征及影響社會發生變遷的背景因素有哪些?以此強化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歷史理解能力及時空觀念,提高高中歷史課堂的教學水平。
2.2滲透核心素養,創設具有針對性問題的教學情境展開高效教學
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轉變以往單一的教學模式,通過創設問題教學情境的方式強化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轉變學生以往被動接受歷史知識的狀態。教師可以通過多元化的教學形式創設問題教學情境,培養學生的歷史理解能力及史料實證意識,促進學生們綜合歷史素養的培養,促使學生主動融入歷史知識及事件中了解歷史事件發生的始末及根本原因,促使學生更加了解歷史,縮短學生與歷史之間的距離,提高高中歷史課堂的教學質量。通過問題教學情境的創設讓學生對這一問題感興趣,并主動的以查看書籍、上網查詢及尋求教師幫助等方式解答問題,強化學生歷史問題的解決問題,促進學生們核心素養的培養。
2.3滲透核心素養,積極開展小組合作探究的歷史教學
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通過創新及多元化的教學手段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為了更好的培養學生綜合歷史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的發展,教師應通過營造學生小組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以合作互動的方式探究歷史問題,以此獲得新知。教師在這一過程中應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并在小組中由成員投票選擇一個小組長,在教師提出問題后由小組長分配相應的學習任務,進行積極的動腦思考、分析討論,最終得出答案。在小組探究結束之后,教師可以讓每個小組長說出自己小組的答案,最后由教師說出正確的答案,在正確答案得出之后應給予學生3分鐘左右時間對自己的答案進行反思,在反思中得到優化與自我提升。
3.結束語
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通過實施有內涵的教學措施滲透核心素養,強化學生的綜合歷史素養,培養學生良好的歷史學習方法和習慣,從整體上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通過歷史學習,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必備品質和關鍵能力,成為新時代發展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需要的“全面發展的人”。
參考文獻
[1]周勝.淺談高中歷史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J]. 考試周刊, 2018, 000(016):141.
[2]陳偉.學科核心素養滲透下的高中歷史一輪備考復習——從“史料實證”維度觀察廣州市高二教研課堂[J]. 中學歷史教學, 2018, 000(001):P.58-60.
[3]戚建滿.高中歷史教學中滲透“家國情懷”核心素養的基本策略[J]. 學周刊, 2019, 400(16):64.
[4]李艷飛, 祁小虎.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核心素養的有效滲透 ——以人教版"選官、用官制度的變化"為例[J]. 新課程·下旬, 2019,26(4):45-46.
作者簡介:暢雁冰(1993.03--),女,漢族,山西運城人,碩士,中教二級,研究方向為歷史學科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