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霞
摘要:小學生誦讀經典古詩文對提升文化修養與民族情懷、傳承中國文化、提高語文素養等有著現實意義。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普遍存在誦讀與背詩概念混淆、課堂缺少誦讀時間、忽視古詩誦讀等問題,不利于古詩文教學質量的提升。教師應當加強實踐經驗總結,采取有效得古詩文誦讀措施,以切實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古詩文;誦讀
小學語文經典古詩文是針對小學生學習特征選取的我國優秀文化成果,誦讀經典古詩文對提高學生語文素養有著積極促進作用。但古詩文誦讀能力培養不能一蹴而就,理解字面意思、透過文字體會詩文情感內涵、透過作品感受作者情懷都是不可或缺的,也是提古詩文誦讀成效的重要前提。
一、反復誦讀理解感悟
古詩文對學生的影響是長期性的,但短時間內的誦讀不能有效提升學生文學素養,更不會在學生腦海中形成深刻記憶。尤其是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會導致學生對古詩文內容理解片面,故事語言美的體會淺顯,更不利于詩文的有效運用。古詩語言內涵深刻且情感豐富,學生需要反復誦讀才能有所理解與感悟。如教學《漁歌子》,教師先配樂范讀,請學生談感受,讓學生初步感受詩人的“不須歸”。再由“不須歸”切入,讓學生交流匯報詩人“不須歸”的原因:(1)景美“不須歸”。(2)眷戀“不須歸”。課件出示張志和資料“每垂釣,不設餌,志不在魚也。”師生交流詩人的生平,理解詩人“不須歸”的是什么,進而走進詩人的內心。作者借這首詞,表明了怎樣的志向?(愛自由、愛自然)。回顧詩人生平的著作,師生帶著對整首詞的感悟,一起誦讀《漁歌子》。最后還可以唱一唱:“詞不但可以讀,還可以唱出來呢!讓我們一起跟唱《漁歌子》吧!”
此外古詩文誦讀教學應當迎合學生身心發展特征,低年齡段的學生可以采取被動養成法,利于學生善于模仿的特征,采取接龍讀與齊讀等方法培養學生誦讀喜好,相對于學生理解力的培養,更應當注重學生記憶力與直覺力的培養。高年極段的學生采取主動引導方法,加大古詩文誦讀意義宣傳,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展開誦讀,加強學生誦讀效果檢查,糾正誦讀節奏與語調等方面的錯誤,確保誦讀的準確性與有效性[1-2]。
二、加強師生互動
教師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占據了學生大量自主學習時間,學生處于被動學習地位,導致學習效率低下,且知識理解記憶片面。學生完全自主展開古詩文誦讀,但對文章內涵理解片面,缺少語調頓挫,失去了古詩文教育的作用價值。對此,可以根據學生個體差異,安排理解能力與誦讀能力強的學生組成古詩文誦讀小組,定期對小組展開誦讀方法、技巧與詩文理解等方面的強化訓練,培訓更多誦讀學習帶頭人,從而帶動班級整體古詩文誦讀能力提升。如在《望廬山瀑布》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工作,播放與古詩文相關的視頻資料,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向學生生動有趣地講述古詩文創作背景知識,為學生營造身臨其境的學習感受。合理采取小組合作討論教學方式,向各小組安排古詩文誦讀與詩句理解的任務,小組通過討論交流完成任務,深入了解詩文含義與內涵,掌握每一句辭藻的合理運用。教師提供匯報課等展示機會,讓形式欣賞到各種形式的展示。教師對學生在古詩文誦讀中出現的問題應當加強引導,帶動學生思考的同時,促使學生養成自主誦讀古詩文的良好學習習慣。
三、展開各種誦讀活動
古詩文在小學語文教材中占據較大比重,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養成有著現實意義。古詩文蘊含豐富的情感與文學藝術,誦讀古詩文奠定情感基礎,掌握語言運用技巧,也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基礎。教師應當立足教材充分挖掘古詩文的魅力,并積極開展各種誦讀活動,引導學生能夠靈活運用古詩文。如在《登鸛雀樓》教學中,可以采取動畫與故事等形式,引導學生完成人物與情節分析。鼓勵學生完成誦讀與情境表演的活動,小組編排后在同學面前展示,學生的表演效果反映了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程度,在激勵與表演欲的影響下,學生必然會通過反復誦讀加大對情節與人物的分析力度。在其基礎上,引導學生比較創作背景相同或意境相同的古詩文差異,包括《樂游原》與《八陣圖》、《賦得古原草送別》作品等,從而深入了解作者情感,實現對古代圣賢高貴思想品質的更好傳承。由于小學生的心智尚未成熟,對詩詞歌賦理解不透徹,教師應當定期開展主題講座與朗誦比賽等活動,讓學生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詩文學習中來,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3]。
在素質教育觀念影響下,對小學生古文了解、學習與運用等能力培養更加重視。古詩文聚集了古代文人智慧,誦讀經典古詩文,對改善學生交流與表達能力、語言習慣等有著積極意義,并夯實了課外古詩文學習的基礎。教師應當加強職責轉變理念,充分了解學生心理與學習特征、需求等,確保教學方案設計的針對性與有效性,同時靈活轉變教學方式,以盡快實現知識技能與情感等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萬凱.小學古詩教學中情境建構的教學策略[J].江西教育,2017(35):39-40.
[2]馬仁茹.入經典之門聞古韻之香——淺析小學語文古詩文誦讀[J].吉林教育,2017(1):82.
[3]張立云,鮑獻杰.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經典誦讀教學[J].語文世界(教師之窗),2018(6):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