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上書 龔文明 甄澤宇
摘 要: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個人和企業想要發展,操作簡單、便利的民間借貸必然受到民眾的青睞,有良好的發展趨勢和前景。但是,民用借貸也存在著高風險。因此,了解民間借貸的風險并切實加以防范尤為重要。
關鍵詞:民間借貸;風險;防范
中圖分類號:F832?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0)12-0071-01
一、民間借貸的概況
1.民間借貸的含義。民間借貸是指公民、法人或組織之間相互借用錢財或證券等易流通的資產的行為。銀行的貸款、國家的國債等經過政府的金融監管部門批準的借貸行為,因借貸的主體涉及官方而不屬于民間借貸的范疇。民間借貸自人類的貨幣產生時已有雛形,早在春秋時期就有農業貸款和高利貸。民間借貸只要借貸雙方的主觀意愿屬實,并嚴格遵守國家法律和行政法規的有關規定,比如借貸的利率不超過中國人民銀行規定,借貸的行為就受法律的保護。
2.民間借貸現狀。在我國,民間借貸最早出現在華南經濟發達地區。經濟的發展需要資本的推動,中小企業想要壯大,就必須要有相應的發展資金。但是,銀行放貸有煩瑣的程序和嚴格的審查,基本上只貸給大企業,而大多數的中小企業都難以達到要求,借貸市場供不應求。因此,個別開放城市順應大勢,將“民間資本”與中小企業串聯起來,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民間借貸借此開展、流行起來。如今,民間借貸已經普及全國,在解決中小企業貸款問題上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其仍存在改進和優化的空間,比如風險控制和監管還不太完善等。
3.民間借貸的形式。最早的民間借貸是無利息的自由借貸,然后出現了以牟利為目的的高利貸,其借貸手續簡單,一般不對借貸人的經濟情況的條件進行調查,但往往伴隨著非常高的利率。當借貸者無力償還債務時,放貸人常常會對借貸人采取暴力行為等非法手段來威逼其償還賬款,嚴重的甚至會造成刑事犯罪。
時下最興互聯網借貸,其通過互聯網的平臺實現借貸、融資行為,借貸的方式靈活,不需要抵押物品等。由于目前居民儲蓄富足,很多人習慣把資金投到互聯網金融平臺,平臺把這些資金借給中小企業,因此我國互聯網借貸的發展趨勢也就水漲船高。
二、民間借貸存在的風險
1.民間借貸不夠規范。一是借貸程序過于簡單。由于民間借貸隨意性較大,且借貸行為常發生在親朋好友之間,放貸人往往由于熟人情面,不會深究于借款人的經濟條件、償還能力等情況,甚至不要求寫下借貸憑證,或者憑證過于簡單,一旦產生債務糾紛,放貸人難以通過法律來維護自身的利益。二是民間借貸公司借給個人或企業的借貸資金的利率普遍較高。但是,高利率一方面增加了企業的財務負擔,形成了惡性循環,不利于經濟發展;另一方面容易產生高利貸企業,對民營經濟活動和社會安定帶來負面影響。而且企業發生高利息的借貸后,支出進一步增加,對收益情況本就下跌的企業無疑是雪上加霜,有甚者“拆東墻補西墻”,通過產生新的高利息借貸來償還到期的負債。貸款資金用于企業生產經營后,產生的利潤也有限且波動,貸款期限到了,企業通常難以償還這類高利貸債務。這樣,企業的資產在借貸時被抵押,導致資產虧空,并形成惡性循環,對企業的發展造成毀滅性的影響。
2.相關監管機制不完善。目前,國家缺乏健全的民間借貸監管制度,監管機構很難在民間借貸中發揮良好的監管作用。并且民間借貸的利率普遍較高,容易形成高利貸,對金融秩序和經濟發展帶來不良影響,給國家宏觀調控帶來困難。另外,民間信貸多屬于私人交易行為,很難進行跟蹤監管,一旦產生債務糾紛,很容易發生暴力追債行為演變為惡性傷人事件,不利于社會的穩定。
3.民眾對民間借貸缺乏認識。民眾和企業通常不太了解相關的法律法規,容易產生逐利避禍的心理,進行違法的民間借貸。因為缺乏對借貸法規的了解,民眾容易掉入非法借貸的陷阱,一旦發生債務糾紛,不利于社會穩定。
4.非法借貸組織形成規模。由于高利貸的利潤巨大,從事該行業人員漸漸增多,非法借貸組織也逐漸在暗處形成規模,對社會的安定產生不可小覷的威脅。在形成規模后,非法借貸組織的非法活動開展就更加容易,更多的人和企業受到危害,而以公安和監管部門以往分配的精力去規范和約束規模化的非法借貸則效果不明顯。
三、民間借貸風險的防范
1.完善民間借貸法規和程序。目前,民間借貸體量巨大,少有差池就會影響很多的企業和個人,金融監管部門需要盡快完善民間借貸的相關法律法規,引導和保護民間借貸行為的正常進行。比如對借貸的合同進行規范,并上傳數據到官方平臺進行登記,以更好地保護借貸的安全。針對非法借貸制定相關法律去限制乃至懲治他們,保護合法借貸者的利益。
2.加大金融監管力度。金融監管部門需加強監管,嚴厲打擊非法民間借貸企業,維護債權人的合法權益,使非法的民營金融企業或組織“回歸原形”。加大監管力度要付諸行動,金融監管部門應安排充足的監管人員,完善監管程序,增加監管頻次,讓監管更具作用,使民眾和企業也能安心、安定。
3.宣傳金融和法律知識。有關部門定期召開金融和民間借貸相關知識講解會,為公眾答疑解惑,從根本上強化公眾的民間借貸知識。要向民眾講解銀行借貸的辦理程序,讓民眾借貸能規范的進行,做好憑證,避免產生糾紛。
4.強化管理,打擊非法借貸組織。以公安和監管部門以往分配的精力去對付規模化的非法金融活動效果不明顯,因此要加大力度予以打擊,監管要迅速,決不能養肥了黑產再繳獲利潤充當部門的績效,讓民眾、企業不受侵害才是監管部門的目標,必須認真調查處理,以維護社會穩定和財務秩序。
四、結語
在當前的社會,民間信貸發展十分活躍,但是這種活躍的基礎條件卻并不完善。因此,對于當前異常活躍的民間信貸,不僅需要加大監管力度,規范民間借貸行為,更重要的是根據現實情況制定、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從根本上避免民間借貸糾紛的產生,從而保障國家的金融安全以及社會穩定。
參考文獻:
[1]? 李雪凈.民間借貸的風險分析及化解對策[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7):83-88.
[2]? 趙勇.中國民間借貸風險研究——風險表現、成因剖析與對策建議[J].理論研究,2012,(2):2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