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滿懷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小學數學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充分培養學生的學科思維和創新意識,小學的教育工作者應圍繞學生的核心素養創新教學模式,要引入更加先進的教學方法,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主要圍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相關內容,對目前我國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養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探討完善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有效途徑,從而為相關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核心素養;培養
一、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相關概述
(一)核心素養的概念
所謂核心素養,就是學生的數學認知思維和表達能力,數學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的思維形成方式,要引導學生充分理解數學思想的本質,保證知識學習的整體性、持久性和綜合性。數學的核心素養能夠充分反映學生的數學意識和數學思想,需要教師不斷完善教學方法,對學生的數學推理能力、運算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分析能力進行相應的鍛煉和提升,并且要在教學的過程中積極培養學生的數學情感,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積極主動進行相應知識的探索和學習。
(二)核心素養的特征
數學教師應深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引導學生形成完善的數學思維,全方位培養學生的學科能力。數學核心素養表現為學生有成熟的數學觀察能力,能夠主動發現數學問題并有效解決,掌握相關的數學思想方法,與別人進行有效的數學交流,正確利用數學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學生需要進行相應的數據觀察,了解學習活動中各類知識的特征和應用方法,養成發散性思維,能夠舉一反三,靈活運用相應的知識解決數學問題。同時,學生需要學會獨立進行數學思考,能夠經歷完整的數學思考過程,發現數學知識的本質和內涵。另外,學生需要學會數學表達,要科學地進行實驗、猜想、運算、推理、驗證等過程,對所學知識進行理解和運用,要在課堂上與教師進行互動和交流,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提升自己的數學學習水平。
二、目前我國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一)數學教師專業素養有待提升
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盡管我國很多小學數學教師非常重視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但在教學實踐中依舊存在很多問題。首先,不少數學教師自身的專業素養存在一定的不足。一些教師僅僅根據主觀經驗進行課堂教學,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思維特點和接受程度,忽視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體驗。沒有結合學生的智力水平對一些復雜、抽象的知識進行分析和講解,影響了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同時,一部分數學教師對相關數學概念的認知不透徹。數學教師的知識掌握情況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效果,然而,很多教師沒有深入分析教材的知識結構,課堂教學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導致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不足,沒有形成完善的知識脈絡。另外,數學教師的教學技能有待提升。很多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存在明顯的滯后性,沒有與時俱進,創新教學方法,忽視了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沒有對教學效果進行及時的反思和調整,影響了實際的教學水平。
(二)小學生數學思維欠缺
由于小學生正處在一個思維塑造的過程,自主探索能力較弱,所以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對數學存有畏難的情緒,如果教師不采取措施解決,會影響學生對數學的學習信心和興趣,形成惡性循環。同時,思維機械導致部分學生思維能力不斷減弱。一些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往往存在審題不清等問題,對所學到的知識生搬硬套,沒有根據題目信息進行靈活的運用,思維水平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另外,一些教師對學生的思維變化情況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由于應試教育的思想根深蒂固,我國大多數小學數學教師仍舊采取灌輸式的教學方法,沒有與學生進行適當的交流和溝通,難以及時發現學生在學習思維方面存在的問題,影響了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效果。
(三)學生學習興趣不足
由于數學知識較為枯燥,很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存在抵觸心理,無法有效理解抽象、復雜的知識。再加上數學成績在小學課程體系中占比較高,會給學生帶來額外的思想壓力,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多學校沒有建立起完善的教學評價體制,忽視了對學生課堂參與效果、思維方式、創新能力等各方面的觀察和評價,大多數學校仍舊將學生的成績作為主要的考察指標,影響了教學管理工作的先進性與適應性。數學教師往往通過布置練習題和考試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并沒有深入分析學生各階段的學習思維變化情況,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學習體驗,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
三、加強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有效途徑
(一)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
我國小學數學教師應充分提升自己的職業素養,對學生進行更加科學完善的學科教育。數學教師首先應立足教材,充分了解各章節數學知識的內涵和規律,根據學生的思維特點和接受程度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進行課堂教學。教師應根據學生課堂的參與情況調動課堂氛圍,注重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保證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同時,教師應注重知識的前后聯系,促使學生理解知識的基本概念,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使其能夠自發探索并應用相關的數學思維,解決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此外,數學教師應加強對數學學科史、數學思想等方面的學習,要創新自己的教學思維,避免教學手段僵化等問題,要了解我國小學數學的教育發展歷程,結合時代的發展特點,引入更加前沿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素材,注重對學生學習心理的觀察和引導,幫助學生發現數學的美,從而提升學習熱情,積極進行自主學習。另外,小學數學教師應加強課程設計,充分學習國內外先進院校的成熟教學案例,結合本校的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及時進行知識的總結和歸納,幫助學生形成完善的知識體系,開闊學生的視野。數學教師還需要提升自身的探究意識,保持高度的工作熱情,積極鉆研教學工作,主動學習更加科學的教學理念和方法,不斷夯實自身的教學基礎,優化教學手段,保證教學工作的先進性與適應性。
(二)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思維
小學數學教師應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要從知識的灌輸者變成學習的引導者,處理好講課與學生自主學習之間的關系,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小學數學教師應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注,要對學生的思維方法、解題能力、交流合作水平進行觀察,加強對學生的思維訓練。在教學時應與時俱進,實現反轉課堂,為學生提供更加開放的學習環境,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發現學生的學習問題,并與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促進學生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提升核心素養。同時,小學數學教師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要有效利用學生的好奇心開展課堂教學工作。可以建立相應的數學模型,將復雜的問題進行剖解和分析,讓學生運用以往學習的知識進行解答。此外,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對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給予更多的幫助,引導學生在獨立思考的過程中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并且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及時對知識進行梳理,幫助學生舉一反三,根據題目的關鍵信息,靈活運用相應的解題方法。另外,要開展更加豐富的數學實踐活動,提高數學教學與生活實踐的聯系性。數學教師應根據學生的成長環境,引入相應的教學情景,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靈活運用,有效解決生活問題,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三)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小學數學教師應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學生的潛意識進行核心素養的培養。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急于求成,要遵循教學的本質規律,滿足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首先,要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要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充分調動自己的感官聽講,理解和吸收知識,培養學生專心聽講的習慣,利用飽滿的熱情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跟上課堂教學進度。同時,教師需要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習慣,避免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出現套用公式的情況,要讓學生認真審題,了解各變量之間的關系,靈活運用相關公式解答題目。另外,教師應聯系生活實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保證數學教學的實用性。例如,在講解軸對稱圖形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生活中哪些物品是軸對稱的,這樣能夠幫助學生加強對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聯系,從而激發學習興趣。并且,教師應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優勢,利用多媒體等設施進行課堂教學,為學生展示更加生動形象的教學素材,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感官體驗,引入更加有趣的教學內容,滿足學生的好奇心,開拓學生的視野,從而使其產生對數學的濃厚興趣。
四、結語
在當前時代,為保證小學數學教育工作的先進性與適應性,數學教師應深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同時,數學教師應創新教學方法,立足于實際情況,深入挖掘課本與生活中的教學素材,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從而完善課堂教學方法,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參考文獻:
[1]李星云.論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構建——基于PISA2012的視角[J].課程·教材·教法,2016,36(5):72-78.
[2]胡國興,許歡.核心素養視域下小學教育專業學生數學素養探析[J].德州學院學報,2019,35(2):90-93.
[3]何璇.小學數學核心素養要素與內涵研究——基于美英等五國數學課程目標比較[J].數學教育學報,2019,28(5):84-91.
[4]王炯廉.回歸課堂教學,有效培育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以微專題《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教學設計為例[J].數學教學通訊,2017(12):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