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偉耀
【摘 要】 在新課改日益深入的當下社會,初中數學教學也日益注重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而這就使得傳統、固定及單一的教學模式已不再適應當前教學的要求。變式訓練的有效開展,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而且有助于消除學生的思維定勢,使學生的數學思維更加發散。基于此,下文筆者主要就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開展變式訓練展開探討,以期為其他初中數學教學工作者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 變式訓練? 初中數學? 教學策略
引言: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許多題目都可以一題多解,所以掌握一題多解的方法,就能幫助學生對所有知識點融會貫通,加強理解。變式訓練可以引導學生轉變思維模式,改變思考角度,使學生更加準確、快速地找到一題多解的方法,而這對于學生的發散數學思維是非常有利的。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把變式訓練看作是掃除教學障礙的利器,多加探索和應用,從而更好地實現提升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目的。
一、變式訓練的簡要概述
(一)變式訓練的定義
變式是指在基于一定范式樣式的前提下,轉變問題情境或思維角度,使事物的本質特點保持不變,使事物的非本質特點不斷發生變化的方式,將變式運用到教學訓練當中就被稱為變式訓練。變式訓練可以分為過程性變式和概念性變式兩種基本形式:過程性變式是指通過變式的方式,為學生展現知識形成的全過程,從而有助于學生對知識來龍去脈的梳理,掌握知識最本質的特征,從而有助于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認識;概念性變式是指通過運用概念變式與非概念變式,對知識的本質屬性進行揭示,使學生學會從多維度去分析和理解知識,構架起與原有知識的內在關聯。
(二)變式訓練的原則
1. 任務性原則
變式訓練需要具有明確的思維層次和任務指向,初中數學教學涵蓋的知識點比較多,知識的難度也相對較大,而且教學時間有限,所以變式訓練的開展,需要根據既定學習任務進行變式,只有這樣,才能使變式訓練更具高效性。
2. 過程性原則
變式訓練的開展需要展示知識的思維過程,換而言之,教師應當注意對解題思路的探索、總結和概括,從而使學生在變式訓練的過程中,能夠充分發散思維,獲得相應的能力發展。
3. 層次性原則
變式訓練的開展需要秉持著由簡入難,循序漸進的基本原則,使知識能夠一直處于學生的最近思維區間,指導學生學會對知識的分析和探究。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被充分激發出來。
4. 相異性原則
變式訓練的開展,需要根據特定的課程類型,采取與之相對的變式訓練策略。由于受訓練目標和訓練內容的限制,所以每種訓練策略只能針對于某一特定課程類型,而這也導致了變式教學模式比較豐富多樣。
二、變式訓練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概念教學中的變式訓練
概念教學是初中數學教學的基礎,也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中心環節,起著統領歸納的作用。為了使學生對概念加深理解,教師可以運用變式訓練的方式進行教學。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積極引導,使他們在變式訓練的過程中,發現概念的本質屬性及內在關聯,從而調動學生對數學概念的探究興趣和學習熱情。
例如,在教學“分式”的概念時,教師要將教學重點放到分式有意義必須具備的條件分析上,即要想使分式有意義,必須保障分式的分母不為零;若分式的分母為零,則不論分式的分子是什么數,分式都沒有意義。上述是傳統分式概念的講解方式,為此教師可以運用變式訓練,將分式變成除法的形式,從而使學生更加直觀地認識到分式的分母不能為零的性質。
(二)定理教學中的變式訓練
公式和定理兩者之間相互依賴,即公式是定理的體現,定理是公式的依據,二者之間可以實現靈活轉換,所以教師必須對學生加強指導,使學生對公式和定理加深理解,從而實現兩者間的靈活變通。教師可以通過變式訓練的方式,使學生對公式和定理之間的關聯加強認識,提高學生對知識的辨析能力。
例如,在教學“垂徑定理”時,由于其中涉及了圓的直徑定理和直徑平分弦定理,所以為了使學生對兩者的關系更好地區分,加深對直徑垂直平分弦的認識,教師可以采用變式訓練的方式,反復變化垂徑定理的條件,使學生在不斷變化中加強對直徑定理和直徑平分弦定理的區分,從而最終實現對垂徑定理理解、掌握并熟練應用的目的。
(三)習題教學中的變式訓練
在對習題教學時,教師可以運用變式訓練的方式,改變習題的條件或結論,以來檢驗學生對解題思路的掌握情況,而且這種方式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轉化能力和推理聯想思維。
例如,習題原為:有一份工作,A需要10個小時完成,B需要7個小時完成,現在為了趕工作進度,所以A、B兩人通力配合,則這項工作需要幾個小時完成?教師在對這道題目講解完畢后,可以運用變式訓練的方式,適當改變原題的條件,以此來檢驗學生對此類題目解題思路的掌握情況。如教師可以將習題轉化為,有一份工作,A需要10個小時完成,B需要7個小時完成,若A單獨工作5個小時后,B再加入其中,則完成這項工作還需幾個小時?通過變式訓練的方式,就能使學生明白只要掌握例題的解題思路,在遇到同種類型的題目時就能迎刃而解。
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變式訓練,不僅可以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而且可以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抽象思維、解題能力、創新意識和實踐水平。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必須對變式訓練加強重視,依照學生的認知特點及特定教學內容,選擇最適宜的變式訓練方式。只有這樣,才能使變式訓練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以此來更好地促進初中數學教學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張迎迎.“變”中學習——初中數學教學中“變式訓練”[J].華夏教師,2019(15):35.
[2] 彭曉梅.初中數學教學中變式教學的探討[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10):38.
[3] 陳瑟.數學教學中的變式訓練探研[J].成才之路,2018(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