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偶華
摘要:新會計準則的實施對政府補助會計核算問題具有重要的影響。本文首先從財務管理制度建設和會計核算方法變化等多個方面出發,對政府補助會計核算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總結研究,并制定了新會計準則實施背景下的改進策略,對提升政府補助會計核算綜合質量,具有重要積極意義。
關鍵詞:新會計準則;政府補助;會計核算
使用政府補助的方式進行重點產業的扶植,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突出體制性優勢。但是政府補助會計核算的問題也阻礙著這一重要目標的實現。因此,對新會計準則的影響進行研究,并制定政府補助會計核算改進策略,是很多會計工作專業人士重點關注的問題。
一、新會計準則下政府補助會計核算存在的問題
(一)財務管理制度不夠完善
會計核算制度的規范化運行很大程度上依賴財務管理制度,但是,一些企業對于防控資金虧損的重視程度較高,對于財務管理制度的深遠影響缺乏有效的研究,無法在管理制度設計方面取得進展。一些財務管理制度的制定對于財務問題的具體處置需要關注程度較低,尤其對于財務問題處置在制度設計方面的需求缺乏有效的關注,導致財務審計監督工作的構建存在不足,無法在制度設計層面實現對財務管理工作的有效改進。部分企業雖然進行了財務管理制度的改良,但缺乏對政府補助狀況的研究,尤其對于政府補助資金的應用價值開發情況關注程度不足,無法在財務管理制度創新方面取得進展,也使得財務管理制度的建設無法在明確制度應用價值的情況下得到優化處置。部分財務管理制度簡單的從優化企業經濟效益和維護企業經營權益的方面進行設計和改良,對于政府補助所具備的公益價值缺乏深刻的認識,在進行監督工作機制建設的過程中,簡單的使用企業內部督查的方式進行工作方案設計,沒能引進外部因素進行有效的監管,最終導致財務管理制度的設計缺乏對運行標準的充分關注,無法在制度創新方面實現經驗的更好積累。
(二)財政貼息核算方案不夠健全
在新會計準則實施的情況下,會計核算工作需要對補貼收入方面的內容進行較大幅度的調整,財政貼息必須被作為主要因素納入會計核算的范疇之中。但是,想要的一些新會計準則在實施的情況下,對于不追溯原則的認知不夠深入,缺乏對新準則頒布影響的完整分析,導致財政貼息核算方案在具體制定的過程中,無法在財務費用控制方面取得理想的進展,最終導致財務費用的管理工作無法在頒布之前得到創新,降低了財政貼息核算方案的應用價值。一些企業對于自身利潤所受影響的總結不夠全面,沒能在財政貼息核算方面實現對財務費用的優化控制。一些企業雖然對財政貼息核算方案具備一定的了解,但對于納稅調整狀態的分析不夠全面,沒能在費用計入方式的調整過程中,實現對費用余額的有效控制。從現有的政府補助情況來看,技術改革調整所得的資金總量較大,但會計核算工作的設計對于新會計準則的應用不夠靈活,沒有對資本法核算進行創新,導致財政貼息無法實現資本化調整,難以被作為常規資產進行處置,也使得政府補助的作用無法借此得到充分發揮。
(三)政府補助會計核算范圍的劃定缺乏合理性
精準實施會計核算范圍的劃定,是凸顯會計核算工作價值的基礎。但是,現有的一些政府補助會計核算工作在實施的過程中,對于核算范圍的設定缺乏有效的關注,沒能對原有核算方案進行創新性調整,無法在補貼收入以及專項應用款項的核算方面實現自身業務的有效優化。一些會計核算工作對于定額補貼的設計情況缺乏有效的關注,沒能按照定額計算的方式實現對核算范圍的有效創新,降低了會計核算的總體準確性,也使得政府補助的作用發揮較為有限。部分會計核算工作對于專用款項的組成情況關注程度不足,導致政府補助的組成要素無法得到完整的總結,不利于會計核算工作范圍的進一步創新。一些政府補助資金對于企業的承貸情況考察不夠精準,相關補貼的撥發無法保證完整的適應會計核算工作的創新需求,導致會計核算基礎性業務的范圍設計難以得到有效的經驗借鑒,無法通過工作范圍的調整為政府補助資金作用的全面有效開發提供幫助。
二、新會計準則下政府補助會計核算工作改進策略
(一)提升財務管理制度完善程度
在企業進行財務管理制度創新過程中,需要對政府補助的性質進行研究,并對相關會計核算工作在制度層面的需求進行總結,使制度的創新可以為財務管理工作的創新改良提供更加理想的條件,并且保證財務管理制度的作用得到更好的開發應用。要根據會計核算工作的內容和模式特點進行財務審計監督工作的設計,尤其要對核算信息的監督審計機制進行完善,使監察性質的機構可以結合實際需求得到改進,更好的提升財務管理制度的應用水平。財務管理制度的建設一定要對會計核算業務偏差所構成的影響進行預測,使制度的制定可以根據其價值保障水平獲得相應的支持,以此實現財務管理制度執行有效性的改進。要加強對核算性質業務組織情況的關注,尤其要對核算工作的效率情況進行有效分析,使政府補助會計核算方案可以得到較為完整的設計處理,并使相關的組織調配職權和審批職權得到優化處置,為財務管理制度作用的更好顯現提供幫助。
(二)提升財政貼息核算方案健全程度
會計核算人員一定要對新會計準則的精神進行完整深入的研究,尤其要對補貼收入對于政府補助價值變現的重要影響具備足夠的了解,使財政貼息可以被完整的納入會計核算范疇之中。要強化對過往會計處理內容的掌握,按照不追溯原則進行處置,使新會計準則的精神可以得到全面的貫徹推行。在會計核算人員制定財政貼息核算策略過程中,一定要對補貼收入的情況進行精準統計,并對財務費用進行必要的沖減處理,為財政貼息核算的高水平實施提供幫助。要對當前政府補助的側重點進行總結研究,尤其要對新會計準則的各方面影響進行完整的統計,使技改貸款貼息的重要性可以得到明確,并使相關核算方法可以實現調整。一定要加強對財政貼息資本化情況的關注,尤其要對資產價值的變化情況及調整需求進行完整的分析,按照遞延收益的方式進行歸納處置,使財政貼息的核算可以在方法創新的情況下,具備更高水平的精準性,為政府補助作用的更好發揮提供幫助。一定要加強對營業外收入情況的重視,尤其要對財政貼息的收益期進行科學總結,使營業外的收入可以根據期限的特點實現合理判斷,以此保證新會計準則的實施可以為財政貼息核算提供更加具體的指導。
(三)提升政府補助會計核算范圍的劃定合理性
在進行會計核算工作范圍具體劃定的過程中,務必加強對傳統會計核算方法的關注,尤其要對政府補助資金的類別進行區分化處理,為專項應付款項以及補貼收入的精準設計提供幫助,并保證應收補貼款的設計可以完整的適應政府補助資金應用的具體要求,為會計核算范圍的合理化設計提供更加充足的保障。一定要對會計核算范圍劃定的各方面影響進行成熟完整的研究,尤其要對定額計算所需條件進行有效考察,使會計核算范圍的劃定可以更加完整的適應專用款項撥發管理的具體需求,為會計核算工作范圍的調整可以積累更加充足的經驗。一定要強化對財政貼息重要作用的研究,使會計核算范圍的劃定可以科學的進行工作側重點的識別和認定。
三、結論
會計核算工作的有效推進,是保證政府補助的作用得到完整顯現的關鍵。在新會計準則實施的情況下,會計核算工作必須進行有效的創新,才可以為政府補助目標的實現提供幫助。因此,結合新會計準則的實際需要進行具體問題的分析,并制定會計核算工作的改進策略,對提高會計核算工作的綜合性運行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張斯嘉.新會計準則政府補助經濟后果研究案例分析[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8,29 (16):95-96.
[2]李艷萍,章潔倩.新會計準則下會計利潤與納稅所得的差異分析[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09 (03):38-39.
[3]殷煒,朱學義.新會計準則下商業特許權會計核算初探[J].商業會計,2009 (23):14-15.
[4]劉紹欣.淺談新會計準則的變化及影響——學習新會計準則的體會[J].船舶物資與市場,2007 (06):33-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