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意達
摘要:大管也叫巴松管,是西洋樂器中特別有代表性的木管樂器,也是交響樂隊中重要的演奏樂器之一。大管有著獨特的音色,低音區莊嚴沉穩,中音區音色柔美、飽滿,高音區音色柔腸百轉,極富戲劇化。大管的低音(低八度),有著木管家族中的最低音,音色聽起來堅韌剛勁,稱得上是管弦樂隊里霸氣勢力的代表。大管是一種雙簧片的低音樂器,在演奏中需要掌握好吹奏技巧和節奏、氣息的運用,作為大管演奏者需要良好的音樂素質和個人修養,這不僅是個人能力的展現,還關系到整個樂團演奏的音樂效果。本文主要闡述大管在演奏中的技巧運用以及優秀的演奏者應具備的素質修養。
關鍵詞:大管? 表演者? 演奏技巧? 素質修養
中圖分類號:J616?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20)08-0066-02
大管屬于雙簧氣鳴的樂器,其音域跨度大,身高約134厘米,內堂總長254厘米,管身是木制品,演奏者在演奏時一般是用掛帶將其掛在自己的肩膀上或是脖子上,然后將大管哨口的三分之一處放于嘴里,正確的運用自身的專業能力才能保證大管的演奏效果。想要在交響樂舞臺上完美地進行大管演奏,必須進行持之以恒的演奏技術訓練。
一、大管演奏中的技巧
(一)口型技巧
大管是用嘴和手來演奏的樂器,演奏者口型的運用和手指的技巧自然也是最為重要最為基礎,對大管的初級學習者來說,口型訓練過關后,才可以更好地學習演奏大管的技巧,為演奏出好的音色奠定基礎,從而自由地控制好演奏時的音量和音準。大管演奏時的口形與我們正常的說話的口形是不一樣的,首先應該面帶微笑,嘴角分別向兩側展開,上下牙齒呈半閉合形狀,將大管的哨片三分之一處放在嘴唇外部,在這樣的基礎上保持著口型,放松臉部肌肉。然后進行演奏,要注意的是,在大管演奏中最忌諱鼓腮,所以演奏者需要在演奏時保證面部肌肉的放松,還有注意避免在演奏時的口型改變,即使在調整高低音時也不能改變口型。大管學習者在初期階段要時刻注意自己口型的呈現和鍛煉,多在日常生活中采用多種方式方法的練習,才會避免在正式演奏時不出現低級錯誤。
(二)氣息技巧
大管演奏對氣息的運用有較高的要求。大管演奏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氣息,演奏者正確的運用氣息的方式方法,不僅有利于表演的效果,還會避免對演奏者的身體產生損傷。在類似大管這樣的管弦類樂器的表演時,樂器的發音需要用氣息作支撐,這樣才能讓每一個演奏出的音符變得圓潤飽滿。大管演奏時的呼氣、吸氣會經常進行轉換,所以要求演奏者要具有持續的控制能力,有把握的控制自己的氣息,才能更好地表現出曲子的意境。如布恩斯的《第一協奏曲》中,第一樂章要求演奏者的氣息呈現有力并富有彈性,但興德米特的《奏鳴曲》的第一樂章就要求氣息要形如抽絲一樣連綿不斷[1]。所以在練習時,演奏者應該找到正確的吸氣和呼氣的方式,保證演奏的質量。
(三)節奏技巧
在音樂表演中,每一首曲子都有自己的節奏控制,節奏的使命就是組織音樂中各種音符、音調的結合,當音樂脫離了節奏,就會讓演出變得混亂。在交響樂演奏中大管常常被作為節奏型樂器來使用,它可以加強節奏的韻律,保障曲子的穩定和變化。作為大管演奏者不管是在排練還是在正式演出時都要熟練的掌握曲譜的節奏,在思想上更是不能開小差,稍不注意間就會與旋律脫節,嚴重破壞演奏節奏。在一首曲子中可能會出現節奏的快慢之分和節拍變化較多的情況,例如三拍子、四拍子、五拍子等同時出現在一首曲子中,在演奏這種作品時要注意抓住其中的節奏的律動和強弱拍的關系,將其通過演奏呈現出作品獨一無二的風格和魅力。
(四)手指技巧
每個人的手指長短、靈活程度以及力度等方面都是不一樣的,所以手指技巧是演奏大管樂器必須掌握的基礎演奏手段。為了保證演奏者對曲譜的熟悉度和演奏的高質量,需要平時大量的手指運用練習。在練習中,要注意多個音階的大小調,還有頗音的練習。長時間的手指練習會讓手上的操作更加的靈活、敏捷、也能保持一定的彈性[2]。當然,除了運指的快速準確以外,還有對控制手指的力量進行練習,不同的力度會產生不同的音色和音準,根據交響樂曲子的激昂或是低沉,要保證口型、氣息和手指運用的統一高度,這樣才能發揮出最好的演奏質量。熟練的運指技術是要通過長時間的系統、規范的訓練,這是一場需要長期反復練習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一勞永逸,所以學習者要有堅持不懈的決心,才能發揮出應有的實力。
綜上所述,大管的演奏并不是我們欣賞演奏會時所看到的那樣輕松,正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為了呈現出完美的音樂藝術,我們的演奏者需要付出無數的精力和心血,也只有全面掌握大管演奏的技巧,才能充分發揮出大管演奏的音樂藝術特點。當然這其中也離不開大管演奏者自身的音樂素養和自我修養。
二、大管演奏者應該具備的個人修養
(一)專業素質
大管演出時的整體演奏質量由專業的演奏水準決定。而身為大管演奏者想要在交響樂演奏中取得優異的成績,首先就得將自身的業務水平擺在第一位。無論是大管演奏,還是其他的管樂演奏,都對演奏者的專業素質有著較高的要求。在日常的訓練學習中,要求大管演奏者不僅要充分了解認識關于大管的理論知識,更加對大管的演奏技巧進行研究,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在依托扎實的理論知識基礎下,進一步在實踐中不斷積累演奏經驗,才能在困難和問題面前做到從容應對。唯有不斷提高自己,發展自己,才能切實確保演奏者的演奏水平,憑借自身出色的能力,為整個交響樂隊貢獻應有的力量。
(二)音樂素質
音樂素質是大管演奏者應具備的基礎能力。只具備良好的欣賞音樂的能力才可能具備演奏的能力,尤其是演奏者在音樂藝術發展中的高度更需要這種基礎能力。音樂是一門極具情感、復雜而又變化多端的感觀藝術。要求演奏者必須了解曲子的旋律、和聲、節奏、曲式、調性、調式、織體和復調等方面的知識,并且具有一定的實踐基礎。如未能對其形成有效的認識,必然難以確保大管演奏的有序展開。此外還要了解大管的作用和創制過程,以及歷史發展過程中的流派,例如:在18世紀古典音樂中,最著名的就是貝多芬、莫扎特和海頓這些著名的音樂藝術家都創作出了偉大的作品,如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田園交響曲;莫扎特的第40交響樂;還有海頓的倫敦交響曲[3]。大管演奏者對音樂藝術要有自我的理解和自我思考,在依托音樂藝術思考的基礎上才能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也有助于演奏者對音樂藝術形成一個更加全面的認識,進一步實現演奏者自身與音樂的融合。
(三)文學修養
文學是藝術的起源,也是人類語言的藝術升華,同樣是藝術發展中不可缺少的動力。作為大管演奏者來說,也應當培養自身的文學素養,不僅有利于拓寬演奏者的藝術眼界,不再局限于眼前暫時的音樂階段,同時能將眼光放在其他的音樂作品的背景歷史中,對同一時期的其他意識形式形成一個更全面的認識。除此之外,好的文學修養還能理解和欣賞不同的曲風,從中獲得新的創意和想法,這對演奏者的自我創新有著大大的促進作用。為此,作為一名大管演奏者,一定要多閱讀一些優秀的文學作品、影視作品以及戲劇作品,也可能多聽一聽出色的音樂作品,欣賞優秀的交響樂演奏,在這些藝術作品的熏陶下增進自己的藝術鑒賞能力,也可推動自身演奏方法方式的創新,進而演奏出更受觀眾滿意和喜愛的作品。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交響樂中,大管演奏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對演奏者自身的專業能力水平和個人的素質有一定的要求。其中對大管訓練的重要性已經不言而喻,口型和氣息的調整控制,節奏和手指的正確使用,這些都對大管演奏有著重要的影響因素。除此之外,一名專業、優秀的大管演奏者,不僅要有過硬的專業能力,更重要的是演奏者自身的文化素養和個人素質,只有同時完成這兩個方面的要求,才能真正成為一名內外兼修的大管演奏者。
參考文獻:
[1]孫曉策.論大管演奏的若干技巧[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09,(09).
[2]曹矛.基本功在大管演奏中的重要性[J].普洱學院學報,2018,(02).
[3]許奇峰.淺談大管演奏員應具備的素質與修養[J].音樂時空,2014,(22).
[4]于大偉.大管演奏者的素質與修養研究[J].北方音樂,20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