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璐
摘要:在互聯網通信技術飛速發展下,在線教育逐漸得到大眾的青睞。在線音樂教育作為其中的一部分也得到了快速開發和推廣。它打破了傳統音樂教育的空間和時間限制,改變了人們學習音樂的方式和觀念。筆者對在線音樂教育的產生背景和發展現狀進行了一定的整理,分析了在線音樂教育的優勢和局限性并對其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行簡單探討。
關鍵詞:在線音樂教育? ?互聯網? ?在線教育趨勢
中圖分類號:J60-05?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20)08-0118-03
一、在線音樂教育產生背景
在線教育,顧名思義就是通過網絡為介質的教學方式。這種線上教育方式不受空間和時間的限制,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歡迎。尤其在近年,在線教育的發展呈現出了迅猛地發展勢頭。根據網絡統計數據顯示,在線教育仍處增量市場,目標用戶多,預測2020年將突破3000億元大關,行業整體仍處于擴張期。
音樂在線教育作為其中的素質教育部分也是一個重點發展部分。近年來,受益于政策利好、技術支持和社會觀念的轉變,我國音樂教育發展迅速,并且呈現爆發式增長態勢。
(一)政策層面
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重視和鼓勵素質教育機構發展。2016年教育部公布的《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到“2020年左右,要初步形成基于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結合綜合素質評價的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錄取模式”。政策的不斷利好,使得綜合素質類培訓項目備受人們的喜愛,尤其以音樂門類最為熱門,音樂教育市場有著很大的發展空間。另外在線音樂教育方面,根據教育部等十一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促進在線教育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運用互聯網、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教與學互動的新型教育方式,促進在線教育健康發展。其次,完善的考級制度和具有社會公信力的評價體系也是音樂教育備受消費者喜愛的原因之一。
(二)技術層面
21世紀全球進入信息大爆炸時代,互聯網飛速發展,移動端的通信技術逐漸強大,以及手機、平板等移動終端普及等等,使得人們接受知識的途徑越來越便利。在線音樂教育配套的音頻、視頻采集、傳輸技術、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等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成功走向智能時代。
(三)社會觀念
隨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漲、生活品質的上升、教育消費支出增多、互聯網普及以及在線教育技術的不斷成熟,一方面越來越多的家長愿意給孩子提供素質教育類培訓,重視藝術情操的培養;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成人重視自身的興趣愛好,愿意去學習一門器樂或唱歌。這類成人也是最能接受線上音樂教育的人群。隨著在線教育產業鏈搭建的基本完成,用戶付費意識也逐步增強。
二、線上音樂教育現狀
線上音樂教育作為一種較新的教學方式,目前都還在處于摸索時期。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線上音樂教育的類型眾多,由最初的資源類網站到后來的直播教學等等,分化了很多條路徑。
(一)單向資源類
這類線上音樂教育成立時間較長,有一定口碑,但是主要以資源分享為主,大部分免費,也有少量收費資源。內容包括名師的錄課、演奏視頻、曲譜、理論知識等等,其中不乏與高校機構合作的高質量教學。目前比較有名的網站有:
1.中國大學MOOC
中國大學MOOC(慕課)是國內優質的中文MOOC學習平臺,擁有包括985高校在內提供的千余門精品課程。其中,音樂課程涉及到樂器演奏、中外音樂史、音樂鑒賞、音樂實踐教學等,由各高校經驗豐富的教師主講,質量非常高。
2.中音在線
中音在線針對音樂入門、音樂考級與音樂高考的在線培訓,是最早開始啟動的線上音樂教育平臺之一。中音在線匯集了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解放軍藝術學院等專業院團的百位名家名師的精講視頻課程,與百種最新版教材同步配套,授課內容詳細、生動。
3.中國古箏網
中國古箏網是民樂平臺里做得最成功的一個門戶網站,擁有海量的文字內容和三千多首在線箏曲,電視頻道的節目時長已經達到一千多小時,其中大部分為完全自主錄制節目。音樂課程從啟蒙教學到考級到流行歌曲編創都有涉及,并且對一部分專業課程進行收費收看。它的用戶幾乎覆蓋了所有的古箏網民,為廣大箏友、古箏老師、培訓中心及古箏廠家提供了廣闊的學習、交流平臺。
單向資源類網站數量眾多,需要補充說明的是這些平臺主要以單向輸出學習為主,剩下的大部分時間都需要學員自己練習和模仿,對學習者的自主性要求較高。
(二)雙向互動類
音樂教育與英語、K12等教育不同的顯著特點,是主課教學與課后陪練的“二八屬性”,學生需要在課后花費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來熟悉和練習主課老師課堂教授的音樂技能。所以相比早期的資源類輸出在線音樂學習,漸漸地線上一對多或者一對一音樂課程逐漸成為趨勢。
1.抖音直播、淘寶直播、千聊社區等平臺
這類平臺通過一定的營銷手段吸引對口的客戶群,通過免費收看直播或者團購課程的形式提供教學服務。這類直播平臺在線實時提問和留言評論的功能強大,教師除了完成教學內容,還可以根據學生的需求進行進一步講解和答疑,互動程度大大提高。另一方面,依托平臺直播的課程還要依賴團隊或者后臺操作來給學生布置作業、檢查學習成果,所以后期的工作非常重要,通常由專人運營,類似于輔導員的角色。
2.騰訊QQ、微信等音視頻軟件
這類app都是大家日常經常使用的社交軟件,它們自帶的音視頻和通訊功能一定程度上為老師直接進行教學提供了便利。不需要通過平臺的搭建和推廣,直接可以將線下的教學搬到線上。在特殊時期,比如空間和時間條件的限制無法面對面上課時,為廣大的音樂教師和學習者提供了一個更為便利和低成本的選擇。但是,音樂教學不同于文化教學,這門學科對于聲音和畫面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這些社交軟件在通信協議上都是經過了壓縮折損處理,所以某種程度上,難以達到與線下教學一樣的效果。這需要授課老師在課后還需與學生保持交流,通過上交作業、及時點評、拍攝示范視頻等方法進行補充教學。
3.專業在線音樂教學軟件
音樂在線教育有視頻功能是遠遠不夠的,隨著報名線上課程的學員越來越多,很多大平臺和創業者也把目光投向了在線音樂教育工具。這類教育軟件除了提供音視頻服務之外,還增添了許多輔助功能。
舉例愛還課這款app來說,教師和學員下載移動端之后注冊登錄后就可以實現提前約課功能,視頻上課時提供教學白板,教師可以提前上傳曲譜或者提取app自身存儲的海量曲譜在上課時標記使用,學生端可以同步看到。課后還有提交作業環節,老師可以在線批改。不同于其他在線教育,越來越多的開發者注意到了音樂學科一對一、一對少和對教學曲譜使用的特殊性,更多地向更加專業的音樂在線教育方面完善。
除此之外,更加基礎的各種在線一對一陪練軟件也熱度頗高。近兩年被看好的VIP陪練、音樂筆記、熊貓陪練、柚子練琴的app如同雨后春筍般進入市場,并迅速被廣大琴童和家長嘗試和使用。比起在線音樂教學,在線陪練所需的成本更低,市場需求也大,尤其是幼兒市場。
4.智能硬件結合軟件
這類產品基本是在傳統樂器上做出改革,與互聯網技術相聯結,讓音樂學習更加智能化和直觀化,大大增強了趣味性。代表性產品由The one智能鋼琴、Find智慧鋼琴以及羅蘭數字音樂教育。比如The one就是將用戶體驗與鋼琴結合,把移動互聯網技術應用于音樂教育領域,實現了鋼琴跨平臺與多種移動智能設備一體互動,當鋼琴與app連接后,即可實現教學、練習、游戲和分享。Find智慧鋼琴的移動客戶端 ,通過連接Find鋼琴即可實現鋼琴遙控、自動演奏、智能化學琴、琴友社交等鋼琴欣賞和學習用途。Find智慧鋼琴最大特點是前置的一塊專門定制的適配鍵盤的長條形4K高清大屏幕,只需簡單操控,就可以實時開啟功能,并且彈奏時可以對應所有琴鍵 。羅蘭數字音樂教育則是通過其強大的課程開發能力,學員配合其音樂課件游戲中達到學習的目的,并且可以在線打分和考級等功能,目前有開發電鋼琴、電鼓和古箏等科目。
三、在線音樂教育利弊探討
新生事物的產生肯定有正反兩面,客觀地看待在線音樂教育的優勢和局限是十分必要的。
(一)在線音樂教育的優勢
1.便捷性
傳統的線下音樂教育受到地域的限制,音樂教學資源分布不均,優秀的老師可遇不可求。而在線音樂教育打破了空間的限制,只需要電腦或者手機等移動端連上互聯網即可實現學習。在線音樂教育模式也打破了時間限制,除了一對一的實時教學需要和老師預約時間,其他的錄播課程實現了可以反復觀看、隨時復習的強大功能。隨時隨地都能學習的便捷性,是在線音樂教育最大的優勢。
2.資源公開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各種各樣的音樂教學資源,包括曲譜、音視頻、公益型的名家課程等等能夠很輕松地通過搜索引擎得到,使得音樂學習更加透明化、大眾化。同時,借助各大在線音樂教育平臺,無論是普通音樂老師的課程還是著名音樂家的課程,大眾都可以自主進行選擇和報名學習,教學資源得到了很好地平均。
3.普及性
在線音樂教育的用戶定位主要是初學者和音樂愛好者,各大平臺和公司為了吸引客戶群,爭先恐后地開發了很多免費或者收費很低的入門體驗課程,大大促進了人們的音樂學習的熱情。與此同時,在線音樂教學可以自由選擇學習時間、科目和老師的優勢,也能大大增強了學員的興趣和學習傾向。
(二)在線音樂教育的局限性
1.技術層面
首先就是互聯網硬性需求。在線音樂教學的進行前提就是需要通過互聯網作為介質傳播知識,也就是說較完美地一節在線音樂教學課需要穩定的網絡和較高的網速。如果沒有網絡或者在線上課非常卡頓,在線教學的質量會急劇下降甚至難以進行。另外,在線教學在音視頻通話過程中一定存在著延時情況,教師沒有辦法像線下教學一樣進行同步伴奏或者讓學生跟彈。這種局限性隨著未來5G時代的到來相信會越來越好。
其次就是音樂傳輸技術。音樂教學不同于其他文化學科,它對聲音的還原程度和演奏畫面的清晰度的要求非常高。目前為止,除了有些高質量的錄播課程資源能保證使用專業拾音設備和高清晰度拍攝設備外,大部分在線實時教學很難做到。這也就意味著學員沒有辦法像線下一樣清晰地看到教師的發聲或者發力部位,不能立體地感知學習的內容。
2.課堂沉浸性不強
傳統音樂教學有課堂情景,師生互動方式更多,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更能集中注意力,沉浸在課堂里。相比較而言,在線音樂教學僅僅通過一塊電子屏幕進行溝通學習,教學過程很容易外界和突發狀況打斷。這需要學生有更高的自主能力保證學習的有效性。
3.缺乏規范的行業監管系統
在線音樂教育行業算的上是新興行業,經營模式和內容都還在摸索當中,這也導致了各平臺機構質量和教師水平參差不齊,缺乏規范的運營模式和管理機制,相關的行業規定和法律政策也都在逐步完善中,需要時間和經驗去慢慢積累。
四、在線音樂教育趨勢探討
隨著經濟不斷正增長,國家對二胎政策的扶持以及對下一代素質教育的重視,在線音樂教育的目標客戶群將仍持續上漲,尤其是K12這一年齡階層的學習者數量將快速增長。市場需求量龐大,各平臺和公司將會進一步研發更加系統、全面的在線音樂學習軟件,力求將線上教學的功能開發完備。其中,在線音樂陪練服務由于目標明確、容易實施,并且形成可復制的經營模式將成為在線音樂教育中較早成熟和運用較廣的部分。
互聯網和技術方面,互聯網現在已經逐步邁入5G網絡,網絡的通信速度越來越快,這就意味著線上實時教學的延時、卡頓問題將得到一定程度的減輕。通信速度的加快也意味著我們流暢地使用更高的畫質和更清晰的音質。VR技術這一塊也會逐漸是在線音樂教育的一大助力,有力地解決線上教學沉浸性不強、容易被打斷等短板。
雖然在線音樂教育的發展如火如荼,但是樂器或演唱高度依賴任課教師的特點,使得傳統音樂教育形式仍然在教學體驗和效果方面保持優勢。筆者認為,未來音樂的主流趨勢將會是線上線下模式互補,誰也不會取代誰,兩者結合更加推動音樂教育整體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許秀芳.在線音樂教育平臺的營銷策略研究[D].上海:東華大學,2016年.
[2]郭思村.論音樂教育網站的功能與意義[D].上海:上海音樂學院,2009年.
[3]白楊.關于線上音樂教學模式現實意義的分析與思考[J].當代音樂,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