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偉中 楊洪波


【摘要】 目的 探究重度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術后患者應用米非司酮與孕三烯酮膠囊(商品名:內美通)的療效與安全性。方法 92例重度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手術患者,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46例。觀察組患者術后給予米非司酮輔助治療, 對照組患者術后給予內美通輔助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復發情況、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及治療前后患者疼痛評分。結果 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為82.61%、復發率為17.39%, 與對照組的80.43%、19.57%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χ2=0.072、0.072, P>0.05)。觀察組患者肝損害發生率為10.87%、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為15.22%, 低于對照組的28.26%、39.13%,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420、6.646, P<0.05)。治療前, 觀察組患者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分為(7.15±1.32)分, 與對照組的(7.24±1.09)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357, P>0.05);治療后, 觀察組患者VAS評分為(4.57±1.15)分, 與對照組的(4.43±1.10)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597, P>0.05)。結論 內美通及米非司酮輔助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術后患者療效均顯著, 但米非司酮所引起的不良反應較少,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子宮內膜異位癥;米非司酮;內美通;不良反應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14.058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一種因雌激素紊亂而產生的婦科疾病, 發病群體一般年齡較低, 通常采用手術治療, 預后效果較差, 具有高復發、浸潤性強、轉移快等顯著特點[1]。術后患者常需聯合藥物以消滅殘存微小病灶, 減少復發對生活質量的影響, 常用藥物包括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米非司酮、內美通、半乳糖凝集素、坤泰膠囊等抗雌激素類藥物[1]。本研究以2017年7月~
2019年3月于本院進行重度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手術的患者92例為研究對象, 對比不同藥物輔助治療下, 患者的治療效果、復發和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7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92例重度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年齡22~40歲, 平均年齡(28.36±13.52)歲。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每組46例。觀察組患者平均年齡(28.58±11.21)歲;對照組患者平均年齡(28.14±12.10)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的認可與批準。
1. 2 方法
1. 2. 1 觀察組 患者術后給予米非司酮(天津天藥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64669)輔助治療, 患者于術后1 d開始用藥, 25 mg/d, 連續使用3~6個月。
1. 2. 2 對照組 患者術后給予內美通(英國Patheon U.K.Limited公司, 注冊證號H20080256)輔助治療, 患者于術后1 d開始用藥, 2.5 mg/次, 2次/周, 連續使用3~6個月。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復發、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及治療前后疼痛評分。治療效果判定標準:顯效:, 未發現盆腔腫塊;有效:存在原癥狀, 但程度減輕, 體檢無陽性體征, 未發現盆腔腫塊;無效:存在原癥狀, 且癥狀無減輕或加重, 體檢為陽性體征, 發現有盆腔腫塊[2]。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復發:再次發現盆腔內異囊腫, 或再次出現周期性、漸進性下腹痛[3, 4]。不良反應主要包括惡心、頭痛、乏力、潮熱、乏力、全身不適、肝功能異常等[5]。以VAS評價兩組患者術后疼痛情況。VAS評分一般被用來表達患者的疼痛程度, 1~2分表示舒適, 3~4分表示輕度疼痛, 5~6分表示中度疼痛, 7~8分表示重度疼痛, 9~10分表示極度疼痛。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復發情況對比 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為82.61%、復發率為17.39%, 與對照組的80.43%、19.57%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χ2=0.072、0.072, 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觀察組患者肝損害發生率為10.87%、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為15.22%, 低于對照組的28.26%、39.13%,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420、6.646, P<0.05)。兩組患者停藥反應、其他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1.045、0.345, P>0.05)。見表2。
2. 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疼痛評分對比 治療前, 觀察組患者VAS評分為(7.15±1.32)分, 與對照組的(7.24±1.09)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357, P>0.05);治療后, 觀察組患者VAS評分為(4.57±1.15)分,?與對照組的(4.43±1.10)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597, P>0.05)。
3 討論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一種雌激素依賴性疾病, 臨床通常采用手術治療, 切除雙側卵巢是治療的最佳途
徑[6]。但由于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多為20~40歲, 較為年輕, 很少有患者愿意接受手術切除雙側卵巢根治子宮內膜異位癥, 但藥物治療后該疾病極易復發, 不能有效根治[7]。所以, 不少學者主張術后輔以藥物治療, 減少該疾病的復發。
子宮內膜異位癥發病機制主要包括子宮內膜種植、淋巴及靜脈播散、誘導因素、遺傳因素、免疫調節等, 原因較為復雜, 以上因素共同作用導致患者不孕。異位內膜組織還會引起患者免疫系統紊亂產生炎癥反應, 導致盆腔正常解剖結構的改變及腹腔局部免疫反應, 甚至會干擾卵巢分泌或排卵功能。同時, 疼痛是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的一個典型癥狀, 其疼痛大體可分為三種形式:一是盆腔痛, 二是痛經, 三是性交痛。基本上80% 以上的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飽受慢性疼痛的折磨, 疼痛可能與經血的逆流、子宮內膜異位癥病灶對盆腔結構浸潤性生長、周圍組織形成粘連、瘢痕造成盆腔臟器活動受限等有關。米非司酮是孕激素拮抗劑, 可通過抗孕激素作用、抑制子宮內膜增生及分化并促進子宮內膜促進凋亡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 應用米非司酮后, 異位內膜對該水平的雌激素缺乏反應, 減少子宮內膜的增殖及分化, 促進凋亡, 減少其生長潛能。長期低劑量使用可以顯著緩解該疾病的相關癥狀[8]。內美通主要成分為孕三烯酮, 可以抑制女性排卵, 作為口服避孕藥, 對于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治療效果明顯, 是近年來被認為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較好的藥物, 但引起的不良反應較多, 使疾病的治療產生一定的困擾[9]。
本研究以2017年7月~2019年3月于本院進行重度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手術的患者92例作為研究對象, 對比不同藥物輔助治療下患者的治療效果、復發率、不良反應發生率及疼痛評分。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為82.61%、復發率為17.39%, 與對照組的80.43%、19.57%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χ2=0.072、0.072, P>0.05)。觀察組患者肝損害發生率為10.87%、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為15.22%, 低于對照組的28.26%、39.13%,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420、6.646, P<0.05)。治療前, 觀察組患者VAS評分為(7.15±
1.32)分, 與對照組的(7.24±1.09)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357, P>0.05);治療后, 觀察組患者VAS評分為(4.57±1.15)分, 與對照組的(4.43±1.10)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597, P>0.05)。
綜上所述, 內美通及米非司酮輔助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術后患者療效均顯著, 但米非司酮所引起的不良反應較少,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徐煒, 朱姝, 紀統慧, 等. 哺乳期LEEP術后重度子宮頸管粘連合并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一例. 中華婦產科雜志, 2019, 54(1):56-57.
[2] 亓文博, 張明樂, 黃向華. 腹腔鏡保守性手術聯合藥物治療中、重度子宮內膜異位癥及地諾孕素治療復發性子宮內膜異位癥性盆腔痛的療效分析. 中華生殖與避孕雜志, 2017, 37(5):384-388.
[3] 郭敏, 朱波, 黃凌霄, 等. 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異位子宮內膜組織中基質金屬蛋白酶表達及氧化應激相關分子含量檢測的意義. 中國婦幼保健, 2018, 33(16):3766-3768.
[4] 王莉, 黃冬梅, 孫欣欣, 等. GnRH-α輔助腹腔鏡對中重度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5-脂氧化酶、脂氧素A4的影響. 中國現代醫學雜志, 2018, 28(21):103-107.
[5] 俞菊紅. 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盆腔痛與子宮內膜氧化應激、血流動力學指標的關系. 浙江醫學, 2018, 40(12):1328-1330, 1337.
[6] 宋飛鑾, 蔡安利, 葉曉潔, 等. GnRH-α聯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療重度子宮內膜異位癥術后療效及性激素和IL-6、IL-8、TNF-α變化研究. 現代實用醫學, 2019, 31(6):759-761.
[7] 趙立武, 黃麗. 子宮內膜異位癥合并不孕患者腹腔鏡保守治療術后聯用GnRHa對妊娠結局影響. 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 2019, 27(6):772-775.
[8] 王萌萌, 楊振宇, 曾濤. 歸芎消異方治療中重度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臨床研究. 中國臨床藥學雜志, 2017, 26(5):288-291.
[9] 王玉, 楊清, 顧雪橋. 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預防子宮內膜異位癥術后復發的療效. 中國醫科大學學報, 2017, 46(9):812-815, 820.
[收稿日期:202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