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雪薇
【摘 要】 數學是一門邏輯思維比較強的學科,而對于小學數學來說,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學生之間認知能力還存在較大差異,因此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教師會遇到很多問題,同樣的教學方法教出來的學生大有不同,理解能力的偏差是的學生的學習成績參差不齊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通過各種方法充分認識和引導學生去自主學習,自覺發現學習中的樂趣,通過探索,合作交流,做到真正的理解和掌握知識,采用多種導學方法,讓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 小學數學? 自主學習? 方法
小學數學是小學教育體系中的重要內容,對于小學生未來的成長和發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為學生構建自主學習課堂,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獨立思考能力,通過有效的教學形式促使學生積極的參與到數學課堂中,提高課堂教學成效。
一、以人為本,做好因材施教
在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生是學生的主體,教師是引導者,小學數學教師需要在教學中突出學生的地位,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并且要將課堂放手給學生,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以及認知水平進行探索與分析。其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給予學生學習方法的探究與指導,并促使小學生不斷完善學習方法,尤其在學習過程中能夠讓小學生全面且深刻的認識到知識形成與發展的主要過程,從而對知識的挖掘更深。從另外一個角度分析,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還需要做到求同存異,實現多元發展,因為同一個數學問題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視野與答案,其解決思路也不同,這種情況下小學數學教師需要尊重學生的看法,讓學生真正得到多元化發展。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需要鼓勵學生通過探究掌握不同的解決方法,并進行多方面嘗試與認真對比,在探索與分析中找到解題的方法。
二、優化學習情境,提高學習興趣
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且數學知識比較抽象、枯燥、乏味,很多小學生會產生厭煩的心理,這種發展背景下,可以通過創設學習情境的方式,不斷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數學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以及學習特點制作多媒體課件,并利用圖片、文字、視頻等方式對小學生形成刺激,積極提高小學生的注意力,真正喚起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自己動手做活動,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真正讓學生進行自我探究,在掌握數學知識的同時也滿足新課改的基本要求。
三、引導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
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是內因,教師只是外因,外因必須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沒有學生的參與,教師設計再好的方法也是徒勞。有人說:沒有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的教學是失敗的教學。再說素質教育本來就是個性發展的教育,我們就必須在教學中始終把學生看作學習的主人,讓他們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只有這樣我們教學的自主化,才可能有落腳點,才可能取得預期的效果。在教學中要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就需要老師注意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與氣氛,創設問題情境,充分利用小學生好奇、好勝、好動的特征,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師要多組織討論,讓學生在多向交流中參與。討論能集思廣益,既有利于學生主動參與,使每個學生都有一個充分表現的機會,又有利于學生間交流,學習別人的優點,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的協作意識。
四、加強師生互動,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的發展
教師想要構建自主學習課堂,還要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教學氛圍直接影響小學數學教學效率。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際進行聯系,和學生形成有效互動。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的發表自己的觀點,通過自己已經掌握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在成功解決問題后感受成功的喜悅,逐漸樹立學習數學知識的信心,更愿意開展數學知識的探索。當學生在自主學習時中遇到困難時,要與教師及時溝通和交流,大膽提出質疑,幫助學生掌握數學知識。教師在與學生進行溝通的過程中,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全面的了解,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而且,對于學生們存在的共性問題,教師要進行強化,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的發展。
五、進行公正評價,增強學習自信心
在小學數學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評價的主體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教師,也可以是學生,當然要包括學生本人,教師在此過程中要能夠注重開展學生的自主評價。作為教師,我們要去改變學生不停地被評價的局面,不斷促進學生之間互評以及學生自評,不斷地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不斷地增強學生學習小學數學的自信心。在評價的過程中,評價的內容要具有全面性,一方面要能夠關注到學生對于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另一方面也要能夠把握住學生情感的形成和發展,讓學生重視思考的力量。當然,在評價中也要采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數學課堂是一個充滿公平和公正的課堂,教師和學生應該采用多種多樣的評價方式,如觀察、提問以及相互交談,對學生的各個方面綜合素質進行一定的評價,這種評價要是公平和公正的,要讓每個學生都能在最客觀的評價中找到最真實的自己,從而不斷促進小學生數學能力的提高和發展。
結語
總之,教育不僅要注重當下還要看的長遠,教育作為一門藝術也是技術,它逼近需要教師投入知識還需要投入更多的情感,是教師與學生思維的碰撞。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主要還是得靠教師去引導開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的學習態度,讓學生自主和平等的意識完全體現出來,讓學生具備獨立去探索、獨立去解答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 王孝軍.小學數學自主學習探究[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 2012(12):88-90.
[2] 田紅.如何培養小學數學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新課程(上) 2013(11):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