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激勵性評價旨在通過教師的語言、表情、肢體動作等方面的激勵,提高學生的成就動機和學習興趣。然而,其在實際的英語課堂教學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本文通過分析激勵性評價在初中英語課堂中的應用現狀,發現其存在的一些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研究,提出了相應的優化方法。
【關鍵詞】 初中英語? 激勵性評價? 現狀? 問題? 對策
1. 激勵性評價的概念
在參考相關資料的基礎上,本論文將“激勵性評價”定義為: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通過語言、表情、動作行為等激勵方法,不失時機地從不同角度給不同層次的學生以充分肯定、贊揚,以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提高對英語學習的樂趣。
2. 激勵性評價在初中英語課堂中的應用現狀
“發揮評價的激勵功能”在新課改中被強調了許多次。可見,傳統的甄選型評價已不符合時代發展的需求了,激勵性評價這個理念被推行了許多年,但是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許多老師還沒有正確地認識到其重要作用,亦或是沒能正確地去運用激勵性評價,甚至有些老師還會走入誤區。在評價時鑒于口頭激勵性評價靈活、快捷、方便等特點,大部分教師的首選方式都是口頭評價,而沒有綜合地運用到各種評價方式。而且評價語往往也只局限于“good”, “very good”, “well done”這類簡單、隨意、千篇一律、毫無針對性的詞。同時,許多老師對激勵性評價的理解也存在著誤區,他們認為激勵性評價就是多表揚、多贊美學生,而且往往根據學生的學業成績、回答問題的正確性對他們進行片面性的評價,而沒有全面地、多角度地去評價他們。
3. 激勵性評價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3.1 評價的方式單一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使用恰當的語言來激勵學生有利于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喚起學習英語的欲望,這無可厚非。但是只拘泥于口頭激勵這種形式,難免會讓學生對這種形式感到厭煩,或產生“免疫”。激勵性評價的方式有很多種,包括口頭性激勵評價、肢體語言評價、書面評價等。然而在實際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絕大多數英語教師僅僅局限于使用口頭性激勵方式。
3.2 內容不全面
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教師習慣用傳統的方法去評價學生,且評價內容主要關注學生的英語學習結果、學業成就,換句話說就是只對他們所考取的分數和名次去進行評價,這樣的評價往往會造成“高分低能”現象。在英語教學中,成績固然重要,但是我們不能用所謂的分數去對學生進行片面的評價,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也不可忽視。
3.3 濫用激勵,過度激勵
很多時候,教師濫用激勵性評價或是過度激勵,這樣不但對學生沒有起到促進作用,反而會阻礙他們的發展。一方面,過度激勵會導致學生不能正確認識自己,甚至產生虛榮心,這也是現在許多學生自視過高、目中無人的原因;另一方面,教師經常性地激勵學生,會造成學生對來自教師的表揚產生疲勞感。
4. 優化激勵性評價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應用的對策
4.1 豐富評價方式
激勵性評價的方式多種多樣,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應該綜合地運用口頭激勵、肢體語言激勵、書面激勵等方式進行評價,使評價更具有靈活性,充分發揮其激勵作用。教師不能一味地使用口頭激勵這一種方式對學生進行激勵,有時教師恰當地使用肢體語言會加深激勵的效果。比如說,上英語課時,一個學生學習積極性很高,我們不僅可以通過語言對其進行表揚,我們在說激勵性言語的時候,可以通過我們的面部表情,一個微笑、一個肯定的眼神給予他肯定。當一個學生學習取得進步時,我們可以拍拍他的肩膀,予以表揚。
4.2 擴展評價內容
教育要培養的不只是會學習的成績好的人,它要培養的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全面型人才。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做到激勵性評價,還要做到全面性評價,既要重視學生英語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情況,又要重視學生的英語學習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對于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教師不能一味地用成績去評價他們,因為這是他們的劣勢,不但不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反而會打擊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相反,教師可以從其他方面去對這種后進生進行激勵性評價,比如英語的發音、學習英語的態度等。
4.3 把握好激勵的度
激勵性評價是為了達到激發學生學習欲望而對學生進行的正面心理暗示。無論是通過語言、書面語還是肢體語言等其它激勵方式,教師都要把握正確的度,避免過猶不及,防止學生的驕傲心里。比如說教師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的作業完成質量做評價時,應該實事求是并根據學生實際完成作業的水平進行評價,不能超出這個實際的度,而且評價要具有針對性,要具體地說出學生好在哪里,也可適度、委婉地提示一下需要改進的地方,鼓勵他們進一步提高,同時也要注意評價的深度。這樣才能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優勢,又不至于過度驕傲,通過適度激勵,激發學習積極性。
結語:
激勵性評價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作用不容忽視,它有助于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促進全面發展。本論文從激勵性評價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分析,揭示了激勵性評價在實際英語教學中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些優化對策,旨在幫助英語教師在日常的教學實踐中能夠認識自己激勵的不足,改進激勵方式,更有效地運用激勵性評價來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
參考文獻
[1] 李祖超.教育激勵論[M].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2] 王蔚.當前學生激勵性評價的誤區與對策[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09(22).
[3] 邢界霞.激勵性評價對初中生英語課堂話語輸出的影響[D].曲阜:曲阜師范大學,2015.
作者簡介:勾貴誼(1995—), 女,漢族,籍貫:重慶涪陵,年級:2018級,學歷:碩士在讀,研究方向:學科教學(英語)。